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載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宗室載堉(1820年9月30日—1865年6月26日,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子時—同治四年閏五月初四日未時),原名載淮[1]清川潤甫[2]正藍旗滿洲人,左翼近支宗室正藍旗第二族字輩,追封怡親王綿標之孫,城守尉奕輝之子,清朝官員,官至理事官御史

快速預覽 宗室載堉, 宗人府理事官 ...
Remove ads

生平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三月,授宗人府七品筆帖式[1]

咸豐四年(1854年)十二月,升宗人府右司委署主事[1]

五年(1855年)四月初一日,改名為載堉[3]

六年(1856年)十一月,派充宗人府銀庫章京。[4]

七年(1857年)五月十五日,充補宗人府右司坐辦司員。[5]同年派充玉牒纂修官。[6]

八年(1858年)二月,京察列為一等,交吏部照例以應升之缺升用。[7]四月二十五日,兼署宗人府經歷司坐辦。[8]

九年(1859年)八月,授宗人府副理事官[1]

十年(1860年)四月,宗人府銀庫章京任滿卸任。[9]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二十四日,辛酉政變怡親王爵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載堉列為帶領引見之承襲候選人之一。[10]六月,授理事官[1]

二年(1863年)六月,改授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1][2]

三年(1864年)七月二十二日,奏陳政治的四項要點在蒞政、任官、練兵、籌餉。[11]此時清軍收復江寧府,七月二十五日,加恩賞還革除的鄭親王、怡親王爵位;二十九日,載堉列為帶領引見之承襲怡親王爵候選人之一。[12]八月,派充甲子科順天鄉試外場巡察御史。[13]

四年(1865年)四月,載堉奉派稽察八旗庫款、發放軍餉數目不足,奏請飭令籌定相關章程。[14]後又奏請仍令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15]閏五月初四日,卒,年四十六歲。[1]

並曾奏劾前欽差大臣賽尚阿剿賊不力、請交廷臣議罪。[16]

Remove ads

家庭及關聯

Remove ads

父母

兄弟

載堉排行第三,有二兄一弟。

  • 載福(1818年—1821年),嫡母穆爾察氏所生,早卒,無嗣。
  • 未有名(1820年—1820年),庶母王氏所生,早卒,無嗣。
  • 載溶(1831年—1835年),庶母蔣氏所生,早卒,無嗣。

妻室

子嗣

載堉育有三子。

  • 溥植(1847年-1849年),嫡董鄂氏所生,早卒,無嗣。
  • 溥厚(1849年-1879年),嫡董鄂氏所生,閒散。娶費莫氏,長彬之女;繼娶佟佳氏,靈極之女。
  • 溥樹(1864年-?年),庶劉氏所生,閒散。娶鈕祜祿氏,盛斌之女。

[1]

  • 另至少有四女,其中一女出嫁至盛京。[1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