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鄧公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鄧公玄(1901年—1977年2月17日),字太初,湖南省酃縣(今湖南省炎陵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1922年,鄧公玄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1926年,赴美國留學,兼任中國國民黨美國總支部《少年報》總編。在美國,鄧公玄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歸國後,1929年以後曾任上海國立交通大學訓育主任。1929年7月,被孫科任命為國民政府鐵道部秘書兼編譯科科長。1931年赴廣州任政務委員會專門委員,並為孫科辦理秘書等工作。他還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2][1]1933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員。[3][2]後來,他歷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桂林行營秘書長、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訓部辦公室主任、海外部主任秘書。[1]1946年,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員。[3]
1949年,鄧公玄赴台灣,執業律師,兼任東吳大學教授,國防研究外交組副組長,《問題與研究》主編,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經理事長。[1]
1977年2月17日,鄧公玄病逝。[4]
著作
- 《國際公法與國際關係》
- 《今日之歐洲》
- 《人生價值論》
- 《政治藝術論》[1]
- 《浮漚掠影》
榮譽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