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虎斑頸槽蛇

游蛇科颈槽蛇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虎斑颈槽蛇
Remove ads

虎斑頸槽蛇學名Rhabdophis tigrinus)為黃頷蛇科頸槽蛇屬爬行動物,俗名虎斑游蛇野雞項雉雞脖竹竿青雞冠蛇,是蛇亞目黃頷蛇科頸槽蛇屬下的一種有毒蛇類。

快速預覽 虎斑頸槽蛇,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特徵

長約0.8米左右。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

分布

分布於日本朝鮮俄羅斯台灣以及中國大陸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常棲息於有水草多蛙蟾處。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0至2200米。[2]

亞種

  • 虎斑頸槽蛇台灣亞種學名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Maki於1931年命名。分布於臺灣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4]
  • 虎斑頸槽蛇大陸亞種學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Berthold於1859年命名。分布於亞洲東部大陸以及中國大陸多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大陸。[5]

特殊性

虎斑頸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齒槽後方具有較大的牙齒,形態上非常接近後溝毒牙毒蛇。然而虎斑頸槽蛇並不是毒蛇,因為其毒腺與毒牙沒有導管聯通。其毒液不通過毒牙導管,而通過其他物理方式進入被咬者的傷口。

虎斑頸槽蛇的毒性較為強烈,是游蛇中比較著名的足以對人類造成危險的蛇。

這樣就造成特殊的後果:作為一種並非毒蛇的蛇類,虎斑頸槽蛇卻具有對人類有致命可能性的毒液。在日本確曾報道過遭虎斑頸槽蛇咬傷致死的案例。在中國也有過多起因本種蛇咬傷致危的案例。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