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尚馬力·勒朋
法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尚·路易·馬力·勒朋(Jean Louis Marie Le Pen, 發音:[ʒɑ̃ lwi maʁi lə pɛn];1928年6月20日—2025年1月7日),通稱尚馬力·勒朋,俗稱老勒朋[1],法國政治人物,1972年創立極右翼政黨民族陣線,曾多次參選法國總統,並於2002年進入第二輪法國總統選舉。
Remove ads
生平
勒朋出生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一個海邊小鎮,父親是一名漁夫,1942年父親的漁船誤觸英軍水雷炸毀身亡,勒朋在青少年時因此成為孤兒。1947年進入巴黎大學學習法律。
1953年,勒朋加入法國外籍兵團第一傘兵團,並參加印度支那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勒朋曾多次對於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被俘成員施以酷刑折磨。這一事實最早在1962年被歷史學家皮埃爾·維達爾-納凱揭露於世[2],並在此後被多份媒體調查、倖存者證言和歷史學研究著作所支持[3]。2002年,《世界報》披露了一把被遺忘在酷刑現場、刻有勒朋姓氏的希特勒青年團軍刀的存在,這把軍刀在次年被作為證物在勒朋起訴世界報的庭審中展示,最終勒朋敗訴。[4]
1972年,勒朋與前納粹黨衛軍軍官皮埃爾·布斯凱共同建立了自己的政黨——民族陣線,成為法國極右翼的主力[5],並擔任黨魁至2011年。在勒朋主政期間,民族陣線主張大幅限制移民進入法國,尤其是非洲及穆斯林移民進入法國,並反對歐洲聯盟和歐元,提倡貿易保護主義,以利保護國內經濟發展和民眾就業。內政上,民族陣線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安樂死,要求整頓治安、維持法律與秩序、恢復死刑等。
勒朋自1974年開始即多次參選法國總統,除1981年法國總統選舉因沒有取得足夠連署未能成為候選人外,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他都有參與。1995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勒朋得到了15%的選票,雖然沒有當選,但他的得票排名第三,已經使法國和歐洲民眾大感驚奇及恐慌。2002年法國總統選舉,他在首輪選舉中擊敗了選前呼聲很高的時任法國總理、左派社會黨的利昂內爾·若斯潘,進入了第二輪投票,更是震驚整個輿論界,左派發動示威抗議他的政黨,並把選票投給他的政敵、右派共和聯盟的時任總統席哈克。席哈克最終以絕對優勢擊敗成功連任。2007年法國總統選舉,勒朋五度參選,在左派社會黨的塞格琳·羅雅爾與右派人民運動聯盟的尼古拉·薩爾科齊和中間派民主黨的弗朗索瓦·貝魯多方強棒競選下,勒朋獲得10%的選票,排名第四未進入第二輪選舉。
1987年,勒朋在廣播節目中宣稱「猶太人大屠殺只不過是二戰中的一個歷史細節而已」引發大規模爭議,被凡爾賽上訴法院判決構成為反人類罪行辯解,處以高額罰金[6]。2013年,他再次因為納粹德國對法國的占領辯護而被巴黎上訴法院處以3個月緩刑監禁加罰金[7]。
2011年1月16日,勒朋卸任民族陣線黨魁一職,由小女兒瑪琳·勒朋繼任。2015年8月21日,勒朋因堅持主張帶有新納粹色彩的反猶太主義立場,被瑪琳·勒朋領導的民族陣線開除黨籍。
在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發生後,勒朋要求重新啟用斷頭台用來處決恐怖份子。[8][9]
2019年,因涉嫌詐領歐洲議員助理費,勒朋被立案調查[10]。2024年4月,勒朋在家人的要求下因身體健康原因豁免出庭。
2025年1月7日,勒朋逝世於巴黎附近的加爾什,終年96歲,當天法國多個城市出現慶祝集會。[11][12][13]同年1月30日晚,勒朋位於布列塔尼大區濱海拉特里尼泰公墓的墓地被不明人士用大錘砸毀。[1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