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逆進程
冷戰時期美國佔領日本政策的逆轉過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逆進程(英語:Reverse Course;日語:逆コース),又譯逆轉政策、逆轉路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日本盟軍佔領時期期間,美國及同盟國對日本國的一項政策調整。該進程約莫於1947年至1948年間開始實行,直至1952年佔領期結束為止。[1]美國軍官、外交官小威廉·亨利·德雷珀、喬治·凱南與所謂「日本遊說團(Japan Lobby)」等人是該進程的關鍵人物。[2][3]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1月30日) |
1947年9月,凱南指導下模畫出的進程行動綱領顯示,這項政策旨在將日本改造為一個「對美友好」國家;在外事上跟從美國的指導。當時,日本的共產主義運動形成了一定的勢力[2],為了防止美國國家利益的受損,凱南選擇了日本國內的保守勢力為統治日本的「最適者」、「最穩定因素」並給予了支持。一言以蔽之,有關美國官員將這樣的一種日美關係稱為「遙控」。凱南本人甚至認為,如果需要抗衡蘇聯,可以酌情恢復日本在朝鮮和滿洲的勢力。[3]
Remove ads
另見
- 再軍備
- 反動
參考來源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