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酒泉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置沿革
原是匈奴休屠王、渾邪王統領之地,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漢軍擊敗匈奴後在此地置郡[1],是河西四郡中最早設立的一郡。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2]。元鼎六年(前111年)釐酒泉郡置敦煌郡、張掖郡[3]。治所在祿福縣,屬涼州刺史部。成帝時領九縣:表是縣、會水縣、祿福縣、樂涫縣、綏彌縣、天衣縣、玉門縣、乾齊縣、池頭縣。新莽時改酒泉郡為輔平郡,更始帝時復舊。東漢省天䧇縣,新置延壽縣,又改表是為表氏、池頭為沙頭、綏彌為安彌[4]。
西晉時改祿福縣為福祿縣。至此,酒泉郡領有福祿、會水、安彌、騂馬、樂涫、表氏、延壽、玉門、沙頭九縣。晉惠帝元康五年(295年),沙頭縣改屬晉昌郡。後又析置玉石縣、涼寧縣[5]。
前涼張駿時,表是、樂涫二縣改屬建康郡。建興二十一年,改玉石縣為金澤縣。建興四十七年(359年),封宋混為酒泉侯,改酒泉郡為酒泉國,建興四十九年(361年)國除為郡[6]。至此,酒泉郡領有福祿、會水、安彌、騂馬、延壽、玉門、金澤、涼寧八縣。前涼滅亡後,酒泉郡相繼為前秦(376年—386年)、後涼(386年—397年)、北涼(397年—401年)、西涼(401年—420年)、北涼(420年—440年)所有。北涼前期,分酒泉郡涼寧等縣置涼寧郡。西涼曾建都福祿。北涼玄始九年(420年),酒泉郡劃入沙州。
北涼承和八年(440年),酒泉郡降於北魏,郡廢,改置酒泉軍,屬敦煌鎮。北魏孝明帝孝昌中(525年—527年),復置酒泉郡,屬瓜州。[7]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酒泉郡,領縣直屬甘州[8]。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肅州為酒泉郡,領酒泉、福祿二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肅州[9]。
Remove ads
長官
- 梁統,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漢更始二年(24年)到三年(25年)在任。[11]
- 竺曾,漢更始三年(25年)到漢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在任。[12]
- 辛肜,漢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出任。[12]
- 祭午,潁川潁陽人,漢光武帝時在任。[13]
- 段彭,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前後在任。[14]
- 耿秉,字伯初,右扶風茂陵人,漢章帝時行太守事。[15]
- 周鮪,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前後在任。[16]
- 翟酺,字子超,廣漢雒人,漢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出任。[17]
- 戴宏,濟北人,東漢後期在任。[18]
- 黃衍,東漢後期在任。[19]
- 劉班,漢靈帝光和二年(179年)前後在任。[20]
- 蘇則,字文師,右扶風武功人,漢獻帝建安中在任。[21]
- 辛機,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前後在任。[22]
- 黃華,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自署。[23]
- 王惠陽,東平人,曹魏時在任。[24]
-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晉武帝後期在任。[25]
- 張鎮,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前後在任。[26]
- 馬岌,前涼張駿建興三十三年(345年)前後在任。[26]
- 謝艾,敦煌人,前涼張重華時在任。[26]
- 馬基,前涼張玄靚建興四十三年(355年)被斬。[26]
Remove ads
國主
注釋及徵引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