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海

西太平洋連通東亞和南亞的邊緣海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海map
Remove ads

南海,國際上通稱為南中國海(英語:South China Sea),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宣稱的領海又分別被其稱為西菲律賓海馬來海東海等,是位於東亞和東南亞之間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臺灣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南海的海域面積有3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超過200個無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1],牽涉到許多周邊國家的利益[2]

快速預覽 漢語名稱, 正體字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名稱沿革

周朝時稱南海(包括今東海南海(即立國於南海境內,江漢之間(今宜昌))即南國,以北為北海(今渤海東海(今黃海)即北國),秦西楚(秦漢之間朝代)因之,漢朝南北朝時稱其為漲海沸海清朝滅亡後逐漸改稱南海,並延續至今。

16世紀時,葡萄牙水手把它稱為中國海(葡萄牙語:Mare da China),後來稱為南中國海[3]國際海道測量組織的使用的名稱為「South China Sea (Nan Hai)[4]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印尼韓國日本等從國際上通用的英文名稱「South China Sea」稱之為南中國海韓語:남중국해南中國海 Nam Jungguk Hae馬來語Laut China Selatan印尼語Laut Tiongkok Selatan;日語:南シナ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漢字表記為「南支那海」))。

2011年南海主權爭議升級後,菲律賓政府開始以「西菲律賓海」的名稱稱呼菲律賓西海岸外的南海海域[5][6]。而越南則基於地理位置將該海域稱之為東海。馬來西亞則將其稱為馬來海[7]

Remove ads

地理

範圍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的定義中,南海為東北—西南走向,其南部邊界在南緯3度,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南蘇門達臘加里曼丹之間,北邊至中國大陸,東北至台灣本島,東至菲律賓群島,且包含呂宋海峽西半側,西南至越南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印度洋[4]。整個南海幾乎被大陸、半島和島嶼所包圍。其形狀近似菱形,從四周呈階梯狀向中部加深。

南海為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僅次於珊瑚海阿拉伯海,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渤海黃海東海總面積的3倍,平均水深約為1,212公尺,最深處為中部的深海平原,達5,567公尺左右[8]

地質

Thumb
南海東北部海底地形

南海分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單元。大陸棚以西南部最寬,北部陸架寬約285公里,東、西部陸架最窄,呂宋島以西,島架寬僅5公尺;大陸坡呈階梯狀下降,主要的南海諸島都在其大陸坡上,東、西部陸坡較陡,並有許多切割峽谷。[9]

古南海在台灣-巴拉望島(palawan)以東,與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大洋相鄰。在巴拉望島(palawan)與海南島之間(今南海)為歐亞大陸的陸殼。3000-3300萬年左右,也就是始新世的末期,隨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整個東亞地區形成了一個擠出-逃逸的扇形構造,華北-華南地塊被向東擠出,印支地塊被向東南方向擠出,二者之間大致以紅河斷裂帶為界。兩者之間的速度和角度差,將巴拉望島和海南島之間的陸殼撕裂,地函物質上涌,形成南海洋中脊[10]南海洋盆的裂開活動至約1500萬年前終止。南海洋盆在3300-1500萬年間裂開了大約600-700公里。

Remove ads

氣候

南海地處低緯度地域,屬於熱帶深海。

水溫

南海海水錶層水溫較高從25℃到28℃左右,年溫差3℃到4℃,鹽度為35‰,潮差平均2公尺。流入南海主要河流有 珠江紅河湄公河(中國境內水域稱瀾滄江)。

島嶼和海山

Thumb
南海中的主要群島

南海有超過200個無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由北向南依次是: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納土納群島阿南巴斯群島。其中位於納土納群島的大納土納島為南海最大島嶼。*(不包括海南島)

資源

生物

由於南海屬於熱帶海洋,適於珊瑚繁殖,海底高台處形成珊瑚島,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均為珊瑚島嶼;水產主要為海龜海參金槍魚銀紋笛鯛鯊魚龍蝦梭子魚墨魚魷魚等各種熱帶海產。南海的金絲燕海藻和唾液做巢,這種巢就是珍貴的滋補品燕窩

2018年有報導稱南海每年魚穫可達1,600萬噸[11]

能源

南海海底石油天然氣可燃冰蘊藏豐富,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二百億噸。其中,中國較早期開發的有位於瓊東南盆地崖城13-1氣田、位於珠江口盆地及北部灣的多個油田,早期主要與美國合作,後期則主要由中海油獨營,或與國內民企合作,少數則仍與國外合營。1986年,位於北部灣北部的潿洲10-3油田投產[12],另崖城13-1氣田亦於1996年元旦起投產[13]。2021年11月23日,位於南海東部海域的陸豐油田群投產[14]。截至2021年11月25日,中國南海東部油田油氣年產量突破2000萬方油當量,為中國第二大海上能源生產基地。[15]

而越南亦有在南海西部水域建造鑽油台,早期與前蘇聯合作,後期則主要與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等外資合作。南海的一項天然氣項目於2014年首次投產。[16]

各方戰略政策與地位

南海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重要航道,四周大部分為半島和島礁。從各方關係看,東北亞大型經濟體如韓國、日本等進口之中東石油,80%以上都經由南海運輸,而對於東協而言,這是與北美之間的貿易的最短距離航線,否則將要繞路到太平洋,因此美國積極主張「航行自由」,而也因為對於中美雙方均有重大戰略意義,因此時而與中國產生衝突[17]。自中國大陸角度而言,南海主權地位置關重要,並提升到與西藏、台灣到新疆等不落下風的程度,但南海核心在於作為貿易要道的價值,而軍事衝突必將會導致外交成本的提高與經貿損失,因此中國政府仍舊試圖在強硬與緩和間做謀略性的搖擺,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經營[18],泰國媒體指出,曾經與美國有歷史糾紛的菲律賓與越南,也因此對美國保持合作又維持距離的微妙關係[19],比如同為共產主義的越南雖然與美國關係提升,但也重視與中國的利益交換等[20]。同時對於缺乏天然資源與戰略緩衝的台灣來說,在南海的掌控與地位也至關其重要利益[21][22]。馬來西亞方面則堅定自己的立場,秉持著三個「不」的方針,不高調、不主動搞事、不渲染衝突,作為大馬的外交策略[23]

Remove ads

島礁地圖


主權爭議

南海爭端包括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主權糾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後來有關位於印尼和馬來西亞附近的納土納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也被歸類進該爭端範圍中。[24]

各個國家出於利益都希望控制自己所主張擁有主權的島嶼的實際控制權,其中包括島嶼附近的專屬經濟區和捕撈地帶。由於南海的油氣蘊藏十分豐富,當事國也紛紛加入爭奪行列。其他一些爭奪該地區主權的理由有重要的航運通道,戰略控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2年設立海南省三沙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香格里拉對話是相關國家為解決該地區爭端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平臺[25]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則是各國間為協調亞太地區的安全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平臺[26][27]

南海仲裁案

Thumb
周邊國家對南海的海權聲索
Thumb
南沙群島各國駐軍之島礁
Thumb
南沙群島2012年形勢圖,標出各國聲索線、駐軍之島礁及固定翼機場
Thumb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規定的新的領海基線[28]

2013年,菲律賓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提出南海仲裁案,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違反國際法,將南海視為自身領土(領海範圍)。

2016年7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5時,仲裁庭通過常設仲裁法院公布仲裁結果。仲裁庭認定,中國對九段線範圍內的資源擁有「歷史性權利」的主張,並無法律基礎,違反了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此外,仲裁庭亦裁定中國在禮樂灘採集資源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權利,中國對南沙群島的珊瑚礁生態系統構成永久而不可挽回的傷害,而中國漁民在南海採取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的方式,大規模撈捕瀕危的海龜、珊瑚等,中國皆明知卻沒有履行停止這類行為的責任,法庭也判決包括由中華民國(仲裁原文稱「中國台灣當局」)實際控制的自然面積最大的太平島在內的所有南沙群島的海上地物最多只是「礁」而非「島」,亦即其自然條件不足以支撐及維持常住人口,最多只能產生領海、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天然狀態下的黃岩島美濟礁仁愛礁渚碧礁只是「低潮高地」,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界定大陸棚,並認為中國大陸在低潮高地建造人工島的行為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不承認常設仲裁法院裁決,認為其違背國際仲裁一般實踐,仲裁庭不具有管轄權,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2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