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邁克·戈德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迈克·戈德温
Remove ads

麥可·韋恩·戈德溫(英語:Michael Wayne Godwin,1956年10月26日),美國律師、作家,電子前哨基金會第一員工顧問。他在1994年10月號的《連線》雜誌中提出網際網路格言高德溫法則網路爆紅事物主張[1]。2007年7月到2010年10月,他擔任維基媒體基金會總法律顧問英語general counsel。2011年3月,他當選開放原始碼促進會董事[2]。自1994年起,他是《理性》的特約編輯[3]。2019年4月,他當選網際網路協會董事[4]。目前是R街研究院英語R Street Institute創新政策主任兼總顧問[5][6]

快速預覽 邁克·戈德溫Mike Godwin,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

戈德溫高中畢業於休斯敦拉馬爾高中英語Lamar High School (Houston)[7][8],之後於1980年憑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藝術學士學位畢業,同時獲二號計劃(Plan II)榮譽。之後,戈德溫赴德克薩斯大學法學院深造,於1990年獲法律博士學位。在法學院期間,戈德溫自1988年到1989年擔任學生報紙《每日德克薩斯人英語The Daily Texan》的編輯[9]

1990年初,法學院的最後一個學期,戈德溫通過奧斯汀分銷的BBS社群認識史蒂夫·傑克遜,幫助公開美國特勤局突襲史蒂夫·傑克遜遊戲公司事件英語Secret Service raid on Steve Jackson Games訊息。他的行動後來記載於布魯斯·斯特林1992年非小說類作品《鎮壓駭客英語The Hacker Crackdown:電子前沿的法律與混亂》[10]

生涯

戈德溫在史蒂夫·傑克遜遊戲公司事件初期的角色,使得他於1990年11月獲得剛成立的電子前哨基金會的賞識。不久後,作為基金會的首位內部律師,他負責監督組織對史蒂夫·傑克遜遊戲公司訴美國特勤局案的援助,幫助遊戲公司於1993年贏得官司[11]。1996年,他在挑戰通訊規範法案英語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的案件擔任原告的記錄律師。1997年,美國最高法院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為依據對里諾訴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案英語Reno v.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中的原告方進行裁決。戈德溫於1990年代在該案及其他第一修正案中的工作,記載於他的著作《網路權利:捍衛數字時代的言論自由英語Cyber Rights: Defending Free Speech in the Digital Age》(1998)。2003年,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再版發行了該書的增補版。

戈德溫還是民主技術中心英語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的雇員律師和政策研究員、美國律師傳媒英語American Lawyer Media《世界智慧財產權》(IP Worldwide)雜誌的首席記者[12]。他還是《理性》的特約編輯,在該刊發表了多篇科幻專家的專訪[13]

2003年到2005年,戈德溫擔任華盛頓智慧財產權法組織公共知識英語Public Knowledge的雇員律師,後來擔任法律主任。戈德溫致力於著作權和技術政策,包括數位版權管理與美國著作權法之間的關係。在公共知識期間,他監督了成功推翻聯邦通訊委員會對電視進行數位版權管理限制的廣播標誌英語Broadcast flag法規的案件。自2005年10月到2007年4月,戈德溫擔任耶魯大學研究員,持耶魯法學院資訊社會計劃英語Yale Information Society Project[14][15]及耶魯電腦科學系資訊評估技術的隱私、義務和權利( Obligations and Rights in Technologies of Information Assessment)計劃雙重職位[16]

2007年7月3日,戈德溫出任維基媒體基金會總法律顧問[17][18],2010年10月22日辭職[19][20]。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戈德溫提到了維基百科的自我糾正性質,表示曾改過自己的條目,認為對抗懷言論的最佳方法是用更多的言論[21]。2010年7月,聯邦調查局要求維基百科刪除該機構印章英語Seal of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的條目,戈德溫於是用一封「異想天開的書面信」拒絕對方要求[22],認為他們去解釋法律是個壞毛病,而且重要的是解釋得不正確[23][24]

自2006年起,戈德溫與文頓·瑟夫等人共同倡導網路中立性。維基媒體基金會與主要通訊服務供應商聯合推出違反網路中立性原則維基百科零計劃應用時,戈德溫認為該專案弊大於利。不過該專案最終在2018年停擺[25][26][27][28][29][30]

戈德溫於2009年1月入選學生出版法律中心英語Student Press Law Center董事會[31],2011年3月入選開放原始碼促進會董事會[32],2019年4月入選網際網路協會董事會[4]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差分機》角色

「邁克·戈德溫」一角出現在1990年布魯斯·斯特林威廉·吉布森小說《差分機》中。該角色是兩人感謝戈德溫連接他們的電腦,使得他們能夠在奧斯汀和溫哥華之間進行合作而創作的[10]

高德溫法則

高德溫法則於1990年起提出,內容為:「隨著網路討論變得越來越長,參與者把使用者或其言行與納粹主義或希特勒類比的概率會趨於一[1]。」

他認為這種比較無處不在,使得猶太人大屠殺也變得微不足道[33][34]。之後他明確表示,另類右派,特別是2017年夏洛蒂鎮團結右翼機會的參加者[35]和巴西極右翼總統雅伊爾·波索納洛[36]堪比納粹分子。

參考書目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