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釋放因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釋放因子(英語:release factor)是指透過在信使RNA排序中辨認終止密碼子結束轉譯過程的蛋白質。

在信使RNA的轉譯時,大部分的密碼子都會被經過胺醯化處理,並因應各自對應的反密碼子附著於特定胺基酸tRNA胺醯tRNA)辨認。

在標準的遺傳密碼表中,有三種mRNA的終止密碼子:UAG(「琥珀」)、UAA(「赭石」)、UGA(「蛋白石」)。

雖然終止密碼子與普通密碼子都同樣由三個核苷酸組成,但是它們並不會被tRNA解碼。馬里奧·卡佩奇在1967年發現tRNA並不會如常與終止密碼子綁定,並發現與終止密碼子綁定的「釋放因子」不是tRNA,而是蛋白質[1]。但是,在體外實驗中,當反應體系中含有有機溶劑,tRNA與CCA(三核苷酸)也被證明可以催化胺醯tRNA酯鍵的斷裂。值得一提的是,30%的丙酮引起水解但是20%的乙醇引起酯交換反應[2]。後來,有發現指出不同的釋放因子會各自辨認不同的終止密碼子。[3]

原核生物的轉譯終止會牽涉RF1、RF2、RF3三種釋放因子。[4]

  • RF1 識別終止密碼子 UAA 和 UAG;
  • RF2 識別終止密碼子 UAA 和 UGA;
  • RF3 是一種GTP結合蛋白,在肽鏈釋放後將RF1/RF2與肽鏈解離。

相對的,真核生物的轉譯終止只涉及eRF1 和 eRF3兩種釋放因子。[4]

  • eRF1 識別所有三種終止密碼子;
  • eRF3 幫助 eRF1 釋放肽鏈。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