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根(朝鮮語:김근/金根[2],1903年1月—1937年12月3日),原名金光珍(朝鮮語:김광진/金光珍[2]),又名金弦(朝鮮語:김현/金弦[2]),朝鮮族,原籍朝鮮咸鏡北道慶興郡,1908年遷居清吉林省和龍,早年從事教育工作,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後歷任密山游擊隊參謀長、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參謀處長、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第八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1937年被叛徒殺害,2020年9月入選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3][4][5]:578。
早年生涯
1903年1月,金根出生於朝鮮咸鏡北道慶興郡雄基邑的一個農民家庭,5歲時隨父母遷往清吉林省和龍上川坪(今龍井市光昭村)。1915年,他從光霽峪小學畢業後,考入延吉道立中學,1918年轉學至吉林工業學校,1921年畢業。1922年,他考入國立東南大學,但一年後因經濟問題被迫綴學回家。後在上川坪加入高麗共產黨組織的反帝愛國團體青年會。[6]:96[7]
1924年至1927年,金根先後在和龍縣北樟洞小學、傑滿洞小學、大扇洞小學任校長,向青少年和青年農民傳授抗日愛國的思想。他還在家裡開辦了農民夜校,編印《勞農讀本》,對青年農民進行文化科學知識和思想教育。1928年,他調到龍井大成中學教漢語和英語,並以此為掩護進行革命運動。他與七名青年人一起成立了「鐵血團」,後與中共寧安縣委取得了聯繫。[6]:97[7]
抗日游擊隊時期
1930年6月,金根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患上風濕病,他前往汪清縣羅子溝治病,期間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抗日隊伍。不過隊伍在訓練期間被發現,他不得以臨時解散了隊伍。九一八事變後,他在原有幾名隊員的基礎上在寧安縣組織反日會、兒童團。1932年6月,他組建了一個23人的「北滿工農義勇隊」,在寧安、穆稜、汪清等縣為民除害。此後,他帶領北滿工農義勇隊與李延祿的「救國游擊軍」在寧安八道河子、汪清縣百草溝聯合作戰,並擊退了討伐馬家大屯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日偽軍。1933年初,北滿工農義勇隊改編為救國游擊軍軍部直屬連。[6]:98-99[8]:154-155[7]
1933年初,金根和李延平帶領先遣小分隊前往密山,與那裡的原救國軍補充一團會合。在密山,金根與潛伏在偽軍的金伯萬配合奪取到槍枝。依靠這些槍枝,1934年3月20日成立了一個34人的「密山反日游擊隊」。張寶山(不久後逃走)任隊長,金伯萬任副隊長,金根負責政治工作。1934年春,密山反日游擊隊根據中共密山縣委的決定與當地其它游擊隊成立了聯合指揮部,朱守一任總指揮,金根任參謀長。[6]:99[8]:154-155[7]
Remove ads
抗日聯軍時期
1934年9月25日,密山縣委擴大會議決定將密山游擊隊與人民抗日革命軍合併成立抗日同盟軍,李延祿任總司令。同年10月,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正式成立,金根任參謀處長。1935年3月,金根開始代理四軍二團團長工作。他與軍政治部主任何忠國率領二團和三團先後在依蘭縣和勃利縣襲擊日偽軍,成功繳獲槍枝和物質。[6]:100[8]:155-156[7]
1936年9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成立。由於八軍隊伍成員背景複雜,紀律渙散,不少軍官還吸大煙,金根被調往八軍一師任政治部主任,整頓隊伍。金根與秦秀權師長一起帶領八軍一師先後在勃利縣和依蘭縣襲擊日偽軍,並挫敗前來「勸降」的「治安工作班」。1937年3月20日,抗聯八軍與三、五、九軍聯合攻打依蘭縣。八軍一師在此次戰鬥中擊斃日軍220餘人,繳獲步槍、輕機槍、迫擊炮等140餘個,獲得成立以來的最大勝利。[6]:101[7]
1937年5月,金根被調任抗聯八軍三師任政治部主任。期間,他配合其它東北聯軍部隊開展了破壞日軍「歸屯並戶」的鬥爭。同年底,日軍派三個師團和四個偽軍旅大規模討伐抗日聯軍。戰鬥中,抗日聯軍傷亡慘重,八軍的情況更糟。八軍領導人對戰鬥失去信心,軍心出現動搖,內部出現許多叛徒。同年12月3日,八軍三師兩名叛徒持槍闖入金根住處威脅他投降,但他不肯,最終被殺害,時年34歲。[6]:102[7]
紀念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