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資產階級革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資產階級革命,又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被稱作民族民主革命,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是由資產階級領導,旨在推翻封建社會,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1]:3769;通常與無產階級革命或新民主主義革命相對。
列寧在1905年俄國革命中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資產階級革命[2],毛澤東將其發展為新民主主義理論。毛澤東認為這種革命「雖然在一方面是替資本主義掃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會主義創造前提。」[3]秘魯共產黨、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等馬列毛主義政黨宣稱自己進行的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被毛派認為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

列表
尼德蘭革命(1568年-1648年)[4]:318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2年-1651年)[5]:21[6]:35[7]:48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5]:45[7]:46
法國大革命(1789年–1794年)[6]:127[7]:67[5]:55
法國七月革命(1830年)[6]:172
- 1848年革命(1848年-1849年)
法國二月革命(1848年)[6]:233
德意志1848年革命(1848年–1849年)[6]:255[8]:83
義大利邦國1848年革命(1848年)
1848年匈牙利革命(1848年–1849年)
菲律賓革命(1896年–1898年)[9]:150
1905年俄國革命(1905年–1907年)[10]:70[9]:130
波斯立憲革命(1905年–1911年)[9]:152
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1908年)[9]:160
葡萄牙王國1910年10月5日革命
辛亥革命(1911年–1912年)[11]:301[12]:6
墨西哥革命(1910年–1917年)[9]:224
俄國二月革命(1917年)[13][10]:196[14]:15
德國十一月革命(1918年–1919年)[15]:633
凱末爾革命(1919年–1923年)[5]:348
Remove ads
另見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