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道南十二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道南十二館
Remove ads

道南十二館是日本列島蝦夷地渡島半島存在的大和人領主的館()的總稱,在記錄松前藩的歷史的《新羅之記錄日語新羅之記録》中記錄了十二個館,沿著渡島半島南部的海岸線分布。這些館是阿伊努人和大和人商人交易的重要據點。

Thumb
道南十二館

十二館一覽

更多資訊 館名稱, 胡奢麻尹之戰時的館主 ...

上表中,「史跡」指的是根據日本文化財保護法日語文化財保護法第109條指定的國家史跡。

Remove ads

歷史

前史

10世紀中葉,北海道渡島半島的日本海一側,在阿伊努文化出現之前,產生了擦文文化和日本土師器文化結合的青苗文化日語青苗文化。從鎌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中期,大和人不斷移居渡島半島。考古資料顯示,室町時代的14世紀後半,大和人才開始大規模進入北海道。[1]此外,在中世紀的道南則有被稱為渡黨日語渡党的集團居住於此。

館主割據與蠣崎氏崛起

在渡島半島居住的大和人處於津輕安東氏日語安東氏的支配之下。1454年安東政季日語安東政季把屬下的武將分配到12個館。1456年任命茂別館館主安東家政日語安東家政為下國守護,大館館主下國定季日語安東定季為松前守護,花澤館館主蠣崎季繁日語蠣崎季繁為上國守護,統帥其他館主。[2]

1457年(長祿元年)阿伊努人領袖胡奢麻尹日語コシャマイン團結了阿伊努人,向大和人發起了進攻,是為胡奢麻尹之戰,十二館有十個被攻占。次年,武田信廣日語武田信広率領的軍隊戰勝阿伊努軍,十二館成為交戰時的據點。

1496年(明應5年),松前守護下國恆季日語安東恒季被手下的蝦夷館館主們與武田信廣日語武田信広的嫡男蠣崎光廣日語蠣崎光広以粗暴行為等罪名向安東氏控訴,並在同年11月被安東氏派兵所逼自盡,松前守護一職由輔佐恆季的相原季胤繼承。

1512年(永正9年),蝦夷地東部的村長庶野訇時兄弟日語ショヤコウジ兄弟の戦い率領阿伊努人起兵,襲擊了數個館,但被上國守護蠣崎光廣日語蠣崎光広和其子蠣崎義廣日語蠣崎義広的軍隊逼退。隔年(1513年,永正10年)兄弟二人再度起兵並攻陷松前大館,相原季胤與其副將村上政義自盡,大館陷入空城狀態至1514年(永正11年)蠣崎光廣父子移居此地,經過幾番要請獲安東氏追認松前守護,認同蠣崎氏對來訪蝦夷地的大和人商船徵收運上日語運上租稅,並將其一半送往安東氏居城檜山。有學說認為下國恆季的誅殺與阿伊努人起兵皆為光廣為篡奪松前守護的計謀。[3][4]

Remove ads

松前藩成立

1593年蠣崎氏第6任當主蠣崎慶廣豐臣秀吉任命為蝦夷島主,從安東氏獨立,並冠姓松前氏。之後,北海道和人地在幕藩體制下成立了松前藩,館主和家臣們移居松前城,此後十二館漸漸荒廢。

相關

參考書目

  • 入間田宣夫 「中世北方史―『新羅之記録』を脫構築する―」『平成14年度普及啓発セミナー報告』PP.21-28(アイヌ文化振興・研究推進機構 2002年
  • 田端宏・桑原真人・船津功・関口明 『北海道の歴史』(山川出版社 2000年ISBN 463432010X
  • 平井聖 『日本城郭大系1 北海道・沖縄』(新人物往來社 1980年ISBN 440401015X
  • 福島町教委福島町史編集室編 『福島町史 第二巻通説編(上)』(福島町 1995年
  • 室野秀文 「中世道南の領主と城館-城館から見た蠣崎氏の松前進出-」 長谷川成一他編 『北方社會史の視座 歴史・文化・生活』(清文堂)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