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給藥途徑

藥物、液體、毒藥或其他物質進入體內的途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给药途径
Remove ads

給藥途徑Route of administration),又稱用藥途徑,在藥理學毒理學上指藥物、液體、毒物、或其他物質吸收到體內的途徑[1]

Thumb
藥學
藥學科學
藥理學 - 藥物化學
生藥學 - 天然藥物化學
藥劑學 - 藥物分析
臨床藥學 - 藥事管理學
相關職業
藥劑師
列表
合成藥物列表
其他
維基藥學專題

分類

  • 局部給藥(topical):直接用藥於要影響的身體部位。包括:
    • 表皮給藥,例如局部止痛、止癢膏劑。
    • 吸入給藥,例如很多哮喘藥物
    • 灌腸給藥,例如造影藥劑。
    • 眼部給藥,例如眼藥水和眼藥膏。
    • 鼻腔給藥,例如鼻塞藥。
Thumb
為吸入而處理的氯胺酮
Remove ads

用途

上述不是按給藥部位,而是按給藥部位與用藥部位的關係的分類。例如氣管吸入的藥物,作用於氣管和肺是局部給藥,用於麻醉則是全身給藥。

同樣的藥物通過不同給藥途徑的作用不同。例如納洛酮作為鴉片受體拮抗劑,通過注射給藥可以治療鴉片過量中毒。通過口服給藥,則可以緩解鴉片類藥的便秘副作用;但作用只限在消化道,因而不影響鴉片類藥的止痛效果。

在無其他影響因素的前提下,一般醫生會建議口服,以省去針刺的痛苦和感染可能。這一點對慢性病治療尤為重要。然而,有些藥物,例如胰島素,不能或不易被消化道吸收,因而必須採用其他給藥方式。

在急救、重症治療等方面醫生多採用靜脈注射,因為這是最可靠的給藥途徑。由於這些病人不一定神志清醒,而且血流和消化道排空情況可能異常,所以不易估計外用和口服藥的吸收情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