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謝公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謝公橋為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古城西北側、新河弄西端與西小路交會處的一座單孔石拱橋[1],東西向跨西小河。因太守謝公所建,故名[2][3]。
歷史
有稱謝公橋始建於後晉(936-946年)[1]。南宋《嘉泰會稽志》稱新河坊的謝公橋為太守謝公所置,故得名謝公橋[2][3]。「太守謝公」所屬朝代不詳。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謝公橋,時在山陰縣北三里[2]。臨近的嵊縣有同名橋梁[3]。
2011年1月7日,謝公橋列入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紹興古橋群[4]。2013年3月5日,隨紹興古橋群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該橋總長30.60米,橋面長3.85米、淨寬2.95米,橋高4.65米,拱高3.70米,跨徑7.40米,東西兩側各沿21級和20級台階而上(分別長15.25米和11.50米),拱券採用七折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拱石上有刻字及蓮花座圖案,其中一塊正方龍門石上刻有龍形浮雕,橋基採用雙層基石,兩邊橋欄外側刻有「謝公橋」三字。橋東有明朝內閣首輔呂本府第[1]。
圖片
參見
- 西小河歷史街區
- 呂府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