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許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許渾(788年—860年代),字用晦,潤州丹陽縣(今江蘇省丹陽市)人。[1]高宗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晚唐代表詩人之一、官員,篤信禪宗。
貞元四年(788年)出生[2]。元和元年(806年),娶妻大梁梁氏。大和六年(832年)進士,開成元年(836年)冬至南海,入盧鈞幕。[3]開成三年春,擔任當塗縣尉;會昌元年(841年),任太平縣令。[4]會昌元年冬,升官監察御史,會昌四年,擔任潤州司馬。宣宗即位,由京口返京。大中三年,復拜監察御史,「抱疾不任朝謁,堅乞東歸」[5]。後出為睦州[6]。大中五年,分司東都洛陽[7],與河南尹劉瑑有往來。大中七年,以員外郎自京出刺郢州刺史[8],世稱許郢州。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往會稽鎮壓浙東農民起義。[9]晚年退隱,居丹陽丁卯橋。[10],世稱許丁卯。[11]卒年不詳,一般以為大約卒於大中九年至咸通二年年間。[12]
許渾寫詩多律詩與絕句,《唐詩鼓吹》選其七言律詩達三十一首,大都是遊蹤山林與贈別之作,因詩中用「水」字甚多,人稱「許渾千首濕」[13]。句法圓穩工整,「聲律之熟,無如渾者」[14],杜牧、韋莊以及宋代之陸游均極其推崇,但也有人?批評他「專對偶」、「工有餘而味不足」[15]「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即其著名詩句。[16]自編有《丁卯集》。[17]《全唐詩》收其詩十一卷,存詩五百餘首。其詩的評價在歷史上頗為懸殊,然在歷代的被討論度皆甚高,持讚揚或批評許渾言論者皆為數不少,在唐代詩人中亦是個不太多見的現象。
Remove ads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