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衣氏放線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衣氏放线菌
Remove ads

衣氏放線菌學名Actinomyces israelii)也稱以色列氏放線菌伊氏放線菌,是放線菌屬的下屬物種,呈革蘭氏陽性,是一種桿狀細菌。衣氏放線菌與人類共生,是一種機會性病原體,也是導致放線菌病的病因。已知衣氏放線菌存在許多生理上不同的物種菌株,但並非所有菌株都是嚴格的厭氧菌[2]它以德國外科醫生詹姆斯·阿道夫·以色列(James Adolf Israel,1848至1926年)的名字命名,他於1878年首次研究了衣氏放線菌。[3]

快速預覽 衣氏放線菌,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Remove ads

發病機制

放線菌病最常由衣氏放線菌引起。[4]它是陰道[5]結腸口腔的正常定植菌。[6]感染首先是在各種手術(牙科胃腸科)、抽吸或病變(如憩室炎)中破壞黏膜屏障而建立的。[7]這種疾病的慢性階段也被稱為 "經典階段",因為急性的早期階段常常被醫療機構所忽略。它的特點是緩慢、連續的生長,忽略組織平面並形成可以自發癒合和復發的竇道,導緻密集的纖維化病變。中央化膿由看起來像(但實際上不是)的顆粒形成,由細菌形成並被嗜中性粒細胞包圍。這種生物的集合體實際上是衣氏放線菌的診斷依據。[8]

治療

衣氏放線菌是可治癒的,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當衣氏放線菌引起口腔感染時,次氯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鈣都可以非常有效地殺死它。[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