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跨國鎮壓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首的獨裁政權針對海外敵對僑民的壓迫行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跨國鎮壓(英語:Transnational repression),是一個政治術語,指稱威權體制旨在防止體制被政治異議行為所針對,而針對其移民或僑民社區內單一或多個既有或潛在成員,所進行的任意影響活動等。 [1] [2]眾所周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國度,主要由威權政府所統治,會對其轄境之外持不同政見者和僑民社區施行跨國鎮壓:中華人民共和國、烏干達、柬埔寨、俄羅斯和伊朗[3],尤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況最為嚴重[4]。由俄羅斯當局施行的暗殺到中國大陸和香港公民在境外被強迫失蹤,是有諸多政體牽涉到這一系列活動。依據自由之家的報告,可瞭解到世界日漸增長更多國家,是廣泛涉足跨國威權主義活動。 [5]
政治學家們是有所研究確定,在國際領域,獨裁國家是同時面臨著特定的挑戰和機遇,而共同影響到其專制活動。具體而言,跨國主義和超越國界的活動的興起,是引導了獨裁政體進一步發展戰略,旨在管理其公民的移民活動。 [6]據政治學家格拉西莫斯·楚拉帕斯 (Gerasimos Tsourapas) 的觀察,全球的專制政權,在國際層面進行跨國鎮壓、合法化,以及對非國家行為體(non-state actor;NSA)作出拉攏或直接進行合作等,有所採取系列複雜的策略。[7]
Remove ads
行動分類
社會學家達納·莫斯(Dana M. Moss)總結出如下跨國鎮壓行動類型 [8]:
致命報復(Lethal retribution) | 政權代理人或其他外部代理人,於境外對持不同政見者施行或企圖施行暗殺。 |
威脅(Threats) | 針對僑民成員作出口頭或書面上的威嚇,包括政權僱員為此目的而召集諸人到他們母國的外交代表機構。 |
監控(Surveillance) | 經由基於政權代理人、忠誠者和受脅迫的個人所組成的情報網絡,蒐集關聯同一族羣成員的資訊並將其轉交予政權的國家安全部門。 |
迫使流亡(Exile) | 直接和間接驅逐持不同政見者離開母國,包括對相關活動人士作出限制人身和傷害人身的威脅以阻止其返回境內。 |
撤銷獎學金(Withdrawing scholarships) | 對於拒絕參加政權授權的海外行動或組織的個體,取消其國家級學生優待。 |
施於他人代受罪罰(Proxy punishment) | 對處於母國的親屬施加騷擾、身體監禁,和/或身體傷害,以作為對身處境外的持不同政見者一種蒐集情報及報復的手段。 |
Remove ads
「跨國鎮壓」相關事件
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因1959年藏區騷亂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鎮壓被迫逃離西藏並流亡印度。後在達薩蘭拉定居,並在印度建立西藏流亡政府。[9]
2013年6月25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戰略研究主席安東尼·柯狄斯曼稱美國已經有效地迫使愛德華·斯諾登流亡。[10]
2016年《社會問題》雜誌刊文《跨國鎮壓、僑民動員和「阿拉伯之春」案例》稱,一些受訪者在參加國外抗議或秘密反政權會議後發現自己被列入會在母國機場被查獲並監禁的「黑名單」。受訪者亨德證明,在她父親和他的朋友去美國參加NFSL會議後,她父親的朋友因被告發而返回利比亞後立即被捕入獄;從此她的父親被迫流亡。[11]
2021年11月29日《Green European Journal》刊文,土耳其於情報部門向德國情報部門遞交了一份清單,其中包括300多名Fethullah Gülen的支持者,土耳其將監控他們,Fethullah Gülen被土耳其指控發動政變。瑞士和奧地利也批評土耳其監視不同政見者。報道中另稱,土耳其還通過滲透外國清真寺和將土耳其民主聯盟(Union of European Turkish Democrats)作為工具進行跨國鎮壓。[12]
2022年1月18日,美國西藏問題特別調解員烏茲拉澤亞(Uzra Zeya)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會外活動中稱中國當局企圖恐嚇流亡美國和世界各地的藏人社區,並表示:「拜登-哈里斯政府正在加強我們對跨國鎮壓的反應和協調,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威權政府現象,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效地輸出他們的鎮壓,並使用脅迫、技術、外交手段向僑民行動者,特別是那些倡導人權的人施壓。」[13]
2022年7月21日,外交家雜誌報道稱在西歐,中國政府通過外交背景渠道來壓制批評者。2019年,中國特工會見了Angela Gui,警告她停止為她的父親,瑞典公民桂民海辯護,其稱桂民海是跨國鎮壓的受害者,從泰國被綁架,被帶到中國,最終因出於政治動機的指控被判處10年監禁[14]。
2022年9月12日,「保護衛士」發布報告稱,中國在五大洲建立至少54個由公安機關運營的「海外警察服務中心」,其任務包括「堅決打擊嚴厲打擊各類涉僑違法犯罪活動」–是中國跨國鎮壓的最新迭代[15]。
2023年4月6日據《中央通訊社》援引「自由之家」記錄稱,該機構記錄到2014年至2022年間共發生854起跨國鎮壓事件,其中中國大陸案件占30%(253起)位居第一,其次是土耳其,其他跨國鎮壓案件數量較多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報告同時指白俄羅斯、伊朗與盧安達也參與多起跨國鎮壓事件並提及埃及、孟加拉國與塔吉克斯坦。[16][17]
2023年4月18日《美國之音》報道稱,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於4月17日在布魯克林的聯邦法庭指控4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警察、兩名網信辦官員跨國鎮壓。[18]。同日,《美國之音》報道,美國司法部於4月17日指控兩名紐約市居民與中國在美國開辦秘密警察站有關。美國司法部負責國家安全分部的助理部長馬修·G·奧爾森(Matthew G. Olsen)在有關聲明中稱「PRC的行為遠遠超越了可接受的國家行為界限。我們將堅定地捍衛所有那些生活在我們國家的人免受威權鎮壓威脅的自由」。[19]
2024年4月16日,人權組織「保護衛士」發布了調查報告《追逐「獵狐行動」》(Chasing Fox Hunt),披露習近平當局正在擴大非法的海外警務行動,跨國鎮壓異議人士,實施所謂的跨境追捕遣返。報告根據中共中央紀委的正式書面法律解釋,帶領讀者了解這些行動的幕後事情[20]。
2024年5月12日,國際特赦組織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執法機關對政治活動的限制正以「跨國鎮壓」的形式日益擴展到海外,其中包括針對中國海外留學生的政治活動進行跨國鎮壓並製造「恐懼氛圍」,該組織認為中國的跨國鎮壓行為對學術自由和思想交流構成嚴重威脅[21]
2025年1月17日消息,美國之音披露了一份題為《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數據分析研判協作》的中國官方文件,文件要求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與數十個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協助排查名單上的幾百號人。名單中的第38號人物、住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李寧,1月9日收到父親從湖北老家發來的微信,當地警官要加他微信,讓他提供資料,以免以後回國遇到麻煩。文章認為中國似乎在採取更廣泛的措施來篩查和監控海外華人。[22]
2025年2月6日,「自由之家」發表報告指出2014年至2024年,10年間共發生1219起跨國鎮壓事件,中國是跨國鎮壓的主要肇事者,與其中272起事件有關[23]。
2025年2月12日,瑞士政府發表報告指出海外藏人和維吾爾人正面臨來自中國的「跨國鎮壓」,中國當局煽動身處瑞士的藏人和維吾爾人監視自己的社群並施加內部壓力,中國情報部門也會派人監視海外僑民組織的示威活動,中國特工會以外交身份掩護自己,或偽裝成記者、遊客、學生[24][25]。
Remove ads
應對「跨國鎮壓」的法律
美國國會跨黨派參議員2023年3月推出新法案《跨國鎮壓政策法》,目標為打擊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等外國當局在美國對其公民進行「長臂跨境鎮壓」,並對採取跨境鎮壓的外國政府追究責任。據法案,非法跨境執法、壓制的定義,包括外國當局對其海外人士或流亡群體進行,非法引渡或驅逐、人身跟蹤、線上監視、人身攻擊及恐樂、非法凍結資產、誹謗個人名譽等行為。[2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