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遼陽市
中国辽宁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遼陽市,古稱襄平、遼東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中部,太子河畔。[2]是瀋陽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遼中南中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以石化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城市,也是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遼陽地處遼河平原東部,遼東山地西部。境內東部為山地丘陵,西部為沖積平原。渾河為西部之界河,太子河自東往西流貫市境。下轄5個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474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39.5平方公里。
遼陽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城市,有2300餘年的歷史。[3]自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為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3]戰國時期,遼陽為燕國遼東郡首府,名襄平。唐代時短暫為安東都護府府治。1621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遷都於遼陽,在太子河東岸修築東京城。2020年12月,遼陽市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
Remove ads
名稱
遼陽最早的稱謂為襄平,曾有昌平、遼東、遼州、東平、鐵鳳、南京、東京等名稱。
今名遼陽名稱的始於漢代。「(小遼)水(渾河)出遼山西南流經遼陽縣與大梁水(太子河)會」。「水北曰陽」,漢代的遼陽(今遼中縣茨榆坨偏堡子古城址)因地處小遼水之北,故名遼陽。
沿革
戰國時期是燕國遼東郡的首府所在地。 秦,西漢及東漢時期為遼東郡郡治, 西晉時為平州州府。 東晉十六國時期遼陽地區屬前燕、後燕。 404年高句麗占領襄平,改名遼東城。 唐滅高句麗後,一度將安東都護府由平壤遷至襄平。 遼改名為遼陽,為遼國陪都東京遼陽府,設東京道。 金也在此設東京遼陽府,為金國陪都。 元設遼陽等處行中書省,以遼陽為治所,並領遼陽路。 明設遼東都司於此,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努爾哈赤建後金政權於天命六年 (1621年),在遼陽境建東京城為首都。清入關後改為遼陽州,屬盛京將軍(後改為奉天省)管轄。[5]
民國三年(1914年)改州為縣,名為遼陽縣[6],屬奉天省遼瀋道。1931年9月19日,日本關東軍占領遼陽。1934年,滿洲國改東北4省為10省,遼陽縣隸屬奉天省。
1949年後實行市、縣分治,遼陽屬遼東省。1954年劃歸遼寧省。1958年市縣合併為遼陽市,屬鞍山市。1961年市縣分治,仍屬鞍山市。1966年改為遼寧省轄市。1968年市縣合併為遼陽市,仍為省轄市。[7]
歷史
據考古發掘,舊石器時代遼陽已經有古人類居住。新石器時代時期,遼陽出現安平、小屯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先秦時期,遼陽地區為東胡勢力範圍。戰國時期,燕國將領秦開攻打東胡,東胡大敗,燕國占遼東,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其中,遼東郡治位於襄平(今遼陽)。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兵臨易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嬴政失敗,秦攻燕,太子丹藏於衍水(今遼陽太子河地區),後被燕王喜斬殺將其頭獻與秦軍求和,但秦仍攻燕不止,燕王喜被迫率軍退守襄平。公元前222年,秦攻占襄平,燕國亡。

秦朝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沿設遼東郡,府治襄平。西漢時期,襄平仍為遼東郡首縣。漢朝時,佛教開始傳入遼陽。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度於襄平自封為遼東侯,稱平州牧,割據遼東、樂浪等地。時值漢末,中原大亂,遼東政局穩定,中原人民與名士紛紛前往遼東避難,公孫度藉此廣納人才,開荒撫民,襄平及遼東的經濟文化由此得到極大發展。237年,公孫度之孫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建都襄平,並向東吳稱臣,公孫淵隨即遭到曹魏的討伐,魏明帝派司馬懿率軍4萬征伐遼東。司馬懿於237年8月攻占襄平,殺公孫淵於梁水(今太子河),襄平城中文武官員及15歲以上男子皆被殺。
晉武帝於274年(泰始十年)置平州。設平州刺史兼東夷校尉,居襄平。公元四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初,前燕、前秦、後燕先後統治襄平。五世紀初, 高句麗向遼東擴張。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擊敗後燕,攻占襄平,改襄平城為遼東城。

645年(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攻破白岩城(今燕州城,位於遼陽燈塔)、遼東城,唐太宗改遼東城為遼城,設遼城州。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唐朝攻滅高句麗。置安東都護府,將安東都護府的首府內遷至遼陽。[5]唐朝中後期中央權力衰弱,渤海國逐漸擴張勢力,控制包括遼陽在內的遼東部分地區。

918年(神冊三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占遼東城。改為東平郡,稱遼陽為鐵鳳城。926年,遼滅渤海國,遼太祖於渤海國故地建屬國東丹國,封耶律倍為國王,定都天福城(今黑龍江寧安)928年(遼天顯三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改東京遼陽府為南京,將東丹國首都遷於遼陽,並築東丹王宮(位於今遼陽市城區)同時,自天福城遷東丹人於遼陽。938年(遼會同元年),遼改南京為東京,設東京道,置遼陽府,遼陽為遼五京之一。1029年,渤海國太祖七世孫大延琳於東京起兵反遼,建興遼國,年號天慶,定都於遼陽,1030年3月,遼軍占東京,興遼亡。
1116年1月,東京渤海遺民殺死遼東京留守,渤海貴族高永昌乘機占東京並稱帝,建國號大元國,稱大渤海皇帝,年號隆基。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派兵征討大渤海,高永昌不敵,向金求援,金軍擊敗遼軍,同時也藉機吞併大渤海,1116年5月,金軍占東京,擒殺高永昌。金承襲遼代制度設立五京,遼陽仍為金五京之一,1161年10月,東京留守司留守兼府尹完顏雍趁完顏亮南征南宋之際,於遼陽擁兵稱帝,改元大定,旋即進軍金中都,奪取金朝政權,史稱其為金世宗。
Remove ads
1371年(洪武四年),明將徐達、葉旺攻占遼陽。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明朝政府在遼陽設遼東都指揮使司,為東北地區的軍事管理機構。

1616年農曆年元旦,努爾哈赤在今撫順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年號天命。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於3月13日攻占瀋陽。同年3月18日,努爾哈赤率軍開始進攻遼陽城,後金軍與守城明軍激戰至21日晚,後金軍隨後乘亂混入城中縱火,引爆彈藥庫,明軍大亂,防守瓦解。明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身亡。後金占領遼陽。
1621年(天命六年)四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召開御前會議,決定遷都遼陽。並於8月在太子河東岸修築新城東京城。1625年(天命十年)三月初三日,努爾哈赤將都城自遼陽東京城遷往瀋陽,遼陽的政治經濟地位從此開始衰落。1653年(順治十年),清廷設遼陽府,下轄遼陽、海城兩縣,府、縣均治遼陽城,不久府治移至瀋陽。1664年(康熙三年),升遼陽縣為遼陽州,屬奉天府管轄。
Remove ads

鴉片戰爭後,西方勢力開始進入遼陽,西方各國開始在遼陽設廠開礦。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1月,日軍進攻遼陽,被清軍提督聶士成和遼陽鄉團武裝擊退。1900年,義和團在遼陽襲擊沙皇俄國的設施。沙俄軍隊鎮壓義和團,燒毀廣佑寺,殺死民眾數百人。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俄雙方皆投入大量兵力展開遼陽會戰,同年9月4日,俄軍敗退,日軍占領遼陽。日俄戰爭後,沙俄將東清鐵路支路轉讓給日本。1905年,日本將鐵路用地改為南滿鐵路附屬地,將遼陽老城自護城河以西到火車站一帶,強行劃為商埠地,並在遼陽設立領事館。1905年11月14日,日本在遼陽設立關東總督府和滿洲駐屯軍師團司令部。
1911年辛亥革命後,遼陽革命黨人在劉二堡和高麗門起義,但遭到清軍鎮壓而失敗。清帝退位後,中華民國政府將遼陽州改為遼陽縣,屬遼瀋道管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9月19日,日本關東軍占領遼陽。1937年12月1日,滿洲國政府將遼陽縣城區與滿鐵附屬地合併成立遼陽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蘇聯紅軍進駐遼陽,9月,八路軍接管遼陽,成立遼陽衛戍區司令部。1946年3月,中華民國政府進駐遼陽。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共雙方幾度易手遼陽,1948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控制遼陽全境。同年年11月,遼陽市人民政府成立。[8][7]1949年5月,遼寧省與安東省合併,成立遼東省,遼陽市歸屬遼東省。之後,遼陽市縣隸屬關係屢有調整。
1955年置遼陽專區,專員公署駐遼陽市。轄十餘縣,1958年撤銷遼陽專區。
1973年,遼陽市啟動遼陽石油化纖總廠建設項目,作為中國「七五」期間重點引進的26個大型成套設備項目之一,計劃建設年產13萬噸化纖原料的生產能力。項目於1974年8月開工,最終於1981年9月建成投產。1978年6月,遼陽市宏偉區成立。1980年,中國國務院決定恢復遼陽縣,設立燈塔縣,兩縣均由遼陽市領導。[9]
20世紀90年代起,國有企業改革政策對遼陽工業與經濟發展形成衝擊,遼陽大批國有企業倒閉,形成「下崗潮」,引發遼陽工人遊行事件。1992年,遼陽市成立遼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並於2010年12月提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理
遼陽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2°35′-123°40′;北緯40°42′-41°36′。全市轄境總面積4743平方公里。市境東南部位於千山山脈西麓低山丘陵地帶,東北部位於龍崗山脈尾部丘陵地帶,西部位於下遼河平原東側邊緣地帶,約占全境一半以上地區。全境處在渾河、太子河流域。以渾河為界,隔水與瀋陽市遼中區、台安縣相望。[10]全市邊界線總長471.8公里。[10]
遼陽市地處遼東低山丘陵與遼河平原的過渡地帶,其地貌類型齊全,分異規律清楚,層狀地貌典型,地貌分區規整。自東南部邊界白雲山到西北部界河(渾河)畔,地勢由高到低,從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層次分明,海拔由千米以上到50米以下,依次跌落,構成了東南高,西北低的同向傾斜緩降地勢。界臨岫巖、鳳城和本溪縣,境內水泉鄉是遼陽地區最高點,大黑山是境內第一高峰,海拔1181米;最低點是界臨海城市、台安縣和遼中縣的唐馬寨和穆家鎮。[11]
遼陽屬華北地層區遼東分區、出露的主要地層比較複雜,由老至新可分為前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羅系、第四系等8個地層系。[12]
第四系地層是遼陽地區分布面積較廣的地質現象,西部近下遼河平原區第四系地層以河流沖積相為主,並且極為發育,其厚度由山前向西逐漸加大,山前區平均地層厚度約70餘米,至沈(陽)大(連)公路一帶逐漸加大到近百米,至渾河邊緣其厚度增至300米左右。遼陽東部山區第四系地層不甚發育,只沿湯河、蘭河河谷呈條帶狀分布。其成因主要有沖積、沖洪積、坡洪積及風積、冰磧等類型。[12]
遼陽地區的地質、地貌、氣候特徵以及其地質構造條件,決定遼陽地區屬富成水地區,為遼陽、鞍山市約200萬城區人口生活用水,鞍鋼、遼化兩個超大型企業和遼鞍兩市工業用水,以及遼陽約150萬畝農田灌溉和農村120萬人生活用水的全部水源。首山水源以每年2.3億立方米地下水供應鞍山地區。近十年來,由於局部地區集中開採,造成大面積區域漏斗。因此,遼陽水源已趨吃緊形勢。[13]
遼陽市境內共有流程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86條,其中10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29條,主要河流有太子河、渾河、湯河、細河、北沙河等。[2]這些河流組成了太子河、渾河兩大水系。[13]
遼陽居遼東半島北部腹地,西南邊陲距渤海岸70公里,東南邊界距黃海岸100公里,宏觀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全年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溫暖少雨,多西南風,蒸發量大,日照時間較長,易春旱。夏季炎熱多雨,盛行東南風,濕度大,降水集中。[14]
遼陽地區年平均氣溫為8.4攝氏度。其中冬季平均氣溫為-8.6攝氏度;春季平均氣溫為9.5攝氏度;夏季平均氣溫為23.4攝氏度;秋季平均氣溫為9.5攝氏度。
遼陽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總趨勢為山區多於平原,但季節降水分布各有差異,夏季降水自西北向東南遞增,冬季則由南向北遞減。年降水量平均值為700-800毫米,其中冬季降水平均值為30-40毫米;春季降水平均值為100-110毫米;夏季降水平均值為400-500毫米;秋季降水平均值為160-180毫米。[14]
政治
遼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遼陽市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宏偉區合署辦公。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70.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1萬人。 在戶籍總人口中,城鎮人口75.4萬人,農村人口94.7萬人;男性人口85.0萬人,女性人口85.1萬人。[23]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1,604,580人[24]。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858,768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254,188人,下降13.68%,年平均增長率為-1.46%。其中,男性人口為800,602人,占總人口的49.89%;女性人口為803,978人,占總人口的50.1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99.58。0-14歲的人口為157,689人,占總人口的9.83%;15-59歲的人口為999,107人,占總人口的62.2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47,784人,占總人口的27.9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12,262人,占總人口的19.46%。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071,626人,占總人口的66.7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32,954人,占總人口的33.21%。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480,535人,占92.2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4,045人,占7.7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249,544人,下降14.42%,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8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4,644人,下降3.6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81個百分點。其中,滿族人口減少5,690人,下降5.3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55個百分點;蒙古族人口增加1,230人,增長22.4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12個百分點。
經濟
遼陽是中國和遼寧省商品糧基地和瘦肉型豬、淡水魚養殖重點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達,西部平原盛產水稻、玉米和淡水魚,東部山區盛產山楂、南果梨。還是瘦肉型豬、淡水魚養殖基地。以高產優質糧田、蔬菜溫室大棚、畜牧業(黃牛、生豬、肉雞)、林果業、淡水養殖業為重點開發。[26][27]
遼陽市工業門類包括石油化纖、輕工、紡織、冶金、化學、機械、電子、建築材料、能源、醫藥和食品加工等十幾個主要行業。其中,化纖工業是中國國家重點基地之一。遼陽石油化纖工業公司是中國以引進裝置為主,具有現代化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纖聯合企業。遼陽有中國最大的製藥機械廠和全國造紙機械、工業紙板生產基地,鐵合金廠。
遼陽鄉鎮企業形成了以礦業開發、建材、鋼鐵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旅遊鞋和服裝加工為主的一批有影響的鄉鎮企業集團。鋼模板、紡織袋、鋁型材、旅遊鞋、皮裝加工等行業在中國有較大影響。[27]
遼陽市2021全年進出口總額4.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1.9%。其中,出口總額3.2億美元,下降23.2%;進口總額1.4億美元,增長32.9%。從人民幣口徑看,進出口總額30.1億元,其中,出口總額20.9億元,進口總額9.2億元。[27]
遼陽佟二堡是中國皮草生產、加工、銷售三大基地之一,[28]有皮草之都的稱呼。截至2022年,佟二堡已建成總面積54萬平方米的八大皮裝裘皮加工園區,產業相關從業人員3萬餘人。電商直播也已經在佟二堡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全鎮現有平台主播1800餘人,電商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近2萬人,截止2021年,佟二堡皮裝裘皮實現市場銷售額142億元,其中電商銷售額45億元。[29]
交通

遼陽市共有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36條,其中:專用鐵路5條,鐵路專用線31條;線路總長289.33公里。線路分布在全市七個行政區,分別由遼陽站、首山站、燈塔站、張台子站、小屯站、安平站、寒嶺站對企業發送貨物。
瀋海高速(原稱瀋大高速)過境,設有燈塔、遼陽北、遼陽、遼陽縣四個出口,以及井泉服務區。
遼中環線高速(原稱本遼遼高速)過境,設有弓長嶺、遼陽南、首山等五個出口。
202國道過境。(當地人稱「西道」)
101省道沈營線(當地人稱「東道」)、
102省道沈環線過境。
遼陽市長途客運總站位於白塔區中華大街一段三號,有通往通化、磐石、北京、赤峰、濟南、天津、長春、丹東、阜新、遼中等地的營運線路。
截至2021年底,遼陽市擁有各級公路3944.835公里(含城管段2.9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條,國道1條,省道10條,縣道24條,鄉級公路192條,專用公路6條,村級公路965條。
遼陽市轄區內無水運企業,共有船舶16艘、內河船員40人、水庫2個,渡口5個。
遼陽市內火車站遼陽站距離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約48.20公里。此外,遼陽擁有一座空軍軍用機場。
社會
遼陽是東北教育辦學最早的城市之一,官辦、民辦教育比較興盛,比較著名的是清朝時期的「襄平書院」,與萃升書院、銀岡書院並稱東北三大書院。到目前,全市共有各類學校(幼兒園)726所,在校生194593人,在校教職工20075人。[30]
全市共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幼兒園地)716所:學前教育階段共有幼兒園528所,其中城區304所,鎮區11所,鄉村109所。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170所,其中小學107所,初中6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5所。高中教育階段共有學校13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1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有6所高中為省級示範性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共有4所,其中城區3所,鎮區1所。工讀學校1所。[30]
全市共有高(中)職業院校10所:高等職業院校2所(省建築職院、遼陽職院),高職在校生2.2萬人,教職工1322人,專任教師1200人,共有22個院系,88個專業。中職學校8所,(省機電學校、市技師學院、遼陽衛校、遼陽一職專、遼陽一職專、遼陽縣、燈塔市)、民辦職業學校1所(金華職高)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有60個專業,其中19個專業為省級示範專業。[30]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548個。其中,醫院55個,衛生院3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站)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3個,村衛生室892個,門診部22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433個,其他衛生機構12個。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77個。[27]
20世紀80年代後,遼陽市先後建成了具有現代化設施的體育場,游泳館等。90年代又建成了體育中學教學樓及重競技訓練館。1996年,遼陽市在城區和鄉鎮建立103個社會體育指導站。[32]2019年10月,遼陽市舉辦了「2019遼陽首屆國際馬拉松賽」。[33]遼陽市的著名體育名人有:王義夫、戴國宏 ,郭艾倫等。
文化
遼陽飲食以遼菜為主。遼菜形成於清朝初年,是在山東魯菜和官府菜等基礎上,結合東北的地域特點,以及民眾的飲食習慣,形成的一種菜系。始創於民國的西海興飯店是遼陽飲食的代表,其特色菜品有澆汁大黃花、冰酥白肉、四喜丸子、鍋包肉、白肉酸菜、干炸小海刀等。其中,有上百年歷史的燴小碗子,被評為首屆襄平文化美食節的遼陽名菜;「四碟八碗流水席」,被稱為遼陽名宴。[34][35]

遼陽博物館 | 遼陽市藝術館 | 遼陽民俗博物館 |
遼陽大劇院 | 遼陽市圖書館 | 曹雪芹紀念館 |
旅遊
遼陽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有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壁畫墓群,唐代燕州城,遼陽白塔,清代東京城、東京陵遺址及近代彭公館(現址為遼陽民俗博物館),曹雪芹紀念館,王爾烈紀念館,襄平書院等景觀。[2]2022年11月,遼陽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37]
旅遊景區有湯河風景區、核伙溝自然風景區、石洞溝森林公園、龍鼎山風景區、太子河風景區等。其他景觀有姑嫂城、廣佑寺、遼陽文廟、遼陽博物館、佟二堡國際皮草購物旅遊區等。[2]
名人
友好城市
法國賽爾吉篷圖瓦茨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