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
民用机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英語:Dallas/Fort Worth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DFW;ICAO代碼:KDFW;FAA代碼:DFW),是一座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沃斯堡的民用機場,是德克薩斯州最大、最繁忙的機場。本機場是美國最大的航空,美國航空的基地和樞紐機場,其總部位於一個靠近機場的位置。2016年,達拉斯-沃斯堡機場的飛機起降達到了684,779架次,在全世界排名第四。DFW機場2017年的客運量達到了67,092,224人次,在世界上20大最繁忙的機場中排名第11。就占地面積而言,達拉斯-沃斯堡機場是全美第2大(僅次於丹佛國際機場)及世界第4大機場,面積達到18,076英畝(7,315公頃),比整個曼哈頓島還要大。本機場也是德州第一繁忙的國際樞紐,每天運送數萬名旅客前往國際57個目的地(第二為休士頓喬治布什洲際機場)。2006年,根據一項調查結果,機場被授予「最佳貨運機場」稱號。
![]() |
Remove ads
歷史
早在1927年,達拉斯就和沃斯堡提議共同建造一座機場,但是被沃斯堡拒絕了。於是,達拉斯和沃斯堡二市就各自建造了達拉斯愛田機場和沃斯堡Meacham機場,並開通了往返於各自機場的獨立航線。
在1940年,美國民用航空管理局準備撥款190萬美元來新建一座在達拉斯/沃斯堡的區域性機場。當時的航空巨頭美國航空和布蘭尼夫國際航空私下與阿靈頓市悄悄達成了協議,想要在阿靈頓修建這個機場。但由於當時達拉斯和沃斯堡市的政府一致反對再修建一個新機場,這個計劃在1942年打了水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沃斯堡逐漸發展並不斷擴大自己的面積,於是在美航的幫助下,沃斯堡把之前在阿靈頓北部準備建地區性機場的土地給吞併了,並且又修建了阿蒙·卡特機場(這個機場在DFW啟用後便停用拆除,後改為美航總部和一個小型商業中心)。在1953年,沃斯堡把所有Meacham機場的客運航線都轉移到了這個離愛田機場只有19公里的機場並且於1960年買下了阿蒙·卡特機場的所有權。機場被買下後改名為大西南國際機場,想要與達拉斯愛田機場競爭。然而達拉斯愛田機場經過了這麼多年早已經站穩腳跟,客流十分穩定並在逐漸增加,完全不受大西南國際機場的影響。所以大西南機場的客運量持續下滑。到了1960年代中期,大西南國際機場的航線只占了整個德克薩斯州空中交通量的1%,而愛田機場卻占了49%。
由於航空業在1960年高速發展,愛田機場的航線不斷地增加,以至於到後期基本飽和。而大西南機場由於沒有客流,近乎處於倒閉的狀態。在FAA拒絕為任何一個機場單獨投資並且愛田機場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擴張的壓力下,達拉斯和沃斯堡兩市終於決定合建一個國際機場。新機場選址於處在倒閉邊緣大西南國際機場北邊,恰好位於達拉斯與沃斯堡兩市交接的位置。
在1967年機場的最初設計中,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的航站樓成碼頭形狀分布於兩側,中間由一條高速公路貫穿。1968年,設計又被改為了半圓形,並增加了與航站樓配套的停車樓。最初規劃的航站樓數量有13個,但是由於一系列原因只修建了4個。
Remove ads
機場於1973年20至23日舉行了開業儀式,其中還包括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在美國的第一次降落。這架隸屬法航的協和執行從卡拉卡斯到巴黎的航線。參加這次儀式的嘉賓包含了前德克薩斯州州長John Connally、交通運輸司司長Claude Brinegar、美國參議員Lloyd Bentsen以及當時的德克薩斯州州長Dolph Briscoe。機場在1974年以達拉斯-沃斯堡區域機場的名字開始了它的商業服務,總建設耗資7億美元。到了1985年,機場最終更名為其現名——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 一開始,機場只有四個航站樓,分別是2W、2E、3E和4E。在其運營的第一年裡,有美國航空、布蘭尼夫國際航空、美國大陸航空、達美航空、東部航空、邊疆航空、Ozark航空、Rio航空和德克薩斯國際航空向機場提供服務。 布蘭尼夫國際航空在機場建立的早期是其主要的經營者。從1974年起,它將2W航站樓作為其飛往南美洲和墨西哥的航線的樞紐,1978年又開啟了飛往倫敦的航線,1979年則開設了飛往歐洲和亞洲的航線,直到1982年停止運營。在布蘭尼夫時代,此機場是全美僅有的四個擁有固定由協和執行的航線的機場:1979至1980年間布蘭尼航空夫開始了從達拉斯至華盛頓的航線,由協和執行,這些協和是英國航空和法國航空暫時重新註冊至布蘭尼夫航空名下的。這之後英國航空於1988年曾短暫地使用協和飛往達拉斯,作為原先執行這條航線的DC-10的替代品。
由於航空公司撤銷管制規定的緣故,作為達拉斯-沃斯堡地區多年的經營霸主,美國航空於1981年6月11日在這裡建立了其第一個樞紐。1983年1月17日美國航空正式將其總部由德克薩斯州的大草原城移到了一處在沃斯堡市並靠近DFW的地方。同時,美國航空也開始租賃原屬於機場的設施。到了1984年,美國航空已占據了絕大多數3E航站樓和部分2E航站樓的設施。1991年2E航站樓的大多數機位也歸屬於美國航空。美國航空亦經營從達拉斯-沃斯堡啟程的長距離國際航班,在1982年增加了去倫敦的航班,1987年去東京的航班也被排定。
1990年代,達美航空也在這裡建立了樞紐,占據了4E航站樓的絕大部分。1991年達美樞紐達到頂峰,擁有機場中35%的市場份額,但2004年這一數字減半,這是由於2003年達美的很多主要航線被降級為更頻繁的區域性航線。達美最終於2004年關閉了此樞紐,為避免破產而進行重組,將其在DFW的航班數由每日250架次降到只有21架次,還重新部署了其在辛辛那提、亞特蘭大和鹽湖城的樞紐。在關閉DFW樞紐前,達美在DFW的市場份額為17.3%。在這之後,DFW鼓動西南航空將其服務由愛田機場轉移至自己處,但西南航空一如既往地選擇留在愛田機場。 在1989年機場授權宣布了一個建設計劃:重建現有的航站樓和增加額外兩條跑道。不過在第二年環境影響報告發布後,Irving、Euless和Grapevine三市聯合將機場的擴建計劃告上法庭。1994年美國最高法院最終裁決此案(結果有利於機場)。1996年第七條跑道開放。4條南北方向的主要跑道(最靠近航站樓的)都被加長,從原先的11,388英尺(3471米)增加到13,400英尺(4084米)。其中的第一條,即17R/35L跑道,於1996年被加長(與新跑道同時),另三條(17C/35C、18L/36R和18R/36L)在2005年擴建。DFW現在是全世界唯一有四條長度超過4000米(13,123英尺)且可用的跑道的機場。 為了疏導國際航班,一個有著先進的雙向乘客疏導系統(捷運系統,即Skylink)的航站樓——航站樓D,於2005年開始運營。 從2004年到2012年間,DFW曾是兩個美國軍隊「人力輔助點」之一,給從伊拉克和阿富汗返回的美軍提供休息和恢復。這項任務終止於2012年4月3日,哈茨菲爾德-傑克森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則成為美軍唯一的人力輔助點。
航站樓/航點


目前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共有5座航站樓。

達拉斯-沃斯堡機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的最大基地。美國航空和其下屬公司美國老鷹航空在本機場開設了大量航班,並占用了五個航站樓中的四個。A航站樓在開始運營時原稱「2E航站樓」,是美國航空專用的國內航站樓。在D航站樓啟用前,大部份美國航空的國際航班也在A航站樓起降。
90年代後期,美鷹航空已將大部分航班移往B航站樓,不再使用A航站樓。同時,由於缺乏登機門,美鷹航空曾修建A2衛星航站樓,位於A航站樓附近,但只能以接駁巴士往返於其他航站樓。2005年,當美鷹航空把所有航班移至B和D航站樓時,A2航站樓被廢棄,不再使用。但2013年美國航空將A航站樓經過翻新以後,重新啟用。
A航站樓擁有35個登機門。
機場開始使用時,B航站樓被稱為「2W航站樓」。美國老鷹航空在B航站樓擁有16個登機門。除聯合航空外,原來使用B航站樓的美西航空、梅薩航空、中西航空和全美航空在2006年7月均移至E航站樓。在D航站樓啟用之前,所有非美國航空的國際航班均由此航站樓離境。
美國航空使用此航站樓,原稱「3E航站樓」

DFW機場的國際航站樓,由HKS,HNTB及Corgan Associates設計,於2005年7月開始使用。所有沒有經過美國境外入境審查的航班都會停靠D航站樓。航站樓占地2,000,000平方英尺(186,000平方米),擁有40個登機門,每年可處理1170萬名旅客。樓內擁有一共200個值機櫃檯,和一個每小時能處理2,800名旅客的聯邦安全檢查系統。
配套的8層高的停車樓共有8,100個停車位,並且在每一層的入口處設有電子顯示牌顯示此樓層的剩餘車位。DFW君悅酒店位於D航站樓的正上方, 擁有298個房間。旅客可以從D航站樓內部的電梯和扶梯直達酒店大堂。樓內同時擁有美航Admirals Club,英國航空(BA)休息室,漢莎(LH)休息室,卡達航空(QR)休息室,大韓航空(KE)休息室以及美國運通百夫長休息室。
-
D大堂內部
-
D大堂候機區
-
D大堂候機區
-
遠眺D航站樓南側停機坪
-
D航站樓北側停機坪
Remove ads

E航站樓,原稱4E航站樓,在達美航空在2005年撤銷了其絕大多數來往於達拉斯-沃斯堡的航班前,E航站樓一直都作為達美航空的主要航站樓。E航站樓在其附近擁有一個衛星航站,乘客可以通過地下通道往來於該衛星航站樓。乘客可以搭乘Skylink列車往來於E航站和其他航站之間。就在最近,DFW完成了對E航站樓的翻新和擴建。
E航站樓擁有36個登機門。
航空公司/航點
Remove ads
貨運
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處理德克薩斯州60%的空中貨運,有75%的貨運送往亞洲和歐洲,是全球第25大貨運機場。
Air Cargo World將達拉斯—沃斯堡機場評為「世界最佳貨運機場」。
以下資料並不完全準碓
- 中國國際貨運航空(
安克拉治,
北京)
- 空橋貨運航空 (Air Bridge Cargo)
- Airborne Express
- Alpine Air Express
- Ameriflight
- 韓亞貨運航空(
安克拉治,
首爾-仁川)
- Caribbean Transport Services
- 國泰航空貨運(
安克拉治,
香港)
- 中華航空貨運(
安克拉治,
臺北-桃園)
- 長榮航空貨運(
安克拉治,
臺北-桃園)
- 聯邦快遞航空
- 大韓航空(
安克拉治,
邁阿密,
首爾-仁川)
- 漢莎貨運航空(
法蘭克福)
- 日本貨物航空(
安克拉治,
東京-成田)
- 新加坡航空貨貨運(
安克拉治,
新加坡)
- UPS航空
- DHL航空
- 盧森堡貨運航空
- Amazon Prime Air
趣事
事故
- 1985年8月2日,達美航空191號班機(一架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機)從羅德岱堡飛往洛杉磯,中途經停達拉斯。飛機在降落達拉斯-沃斯堡機場時遭遇由風暴所產生的微暴流,撞上機場的2座水槽,造成136人死亡(包括1名地面人員),29名乘客生還。
- 1988年8月31日,達美航空1141號班機(一架波音727)從達拉斯-沃斯堡飛往鹽湖城。飛機在起飛後撞上跑道末尾的輔助著陸儀,隨後失速墜毀,造成14名乘客及機組人員死亡,機上94人生還。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