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尚-巴蒂斯特·拉馬克
18至19世纪法国博物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尚-巴蒂斯特·皮耶·安東尼·德莫內,拉馬克騎士(法語: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法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家,他最先提出生物進化的學說,是演化論的倡導者和先驅,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理論,即通常所稱的拉馬克學說。書中提出了用進廢退說與獲得性遺傳,並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儘管拉馬克的理論被推翻,後來由選擇論取代之,但他其他的生物學觀念仍是具有開創性的突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曾多次引用拉馬克的著作。
![]() |
Remove ads
生平
1778年出版了3卷集的《法國植物志》,這時,他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植物學家。1768年拉馬克與他的良師讓·雅克·盧梭相識,盧梭是當時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對拉馬克的成才起了巨大的作用。從此拉馬克花了整整26年的時間,系統地研究了植物學,在任皇家植物園標本保護人的職位期間,於1778年寫出了名著《法國全境植物志》。
後又研究動物學,1793年應聘為巴黎博物館無脊椎動物學教授,於1801年完成《無脊椎動物的系統》一書,此書中他把無脊椎動物分為10個綱,是無脊椎動物學的創始人。1809年出版了《動物學哲學》,當時他雖已65歲,但仍潛心研究並寫作,於1817年完成了《無脊椎動物自然史》。
拉馬克晚年雙眼逐漸失明。1829年12月18日,在巴黎病逝,死時家徒四壁,家人只得向學院申請救濟。由於無錢購地,拉馬克的女兒將其葬於蒙帕納斯公墓的一處租期僅有五年的臨時墓地。五年後,他的遺骸就同其他窮人一樣被挖出,集體掩埋,自此無從查找。
所命名的分類
(列表可能不完整)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