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多福韋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多福韋[3](INN:cidofovir,簡稱CDV)也稱為西多夫韋[4],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屬開環胞嘧啶脫氧核苷酸類似物,通過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抑制病毒複製。對人巨細胞病毒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其他疱疹病毒、腺病毒、人乳頭瘤狀病毒和痘病毒也有很強的抑制活性[5][6][7]。
Remove ads
歷史
西多福韋由捷克科學家Antonín Holý發現,由吉利德公司開發,1996年6月26日美國FDA批准西多夫韋注射液上市,使用商品名為Vistide[8] [9],1997年4月和1998年4月30日先後通過歐盟EMA和澳大利亞TGA批准[10] [11]。

抗病毒譜
西多福韋對多種DNA病毒有廣譜抗病毒活性
- 疱疹病毒
西多福韋雖然為廣譜抗病毒藥物,但在全球範圍內僅獲批用於治療人巨細胞病毒(CMV)引起視網膜炎感染[12][10]
除了人巨細胞病毒,西多福韋還對其他疱疹病毒如單純疱疹病毒(HSV-1,HSV-2)、水痘帶狀疱疹病毒、EB病毒、疱疹6型病毒,特別是耐阿昔洛韋的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5][13]。對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有體外抑制作用,可能受阿昔洛韋更為安全的影響未展開臨床試驗[14]。
西多福韋有對JC病毒感染引起的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治療成功案例[15],但在對照實驗中未發現任何療效[16]。 對BK病毒也有抗病毒活性[17]。
- 痘病毒
據研究,西多福韋可能具有抗天花病毒活性[18],其衍生物布林西多福韋(Brincidofovir)獲批用於治療天花[19]和M痘病毒感染[20]。
- 人類乳頭瘤病毒
西多福韋被用於治療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疣(外用)[21],並正研究作為乳頭狀瘤病的補充治療方案[22]。
- 腺病毒
Remove ads
作用機制
西多福韋為單磷酸胞嘧啶核苷的類似物,在體內吸收進入細胞後,在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為單磷酸酯、二磷酸酯和磷酸膽鹼鹽等活性代謝物。
西多福韋的磷酸化作用主要利用宿主細胞內磷酸化酶激酶而非病毒的激酶。西多福韋二磷酸酯通過選擇性競爭抑制胞嘧啶,整合於病毒DNA鏈,使病毒DNA穩定性降低,從而抑制其延長與複製,發揮抗DNA病毒作用[24] [10]。西多福韋對人DNA聚合酶也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弱於病毒DNA 600-800倍。[10]
衍生物
因西多福韋生物利用率低,和具備腎毒性,不良反應率高。西多福韋經過修飾得到前體藥物布林西多福韋(十六烷丙氧基西多福韋)。布林西多福韋在血漿中保持原型,在靶向細胞內產生高水平的西多福韋和其活性形式西多福韋二磷酸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其抗病毒活性和作用時間比西多福韋更高[24]。

合成
西多夫韋以(S)-2,3-縮異丙叉甘油醛為起始原料,經還原、醯化、縮合、水解、醚化、酯交換、脫三苯甲基保護、水解、脫苯甲醯基保護、酸化等反應製得[4] [2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