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藏自治區經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藏經濟由自給自足的農業為主。由於耕地有限與氣候高寒,牲畜飼養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活動。其中有山羊、綿羊,犛牛,毛驢和馬匹。農業在一般河谷以青稞種植為主,在藏南農作物品種較多。在最近幾年已開始演變成一個具有多重結構的經濟,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並排。
![]() | 此條目不完整。 (2017年9月27日) |
經濟水平
根據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官方數據,2023年西藏自治區全年GDP達到2392.67億元。[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曾表示免除西藏所有的債務[來源請求]和提供西藏各級地方政府財政中90%的收入[2]。但批評者表示北京當局此舉是為了剝離西藏的資源,忽略了藏族人民的福利。
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曾表示,從2000年至2006年,西藏的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且在2006年,西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達到10000元。但2008年首6個月,西藏因騷亂而導致GDP增長率衰退了近一半[來源請求]。隨後幾十年間,由於政府對於地區分離主義的嚴厲打擊和大量財政轉移支付與大量投資,2020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902.74億元人民幣,相比1951年的1.2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了321.5倍[3]。
政府投資
從2010年開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收支平衡與中國大部分省級人民政府,特別是邊疆地區類似,高度依賴中央政府提供的財政轉移支付來維持。2014年至2017年的數據顯示,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財政收入在兩百億元人民幣左右,支出在一千億元以上。數年來,兩者之間的缺口維持在千億元人民幣的規模[2]。
2010年1月18-20日,國務會議宣布對西藏地區的四川,雲南,甘肅和青海等藏族聚居的舉行大量的計劃,以改善該地區的發展。
各類產業
近年來,特別是在2006年7月青藏鐵路完工之後,西藏旅遊業迅速擴大。在2006年,西藏接待了250萬遊客,其中包括15萬外國人。
2007年,這一數字上升到約4百萬人次,但在2008年,由於三月到六月期間旅遊區關閉,該年接待人數下降到2,246,400人。
2009年一月到六月間,有超過270萬遊客到訪了西藏,為2008年同期人數的三倍,為當地提供了22.9億元的收入。
2010年,西藏共接待了685萬國內外遊客,旅遊收入為71.4億元,占其GDP的14%。
2012年一月到十一月,西藏創紀錄的接待了一千萬遊客,超過了2011年的869萬。根據政府數據,有將近30萬人受僱於該地區的旅行機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