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鄧稼先

中國核物理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邓稼先
Remove ads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懷寧人,中國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第12屆中共中央委員九三學社委員。鄧稼先本科畢業於中華民國國立西南聯大,後赴美國求學、1950年獲得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鄧稼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子彈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並於1999年被評為「兩彈一星元勛」。[1][2][3]

快速預覽 鄧稼先, 個人資料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中華民國安徽懷寧,六世祖鄧石如是清代有名的書法家,祖父鄧藝蓀曾於民國元年任安徽省教育司長,父親鄧以蟄是著名美學家和藝術理論家,先後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出生八個月後,鄧稼先隨母親北上北平,在北平長大。[4]

鄧稼先1945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時年26歲。他的博士導師為弗雷德里克·貝林凡特英語Frederik Belinfante,博士論文題目為《氘核光致蛻變》(英語:The Photo-disintegration of the Deuteron[5]。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數天就搭乘威爾遜總統號客輪去中國大陸發展科學事業。[6]

科研生涯

歷任職位

鄧稼先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秋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1972年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任第九研究院院長,1982年4月9日國務院任命鄧稼先為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為姜聖階,另一副主任為王淦昌),1986年6月中央軍委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12屆中共中央委員。

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核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式、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他生前共參與了中國進行的32次核試驗,其中親自去羅布泊指揮試驗隊的就達到15次。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事業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1][2]

文革

文化大革命時,有留學美國背景的鄧稼先處境曾十分危險。1969年中兩國處於核戰爭邊緣,作為「兩彈一星」核心基地的青海「221」核武器研究基地於1969年11月經周恩來批准實行軍管,後來黃永勝指派海軍副司令、國防科委副主任趙啟民以及公安部領導成員、原空軍副軍長趙登程任軍管組正、副組長[7][8]。眾多核武科學家遭軍管組的「二趙」批鬥,炸藥專家錢晉被批鬥拷打至死[9][8]。1971年中美關係解凍(參考乒乓外交),該年7月楊振寧首度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探親並欲與鄧稼先聚舊[10]周恩來把鄧稼先召回北京,鄧稼先因此脫離在青海的文革迫害,于敏陳能寬胡思得也連帶得救,自那以後沒人再敢危害該核試驗基地科學家性命[9]

獲獎及榮譽

  •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1985年,即研究原子彈和氫彈成功二十多年後,獲獎金人民幣10元(當時鄧稼先所在單位該項獎金分10元、5元、3元三個等級)。[11]
  • 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同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1986年鄧稼先去世後國防科技成果辦公室追授其生前兩篇論著《原子彈的突破及武器化》、《氫彈的突破及武器化》為特等獎,獎金人民幣1000元;另外,突破中子彈等兩項研究成果,獎金人民幣2000元;其家人將這些獎金全部捐給了鄧稼先所在單位的「科技獎勵基金會」。[11]

個人生活

家庭

Thumb
鄧稼先全家福 攝於1958年
  • 妻子:許鹿希(1928年8月11日-)[12]許德珩之女。
  • 女兒:鄧志典(1954年10月-)[13]
  • 兒子:鄧志平(1956年11月-)

與楊振寧的私交

鄧稼先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自幼私交甚密,兩人均為安徽人,曾一同就讀於崇德中學西南聯合大學,其後赴美深造期間仍保持聯繫,兩者的父親亦是多年之交。楊振寧在鄧稼先去世後於1993年8月2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同名傳記型文章——《鄧稼先》以紀念二人五十餘年的友誼。楊振寧認為「鄧稼先是我中學、大學、在美國的知心朋友,我想他跟我的關係不止是學術上的關係,也超過了兄弟的關係」[14]

性格

不同於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歐本海默,楊振寧稱他們兩人:「性格截然相反」、「(鄧稼先)始終真誠謙虛,從不炫耀」。[15]

逝世情況

鄧稼先曾在1979年一次核航彈空投試驗失敗後接觸過用於製造其核裝置的,1986年因身患長期放射傷害導致的直腸癌症逝世。

著作

  • 《鄧稼先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03-12
  • 《鄧稼先學術講義I》
  • 《鄧稼先學術講義II-量子場論》(重排本) 2014 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鄧稼先學術講義III-群論》(重排本) 2014 北京大學出版社

後世紀念

  • 電影《橫空出世》中,主角陸光達的原型即為鄧稼先。
  • 在深圳華為基地,有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稼先路
  • 在今安徽省安慶懷寧縣縣城,有一條以他命名的主幹道——稼先大道,這條大路是懷寧縣城兩條主幹道之一,另一條名為「獨秀大道」。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