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觀復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觀復博物館主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館長及創始人為文物專家馬未都,成立於1996年10月30日,為公益性質博物館,非營利性機構。[1]
歷史

該館館名「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多次觀看,探究其本質。[2]

1996年10月30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獲批准成立,館長及創始人為馬未都。[1]該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獲國家批准的四家私人博物館之一,這四家均位於北京市,1996年10月3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其他三家是古陶文明博物館、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北京遺箴堂碑帖拓片博物館。[3]其中北京遺箴堂碑帖拓片博物館因資金不足而找不到合適場館,一年後未通過年檢而被取消辦館資格。[4]1997年1月18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上述四家私人博物館中第一個開放者。成立之後,該館多次遷址。[5]
2004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改革制度,實行理事會制。[1]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5]
Remove ads
展覽
觀復博物館主館擁有:瓷器館、家具館、油畫館、工藝館、門窗館、博物館商店、多功能館7個分區。[1]
分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