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清廉印象指數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貪污感知指數
Remove ads

清廉印象指數(英語: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縮寫:CPI[1])或譯作腐敗感知指數清廉印象指數清廉印象指數等,是國際透明組織自1995年起每年發布的評估,就國際專家對於當地腐敗狀況的主觀感知程度予以評估及排名[2][3]。CPI通常將腐敗定義為「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清廉印象指數評分越高,意味著感知的腐敗程度越低。

Thumb
2024年貪污感知指數數據地圖
更清廉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更腐敗
  40–49
  30–39
  20–29
  10–19
  0–9
  暫缺

2023年1月發布的2022年度指數共計有180個國家、政治實體和屬地獲得排名。丹麥芬蘭紐西蘭瑞典新加坡挪威被認為是世界上腐敗程度最低的6個國家,在國際金融透明度方面一直名列前茅。世界上腐敗程度最高的國家則是南蘇丹,而索馬利亞敘利亞則是由於不斷發生的社會和經濟危機,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4]

Remove ads

評分標準

清廉印象指數是根據各國商人、學者與國情分析師,對各國公務人員與政治人物貪腐程度的評價,以滿分100分代表最清廉,資料來源包含自由之家、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等10個國際組織。

2024年數據

2024年指數列表:[5]

更多資訊 排名, 國家或地區 ...
Remove ads

歷年數據

更多資訊 排 名, 國家 或地區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