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鄧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鄧城,中國古地名,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西北團山鋪一帶,為著名的關羽水淹曹操七軍之戰場。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2月13日) |
沿革
始建於殷商時期,為鄧國之首都。秦朝時設鄧城縣,唐朝時改鄧城縣為安養縣。古城遺址至今保存完善,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留古蹟豐富,出土文物達3000多件,其中又以上府簠、鄧公乘鼎和吳王夫差劍最為珍貴。
規劃
為保留此地重要之文化資產,這裡規劃建設鄧城文物公園、關羽水淹七軍古戰場博物館,以重現當年之雄風。其中,當年關羽水淹曹操七軍的「五堰二池」(黃龍堰、白龍堰、黑龍堰、青龍堰、普陀堰、金牛池和蓮花池)水源建築工程至今被完善的保留下來。
文物保護情況
1981年12月30日,以「鄧城」的名義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2006年5月25日,以「鄧國故址」的名義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其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為:鄧國故址及周圍一定範圍。四至:以護城河外邊緣為基線,向外延伸50米[3]。
其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為:以保護範圍四至為界向外延伸,東至臥龍大道,西至廖家莊路,南至追日路,北至鄧城大道[3]。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