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遠征移動基地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易斯普勒級基地平台船(英語:Expeditionary Sea Base;ESB)[4],又譯機動登陸,為美國海軍的一級軍艦,以支持空中掃雷和特種作戰部隊的任務,預計建造六艘。[5]本級艦在沒有港口可用的情況下提供支援,可用作直升機起降基地,還可以為軍事行動提供後勤支援,大大減少了對外國港口的依賴。[6]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1年5月8日) |
Remove ads
發展與設計
美國海軍根據《2011財年造艦長期計劃》將發展3支海上預置中隊,進一步發揮海上基地的功能,保障高強度強制進入作戰,每個預置中隊將編制一艘從陸軍接收的大型中速滾裝船(LMSR)、一艘乾貨彈藥船和一艘新式的「機動登陸平台」。2011年1月,時任美國海軍部長雷·馬伯斯(Raymond Edwin Mabus Jr.)宣布,此級首艦命名為「劉易斯·B·普勒」號(USNS Lewis B. Puller)。
此級圍繞四項核心能力而設計:航空設施、客艙、支援設備中轉以及指揮與管制。4800平方公尺的飛行甲板可同時起降兩架MH-53E海龍直升機,以及停放另外兩架MH-53,機庫可停放兩架直升機,還有武器彈藥儲存艙。任務相關設備甲板可載掃雷系統、剛性充氣艇、特戰攻擊快艇等。由於加裝飛行甲板使艦體重心升高,穩定性下降,此級與前級的遠征轉運船塢艦能半潛不同,此級任務甲板不再用於登陸艇泛水,而加裝1具載重能力為11公噸的起重機,可在3級海象下將水面載具放到海上。[2][7][8]截至2021年年底,本級已驗證可搭載4艘Mark-105掃雷系統,加上4艘7公尺剛性充氣艇和12個20英尺標準貨櫃,或是4艘41英尺剛性充氣艇和12個20英尺標準貨櫃。目標是可搭載6艘Mark-105掃雷系統,加上4艘7公尺剛性充氣艇、4艘9公尺剛性充氣艇和20個20英尺標準貨櫃,或是4艘12公尺剛性充氣艇、16個20英尺標準貨櫃和10個ISU90 9x7英尺區間吊運式貨櫃。[3]
為了支持無人機起降,赫謝爾·「伍迪」·威廉斯號(ESB-4)整合了長頸鹿雷達。[9][10]2023年2月,無人機探空在米格爾·基思號(ESB-5)上首度執行任務。[11]
2022年年中,海軍陸戰隊宣布打算讓兩艘遠征轉運船塢艦退役。儘管與兩棲攻擊艦相比,它們的購買成本低廉,並且展示了海基概念,但它們只能在浪高低於3英尺的海象下與海運船接駁,並且減少了有效載荷、燃料容量和住宿空間以降低成本。因此陸戰隊決定以更成功的遠征移動基地艦來取代。[12]
有分析指出此艦可搭載F-35戰機作為艦載機使用,但由於該艦甲板未經過抗高溫處理,難以經受住F-35尾焰的高溫燒蝕,也無法支持垂直起降,美國設計本級時,並未考慮搭載 F-35B,所以並未裝引導通信系統、助降系統等,目前無法起降F35。[13]國家鋼鐵造船公司2023年展示了對此級的升級以滿足海軍與陸戰隊未來的需要,包括作為殺人鯨無人潛艦等自主水下載具以及無人機的母艦。[14]
Remove ads
同級艦列表
舷號 | 中文艦名 | 英文艦名 | 動工時間 | 下水日期 | 服役日期 | 現況 | 備註 |
ESB-3 | 劉易斯·B·普勒號 | Lewis B. Puller | 2013/11/5 | 2014/11/6 | 2015/6/12 | 服役中 | |
ESB-4 | 赫謝爾·「伍迪」·威廉斯號 | Hershel "Woody" Williams | 2016/8/2 | 2017/8/19 | 2018/2/22 | 服役中 | |
ESB-5 | 米格爾·基思號 | Miguel Keith | 2018/1/30 | 2019/10/19 | 2021/5/8 | 服役中 | |
ESB-6 | 約翰·坎利號 | John L. Canley | 2020/11/16 | 2022/06/25 | 2024/02/17 | 服役中 | |
ESB-7 | 羅伯特·西曼尼克號 | Robert E. Simanek | 2022/05/27 | 2024/05/04 | 試航中 | ||
ESB-8 | 小赫克托·A·卡費拉塔號 | Hector A. Cafferata Jr. | 2024/04/25 | 建造中 |
Remove ads
照片集錦
-
劉易斯·B·普勒號在演習中收回Mark-105掃雷系統
-
無人機探空將從赫謝爾·「伍迪」·威廉斯號上起飛
-
無人飛機探空降落在赫謝爾·「伍迪」·威廉斯號上
參考來源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