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晉平州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晉泰始十年(274年)分幽州遼東地區5郡設置平州[參 1]州治所在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範圍在今遼寧省鐵嶺、新民、朝陽以南及撫順、丹東以西,北朝鮮一部分。後於東晉初年為鮮卑人慕容為鮮卑族慕容部的首領慕容廆控制此地。

郡級行政區

昌黎郡
曹魏舊郡,郡治昌黎縣(今遼寧省義縣),領昌黎、賓徒2縣。
遼東郡
曹魏舊郡,郡治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領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北豐、平郭、東沓、遼隊9縣。西晉時北豐、平郭、東沓、遼隊4縣已不可考証,增置居就、樂就、力城3縣(不詳何時)。咸寧三年(277年)封齊王司馬攸之子司馬蕤為遼東王,遼東郡改為遼東國,太康四年(283年)徙封東萊王,廢國為郡。[參 2]西晉末領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居就、樂就、力城8縣。
玄菟郡
曹魏舊郡,郡治高句驪縣(今遼寧省遼陽市東),領高句麗、望平、高顯3縣。
樂浪郡
曹魏舊郡,郡治朝鮮縣(今朝鮮平壤市),領朝鮮、屯有、渾彌、遂城、鏤方、駟望6縣。
帶方郡
曹魏舊郡,郡治帶方縣(朝鮮沙里院市南),領帶方、列口、南新(原名昭明)、長岑、提奚、含資、海冥7縣。

縣級行政區

更多資訊 郡名 (縣數), 郡治 ...
Remove ads

注釋

  1.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作晉時置縣,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認為漢代昭明縣即後來的南新縣,蓋以今地位置相同所作的判斷。改名原因當與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有關。

出處

  1.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十年〕二月,分幽州五郡置平州。」卷14〈地理志上〉:「咸寧二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置平州。」
  2.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司馬蕤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參考資料

書籍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
Remove ads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