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遠去的牧歌

中国2019年上映的哈萨克族题材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远去的牧歌
Remove ads

遠去的牧歌》(哈薩克語ٶمىر اعىسىندا)是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天山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的紀實虛構片英語Docufiction,於2019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新疆本土首部中國巨幕電影英語China Film Giant Screen[網 1][刊 1][網 2]哈依夏·塔巴熱克、高黃剛、周軍編劇,阿迪夏·夏熱合曼、周軍執導,海拉提·哈木、馬爾江·巴依吐肯領銜主演。講述的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社會變化與中國哈薩克族牧民轉場傳統之間的故事。

快速預覽 遠去的牧歌, 基本資料 ...

《遠去的牧歌》是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影片,獲第1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農村題材影片、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攝影指導格日圖獲第1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電影攝影,提名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主演海拉提·哈木獲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男演員獎。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冬天,哈薩克族牧民胡馬爾(海拉提·哈木 飾)的兒媳臨產,作為老隊長的胡馬爾推遲了村子的冬季游牧轉場日期。然而突來的暴風雪不得不讓村民們立刻啟程。雖然村民都順利完成了轉場,但為通知牧駝人轉場的哈山卻犧牲。哈山的妻子哈迪夏(馬爾江·巴依吐肯 飾)因此對派哈山通知牧駝人的胡馬爾有了怨恨。在冬牧場,胡馬爾等人趕走了襲擾羊群的狼,雖然有獵槍,但胡馬爾終使用鞭子趕走餓狼。

20世紀90年代,春。過完諾魯孜節後,牧民們完成春季轉場。胡馬爾和牧民們經歷了羊癬病、上繳獵槍等「風波」後,因為草場羊多草少,決定再次向更遠的草場轉場。轉場途中,胡馬爾唯一的兒子阿扎提意外墜崖而亡。同樣經歷過親人意外死亡的哈迪夏表示自己的孩子就是胡馬爾的孩子。在新的草場,胡馬爾又面臨新的抉擇:隨著孫女博蘭古麗(加依娜·哈力 飾)步入學齡,是將她留在草原,還是讓她上學。

進入21世紀第一個10年後,完成夏季轉場的牧民們也開始了貿易活動,收羊毛、蟲草貝母等原料的羊皮別克(沙吾來提·艾肯別克 飾)賺得盆滿缽滿。但選擇為錢行商,放棄游牧傳統的行為被胡馬爾所不齒。胡馬爾得到孫女博蘭古麗考入中央民族大學的好消息。面對博蘭古麗和自己孫子的情愫,哈迪夏終選擇了放下怨恨。草場和商業矛盾愈加激烈,無數為了蟲草、貝母的人來到草場大肆破壞草場草皮;哈迪夏的小兒子一家也為了賺錢離開草原。在和羊皮別克對峙的過程中,胡馬爾陷入沉思。

到2010年代,旅遊、商貿在草原上已成常態,離開草原的哈迪夏的小兒子已經兩次離婚。老態龍鐘的胡馬爾和哈迪夏還在慢慢適應。為保護草場以及更好的照顧老人,已經是大學生村官的博蘭古麗和村幹部勸說胡馬爾搬入安居房。不過,胡馬爾並不想放棄哈薩克歷史悠久的轉場生活。然而,跟隨自己一輩子的馬兒離開了胡馬爾,胡馬爾意識到自己老了。在教會自己一直訓養的鷹尋找食物和生存後,胡馬爾強迫鷹離開,自己和哈迪夏選擇帶著眾人完成最後一次轉場——搬入安居房。

Remove ads

拍攝製作

導演阿迪夏·夏熱合曼在看到關於塔城地區塔城市額敏縣游牧民族四季轉場的新聞報道後,萌生了拍攝一部關於哈薩克族游牧生活的電影的想法。2016年的天山電影製片廠年度創作策劃會上,阿迪夏·夏熱合曼提出該想法,並得到天山電影製片廠廠長高黃剛等人支持。[刊 2][網 3]於是,在高黃剛的帶領下,主創團隊先後前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縣市)、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等地牧區採風,對熟悉哈薩克族歷史、文化的人以及了解當地畜牧業的人進行採訪。主創團隊同時閱讀大量相關內容書籍、資料,並結合自身的積累收集素材。後由哈薩克族作家哈依夏·塔巴熱克完成《遠去的牧歌》的文學劇本創作。在由編劇兼導演周軍將文學劇本電影化後,電影進入選角、拍攝階段。[刊 2][網 3]

為避免演員有過多的表演痕跡,且中國大陸從事演藝行業的哈薩克族演員較少,電影的演員是從200多名哈薩克族群眾演員中選出,所選演員大多為第一次拍電影。兩位主演有過演戲經歷,但均非專業表演演員出身,主演海拉提·哈木原是配音演員,主演馬爾江·巴依吐肯原是舞蹈演員。海拉提·哈木更是城市長大,並無牧區生活的經驗。因為演員經驗不足,有時為達到拍攝的要求,甚至需要拍十條才能通過。[網 3][刊 3][新 1]為拍攝夏牧場及轉場時出現的雪山、森林、草場,主創團隊數十次輾轉於新疆各地的大規模轉場。電影中冬牧場取景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的一處半平原半峽谷處,動用幾十家牧民超過30萬頭各類牲畜,利用6台攝影機、4台航拍器完成拍攝。拍攝過程中女主演馬爾江·巴依吐肯曾跌馬受傷,腰部骨折,為此休息數月。攝影師也曾被馬踢出數米遠,不過並未受傷。[網 3][網 4]電影拍攝共花費2年多的時間。電影後期花費8個月。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影局觀看、研判後,又花費不到半年的時間重新剪輯。[刊 4]

Remove ads

上映票房

2018年9月11日,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主辦,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天山電影製片廠承辦的《遠去的牧歌》首映式人民大會堂舉辦,該片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影片。[新 2]2018年9月30日,電影《遠去的牧歌》在新疆的首映式在烏魯木齊市美亞巨幕影城舉行,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田文出席了首映式。[新 3]11月28日,電影在新疆公映。[網 2]2019年4月12日,電影《遠去的牧歌》於中國大陸上映。[網 5]

電影《遠去的牧歌》累計票房超過1,009萬元人民幣,累計播放場次近1.8萬場,累計觀影人次近28.5萬。[網 6]

展演獲獎

《遠去的牧歌》在包括第2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網 7]、第9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網 8]、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網 9][網 10]、第22屆達卡國際電影節英語Dhak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網 11]、第2屆「生活的形式」國際電影節[網 12]等多個電影節展映、推介。並在德國柏林[網 13]法國坎城[網 14]俄羅斯莫斯科[網 15]香港[網 16]等地舉辦展演活動。

更多資訊 獎項, 類別 ...
Remove ads

風格特色

《遠去的牧歌》是一部紀實虛構片英語Docufiction,其敘事風格和視聽語言以用「散點式和詩化」為主,拍攝手法則和紀錄片類似,並未以主要矛盾為核心,而是將故事分為「冬」「春」「夏」「秋」四個章節,每個章節又以10年為節奏敘述。[刊 1][刊 5]《遠去的牧歌》對白較少,電影情節會通過運動鏡頭、微距鏡頭、航拍鏡頭等鏡頭語言;廣播、電視、流行歌曲等聲音符號;不同的哈薩克族音樂曲調;氈房、冬窩子、服裝、妝造等美術造型來推動和實現。[刊 5]

《遠去的牧歌》並未選取阿依特斯英語Aytysh姑娘追冬不拉等曾經在新疆本土電影中出現的哈薩克民俗和文化符號,而是選擇了慶典儀式、諾魯孜節、舞會、婚禮、孩子的學步禮、馴鷹、斯布孜額英語Sybyzgy等,以及烤饢、製作奶酪等哈薩克族的生活細節。除了民族傳統,電影也反映了牧區40年的社會變化,從哈薩克傳統服飾英語Kazakh clothing變為T恤、牛仔褲,從騎馬變為騎摩托車、開汽車,從廣播站變為手機;以及商業貿易對牧民的影響,牧民們對婚姻的態度變化等。[網 3][新 4]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