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裸晶
以半導體材料製作而成、未經封裝的一小塊IC本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裸晶(英語:die,複數形可以是dice、dies或die[1][2]),也稱裸晶片、裸晶片、晶粒或裸片,是以半導體材料製作而成、未經封裝的一小塊積體電路本體,該積體電路的既定功能就是在這一小片半導體上實現。


通常情況下,積體電路是以大批方式,經微影等多項步驟,製作在大片的半導體晶圓上,然後再分割成若干方形小片,這一小片就稱為晶片,每個晶片就是一個積體電路的複製品。晶圓所用的半導體材料通常是電子級的矽(EGS)或其他半導體如砷化鎵的單晶。獨立的[註 1]電晶體等半導體元件內的晶片其實也是使用同樣的製法。
一般積體電路會封裝在陶瓷或塑膠等包裝內,並引出接腳。由於電路的小型化需求,有時某些積體電路晶片會不作封裝,直接交給下游使用者使用,此時會稱該裸片是「裸晶」。
參見
外部連結
腳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