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襄樊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襄樊之戰是中國南宋元朝之間戰爭的一次重要戰役。因南宋一直以來有長江作天險,元將郭侃郝經認為攻宋戰略需自漢水重兵突破,劉整忽必烈獻計取襄陽以攻宋,建議受到採納,開始準備大戰。

快速預覽 襄樊之戰, 日期 ...
Remove ads

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令劉整、阿朮兵困襄陽和樊城(今湖北襄陽),守將是呂文德呂文煥兄弟,呂文德是南宋權相賈似道的親信。

第二年,忽必烈又派丞相史天澤助戰。蒙古軍在襄、樊二城四周修築城圍,並封鎖漢水,多次打退南宋援軍。咸淳六年(1270年),李庭芝督戰增援襄,不利。由於襄、樊長期被圍困,糧餉斷絕,而與此同時宋度宗卻依舊終日淫樂不理政事。

咸淳八年(1272年),李庭芝進駐郢州(今湖北鍾祥),以張順張貴為統帥。同年五月,二張率師逆漢水而上,衝破元軍重圍,箭射傷蒙副帥劉整並於25日抵襄。入襄後,張貴率軍突圍,卻大敗而回。戰鬥中張貴重傷被俘,至死不屈。至此南宋5年8次15萬水兵為主的救援通通失敗。

蒙帥阿朮及河南行省史天澤聽萬戶張弘範、水軍總管張禧,加蒙萬山新訓水兵70,000發動對襄樊水陸夾擊。又使阿老瓦丁亦思馬因所製回回炮攻城,樊城破。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元軍破樊城後大開殺戒,呂文煥陣前號哭不已。南宋守將范天順誓死不投降,終自縊身亡;牛富率百餘勇士巷戰,重傷投火自盡。蒙古軍帥阿朮感慨,遂保證襄陽投降後可全城安全,之後襄陽宋將呂文煥為免元軍屠城,在元軍保證不屠殺後投降元朝。襄樊失守,使元軍得以越過長江,引致南宋最終滅亡。

Remove ads

以此為題材的文藝作品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