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遼陽苗圃漢墓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遼陽苗圃漢墓群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區一處大型古代墓葬群,年代跨越西漢至遼金時期。該墓群於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背景與發掘
遼陽古稱襄平,在古代長期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與文化中心。戰國時期燕國設立遼東郡,郡城位於遼陽。秦漢時期遼陽仍為遼東郡郡城,魏晉時期於遼陽設平州刺史兼東夷校尉,遼金時期遼陽為五京之一。[1][2]
遼陽苗圃漢墓群地處遼陽市老城區東南約2公里的太子河西岸台地,原屬遼陽市林業科學研究院苗圃。2008年初,因遼陽市政府計劃在苗圃區域建設經濟適用房,施工工程中發現相關墓葬,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後啟動搶救性發掘。墓葬總占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其中2014年發掘的核心區域約12萬平方米。2014年5月至後續階段的一次保護性發掘中,新發現漢魏墓葬92座,包括土坑墓48座、石室墓43座、磚石混築墓1座,出土文物400餘件,其中4座為彩繪壁畫墓。至2015年11月,考古工作歷時八年,共進行三次大規模發掘,清理漢魏至遼金時期墓葬300餘座,出土陶器、銅器、鐵器、玉器、金銀器等各類文物約3000件。[1][2]
Remove ads
墓葬特徵
遼陽苗圃漢墓群的墓葬形制與結構西漢早期以土坑豎穴墓為主,墓室狹長,隨葬品多為尖唇盤口陶罐;西漢晚期發展為帶木槨的土坑墓,隨葬圈足壺、陶鼎等禮器組合。新朝至東漢初,單室石墓盛行,墓室結構簡單,隨葬陶灶、陶案、耳杯等生活用具;東漢中晚期則流行多室石墓與磚室墓,墓底鋪繩紋磚,布局複雜,常帶耳室與斜坡墓道,隨葬品中出現象徵莊園經濟的陶井、陶倉模型。魏晉時期大型多室石墓興起,部分墓室繪有壁畫,隨葬品趨於簡化,以陶缽、陶罐為主,部分墓葬刻有「建安三年」「太安三年」等紀年墓石刻銘文。遼金時期墓葬以磚石混築為特色,隨葬瓷器與遼陽冮官屯窯產品風格相似。[1][2]
保護
2013年3月5日,尚處於考古發掘中的遼陽苗圃漢墓群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考古結束後,墓群實施保護性回填,該項考古發掘評為2015年度遼寧考古十大發現之一。[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