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寶高速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安-寶雞高速公路,簡稱西寶高速,是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連霍高速公路(G30)在陝西省境內的重要組成路段,也是陝西省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之一。原線路東起西安市未央區後衛寨立交,沿渭河北岸、隴海鐵路南側布設,途經咸陽、興平、武功、楊陵、扶風、眉縣、岐山等地,最終西抵寶雞市南坡村。全長145.7公里,於1995年12月31日全線完工並投入運營,1996年1月18日舉行通車典禮。
西寶高速公路最初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路基寬度為24.5米。為緩解交通壓力,該路段於2008年12月16日啟動改擴建工程,改建段東起西安繞城高速阿房宮立交[註 1],西至寶雞市南坡村。其中,阿房宮至興平段為新建整體式雙向八車道高速,興平至陳倉段在原有基礎上加寬為八車道,陳倉至千河段為整體式雙向六車道,改擴建全線長度約163.356公里[註 2],於2012年12月25日全線建成通車。
Remove ads
建設歷程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以《交工字(1991)804號文》批覆西安-寶雞高速公路的初步設計,核定總投資為11.694億元人民幣。該項目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八五」重點工程,線路沿渭河北岸、隴海鐵路南側布設,起自西安市未央區後衛寨,途經咸陽、興平、武功、楊陵、扶風、眉縣、岐山、寶雞等地,止於寶雞市南坡村,全長145.7公里,設計路基寬度為24.5米[3]:253。全線跨越灃河、渭河、漆水河和千河,共建設大中型橋梁11座、互通式立交9處、分離式立交52處、通道384道、涵洞523道,採用雙向四車道分離式行車設計。沿線設有2處服務區和11處收費站[3]:13-14。是當時陝西省建設里程最長、標準最高、投資額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並在建設過程中率先在全國試行建設項目業主負責制[4]:56。項目的建設工程於1992年4月啟動,首先開工建設西安至興平段;同年11月,寶雞至蔡家坡段也開始動工。這兩段工程分別於1993年底和1994年底建成。興平至蔡家坡段於1995年12月6日竣工,至同年12月31日全線工程完工並投入運營。項目累計實際完成投資14億元人民幣[3]:253。
1996年1月18日,西寶高速公路舉行通車典禮,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出席典禮並為通車剪彩。此次典禮是面向公眾舉行的正式通車儀式,旨在宣告工程圓滿完成,並慶祝全線正式投入運營。該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使西安至寶雞的行車時間由原先約4.5小時縮短至約2小時[3]:13–14,顯著改善了陝西省西部地區的交通條件,在推動陝西省乃至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5]:1。
Remove ads
進入2000年代末至2010年前後,隨著陝西省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西寶高速沿線城鎮規模的持續擴大,該路段交通量迅速增加,部分區段頻繁出現擁堵現象。同時,西寶高速自建成以來病害問題反覆發生,幾乎每年均需進行大規模養護整修,給沿線群眾的通行造成一定影響。為緩解交通壓力並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陝西省交通運輸廳於2008年12月16日啟動西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將原有的雙向四車道拓寬為雙向八車道。改擴建路段起自西安繞城高速公路阿房宮立交[註 1],途經西安市、咸陽市和楊凌示範區,止於寶雞市石嘴頭,全長163.356公里[註 2][5]:1。工程內容包括拆除並重建跨線橋梁19座,改造互通式立交7處,分別新建和拆除原有立交橋4處和1處[9]:46。改擴建後線路較原線路縮短約9公里。按設計時速120公里計算,西安至寶雞全程通行時間約為70分鐘,日均車流量達6萬至10萬輛[10]:5。改造工程的興平至虢鎮東段於2011年11月22日建成通車,西安至興平段則於2012年12月25日建成通車[1]。
Remove ads
沿線設施列表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