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中華民國制憲會議代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召開制憲國民大會,於全國各地選舉出來之代表,代表中國五億多人民完成《中華民國憲法》之制定,以期國家邁入憲政時期。代表們在制憲國民大會召開完成後任務即結束。

概要

1928年北伐統一之後,中華民國進入訓政時期,南京國民政府一方面實行訓政一方面為憲政實行做準備。1936年五五憲草通過,國民政府預定於1937年舉行制憲國民大會,於是在1936年同年,於全國舉行制憲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大部分地區的制憲代表由民眾選舉產生,但由於當時東北業已淪陷,國民政府在淪陷區採取特種選舉。除了民眾選舉外,政府也主動聘請了若干不願參加競選的社會名流,並定正在訓政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為制憲國大當然代表不必參加民眾選舉。

隨後抗日戰爭爆發,制憲工作暫停,選出之代表並沒有實際進行任務。制憲國民大會的召開延後至1946年方召開,不過十年前選舉出來的代表資格仍舊有效。由於1936年中國共產黨尚在第一次國共內戰狀態,故中國共產黨占領的地區未能進行地區代表選舉,中國共產黨也沒有地區代表,1946年只擁有政黨代表名額。所以1945年至1946年國共談判時,中國共產黨為增加自己的名額,要求廢除舊代表資格重新舉行選舉,但未能如願。另抗戰勝利後東北省份調整,代表名額亦有所變動,而台灣省則是增選代表以參與制憲國民大會。

其中同名有李天民,四川及青海各有一名代表。

Remove ads

區域代表名單

包括直接選舉當選名單及遞補、遴選

更多資訊 省市名, 公布時間 ...
Remove ads

職業團體代表

各省市職業團體代表(355人)

更多資訊 省市名, 人數 ...
Remove ads

自由職業團體(58人)

更多資訊 類別, 人數 ...
Remove ads

特種選舉代表

在外僑民

沈靈修孫海籌李介平張培梓陳新龍鄭華秋林伯雅黃芸蘇黃伯耀呂渭生施逸生黃寄生黃淵偉(未報到)、郭新何如羣林慶年王謨仁秦嗚芳曹汝匡黃志大林澤臣香玉堂劉侯武周日東陳景川馮爾和廖公圃陳介生張國棟周慎九黃襄望王健海何金泉溫菊朋吳慎機王尚志李南生郭泉屈仁則梁金山劉如心鄧鑑堂

蒙藏

民國35年10月25日公布(中國蒙古族代表)[2]

吳雲鵬雄諾奇全禧索南扎希蘇呼得力杭嘉驤陳愛爾德呢巴圖賈鴻珠經天祿拉德那伯德喬嘉甫(民國35年11月16日遴選補充因病辭職的呂樂甫)、烏靜彬李永新白瑞劉蹤萍巴文峻白雲梯卜文林榮照白鳳兆陳效藩李春霖多爾吉金志超達瓦[3]

西藏

民國35年10月25日公布

圖丹桑批索朗汪堆土丹桑布策汪頓珠土丹參烈土丹策丹圖登生格絳巴阿汪益喜達結多古歐珠計晉美拉敏益西楚臣蔡仁團柱宋之樞何巴敦滇增堅贊黃正清羅友仁

婦女

民國35年10月8日公布,20名 陶寄天錢劍秋蔡金瑛費俠王立文傅伯羣胡蘭包德明任培道張岫嵐皮以書沈滋蘭李志清趙淑嘉王孝英張邦珍陽永芳莊靜郭昌鶴江學珠

軍隊

原當選三十名:毛秉文阮肇昌周至柔陳季良黃光銳萬耀煌曹浩森熊斌萬福麟王纘緒馮欽哉馬鴻賓鄧錫侯潘文華湯恩伯張自忠(陣亡)、羅卓英上官雲相吳奇偉楊森賀國光吳思豫劉詠堯霍揆彰李默庵袁守謙宋希濂劉文輝徐庭瑤關麟徵何競武(補張自忠)

民國29年6月鈞座指定之代表十名:孫震夏威孫桐萱馮治安劉和鼎馬步芳楊愛源鄧寶珊高雙成

唐式遵(補高雙成)

遞補:陳良(補)、俞濟時(補)、林柏森(補)、周兆棠(補)、蕭之楚(補)、鄧龍光(補)、韓漢英(補)、冷欣(補)、黃杰(補)

馮治安余漢謀薛岳夏威孫蔚如胡宗南蕭毅肅鄧寶珊俞濟時劉和鼎彭位仁顧祝同

蕭毅肅余漢謀孫蔚如劉和鼎彭位仁林蔚郭懺葛敬恩楊愛源朱綬光(補楊愛源)、王叔銘(補潘文華)

王叔銘(遴選補充潘文華,民國35年11月14日)、朱綬光(遴選補充楊愛源,民國35年12月7日)

直接遴選代表

中國國民黨(民國35年11月2日公布)

蔣中正梁寒操陳誠孫科張道藩陳立夫白崇禧蔣宋美齡于右任何應欽(未及返國出席)、谷正綱吳敬恆陳逸雲張繼吳鐵城劉健群鄒魯麥斯武德張治中(未報到)、伍智梅(遞補為廣東區域代表)、戴傳賢陳果夫宋慶齡(未報到)、居正賀衷寒王寵惠王雋英潘公展朱家驊劉文島張厲生賴璉黃宇人蕭同茲余井塘劉蘅靜甘乃光方治邵力子程天放(未及返國出席)、李宗黃呂雲章段錫朋王正廷陳布雷傅作義洪蘭友張強傅巖方覺慧任卓宣蕭錚谷正鼎沈慧蓮黃季陸范予遂苗培成鄧飛黃鄧文儀李敬齋田崑山宋子文林翼中彭昭賢柳克述鄒志奮黃少谷蕭吉珊孔祥熙鹿鍾麟張九如王啓江李惟果魯蕩平張維楨鍾天心呂曉道胡秋原周伯敏邵華堯樂博士張知本葉秀峯薛篤弼朱霽青李宗仁鄭彥棻程潛馬超俊張羣王秉鈞姚大海劉瑤章洪陸東傅汝霖錢用和白海風張發奎趙棣華陳泮嶺李文範何成濬余俊賢鄧家彥丁惟汾劉斐劉維熾程中行唐縱龐鏡塘馬星野狄膺崔震華張默君李濟深(未報到)、陳慶雲程思遠羅家倫曾擴情陳劍如羅翼群李嗣璁倪文亞王世傑張鎮趙允義許紹棣陳策羅貢華蔣鼎文(因公不能出席)、宋宜山賀耀組王泉笙張清源馮玉祥(未及返國出席)、吳國楨(辭職)、朱紹良王星舟李揚敬雷震吳開先傅啓學薛岳吳尚鷹齊世英秦德純林彬袁雍彭學沛陳雪屏(未報到)、葉實之何兆麟張維翰黃琪翔高一涵端木愷陳克文謝澄宇胡一貫劉積學田炯錦白瑜莫萱元李雄袁世斌史尚寬蔣公亮汪觀之賀揚靈段焯冷黃穉荃唐國楨馮雲仙羅 衡蔣經國李蒸凃公遂李曼瑰上官業佑王文俊李俊龍湯如炎黃佩蘭張藹真余拯林一民賀麟徐君佩李天民 (四川)季天行黃珍吾錢清廉宋恪劉公武張宗良何義均余紀忠臧元駿劉盥訓何遂陳顧遠王崑崙(因病不能出席)、樓桐孫劉克儁趙廼傳鄧公玄陳茹玄羅鼎王毓祥胡宣明盧仲琳衛挺生戴修駿李仲公彭養光(病故)、陳長蘅(遞補彭養光)、劉子清趙可夫艾時樓兆元倪炯聲
依次遞補人:
于望德(遞補伍智梅,民國35年11月15日)、陳樹人(遞補吳國楨,民國35年11月15日)、胡文燦(遞補朱紹良,民國35年12月15日)、于學忠(遞補何應欽,民國35年11月19日)、陳方(遞補程天放,民國35年11月19日)、高宗禹(遞補馮玉祥,民國35年11月19日)、宋述樵(遞補蔣鼎文,民國35年11月25日)、吳經熊(遞補王崑崙,民國35年11月14日)

空缺

空缺

民國35年11月23日公布

李大明李聖策陳義生(未報到)、洪少植黃伯英(因病不能出席)、陳袞(遴選補充黃伯英,民國35年12月20日)、譚沃初盧毅安楊浚明黃伯誠(因事不能出席)、張遠清(遴選補充黃伯誠,民國35年12月19日)、鍾介民伍藻池張映南(因事不能出席)、楊永乾(遴選補充張映南,民國35年12月19日)、石志泉羅靜軒王稚陔毛立羽宋孔徵張君鼎張烈邦羅師佛廖競存岑有常楊毓滋蒯超楊光揚孫亞夫朱鴻儒金侯城朱嵩壽向構父戴子良(因事不能出席)、周兆文(遴選補充戴子良,民國35年12月10日)、鄭天栻李俊夫程文熙周樹聲蔣勻田譚家驊劉中一汪世銘(因事不能出席)、王西清(遴選補充汪世銘,民國35年12月9日)、張仲友

民國35年11月15日公布

曾琦左舜生李璜(未報到)、陳啓天余家菊何魯之常乃悳楊永浚劉泗英鄭振文周謙沖林可璣劉東巖張子柱謝澄平張伯倫林立劉鵬九夏爾康喻孝權王師曾丁廷標費明揚陳一清李不韙劉天樞吳天墀程光復胡阜賢魏嗣鑾(因事不能出席)、楊伯安(遴選補充魏嗣鑾,35年11月20日)、宋益清張希為何仲愚胡國偉唐筱蓂龔從民閔達姜蘊剛丁俊生鄒桂芳劉永濟陳翰珍周蜀雲楊怡士潘再中張懋霖侯俊朱瑞熙、廖海濤、謝秉鈞李滿康李暄榮張化初夏奠言戴慶雲顧葆常范英莪夏濤聲施德全譚護曾曉峯鄧凱南高伯繩馬懷沖鄧佑權蘇汝洤趙青譽宋樹人熊恢辛植柏李毓華劉雅聲胡自翔左幹臣周寶三段慎修李實平陳則遒王韶生劉尚一朱任庵劉子鵬陳荇蓀王嵐僧蔣志靖杜崇發徐漢豪馬聯芳祝雨亭黃石子易維精陳善新陶元珍文任武俞康廖性成趙瑞麟黃欣周徐天從鄭西屏

社會賢達

民國35年11月9日公布(七十名)

但懋辛邵從恩(未報到)、胡霖章士釗仇鰲周覽成舍我褚輔成周炳琳(未報到)、張其昀光昇傅斯年張難先黃建中許德珩(未報到)、程希孟顧頡剛陳博生鄺炳舜(未報到)、陶玄譚平山(因病不能出席)、司徒美堂(遴選補充譚平山,民國35年12月16日,未報到)、溫源寧張肇元趙巨旭郭沫若(未報到)、繆嘉銘李燭塵吳貽芳陳紀彝蔣碧薇岳寶琪王世靜(在美不克趕回出席)、高君珊(遴選補充王世靜,民國35年11月25日)、劉純一(死亡)、江庸(遴選補充劉純一,民國35年12月8日)、蔡葵熊芷鄧珠娜姆沈百先盧毓駿張含英過祖源錢昌祚胡子昂康心如鄒樹文陳孝威陶桂林劉霨凌陳文淵潘朝英孔德成茹欲立(因事不能出席)、陶希聖(遴選補充茹欲立,民國35年11月25日)、王世穎鄭曼青喜饒嘉錯晏陽初冷遹達浦生李薦廷劉真如李洽彭革陳馬乘風鄭揆一伍純武尹述賢王雲五溥儒羅家衡蘇珽胡庶華

相關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