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袁吉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袁吉六(1868年—1932年),譜名仲謙,表字仲策,湖南省隆回縣羅洪鄉白蓮村人,文史學家、教師。
生平
光緒二十三年,鄉試中舉人,後因病未赴京參加會試。此後致力於教學,不入仕途。
1913年,時任湖南省第四師範學院校長的陳潤霖請其擔任國文教員[1]。次年,併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仍任教員,門下有毛澤東、周谷城等學生。
1915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驅張運動中,校長張干要開除毛澤東等16位學生,一師資格最老的教師袁吉六來到校長室,張干說:「袁先生,您是一師任教的先生中年紀最大的前輩,開除毛澤東的事情如何決斷,就由您來決定吧!」,袁吉六說:「張校長若是開除毛澤東,袁某,現在就辭職。」[2]:219袁吉六事後又對師生說,「挽天下危亡者,必期斯人也。」[原創研究?]
1917年,與胡音同等人籌建湖南大學,並任教於該校,1930年退休。
1950年,袁吉六的老同事王季范寫給通知毛澤東,袁的遺孀戴長貞生活困難,毛澤東寫信給湖南省長王首道,命他救濟袁夫人。
1953年,毛澤東親自為袁吉六墓碑題字「袁吉六先生之墓」,湖南省人民政府則撥款重修其墳墓。
1952年,毛澤東為其親書碑文並重修墓葬[3]。
Remove ads
評價
毛澤東在延安同美國記者愛德加·史諾說:「學校裏有一個國文教員,學生給他取了個『袁大鬍子』的綽號。他嘲笑我的作文,說是新聞記者的手筆。他看不起我視為楷模的梁啓超,認為梁啓超文章半通不通。我只得改變文風,鑽研韓愈的文章,學會了古文體,所以多虧袁大鬍子,今天我在必要時仍然能寫出一篇過得去的文言文。」[4]
1964年,毛澤東、郭沫若、章士釗等在中南海暢談時,章士釗說他「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說「其人教天下英才」,1980年,袁吉六長子袁愈棲把這副對聯刻在袁墓碑旁的石柱上。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