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馬放棄論
臺獨運動的觀點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馬放棄論,又稱金馬撤軍論、金馬和平回歸中國,是指中華民國政府將武裝部隊與政府機構完全撤離金馬地區(金門、馬祖),主動放棄在這個區域的主權與管理權,成立自治區或經由金門馬祖人民公投等方式,將這兩個地區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理[2][3][4][5]。是兩岸分治後,與台灣獨立運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臺灣有關的一種觀點[3]。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持續希望將金門與馬祖納入中國領土中,曾發動古寧頭戰役與金門炮戰,但遭中華民國國軍擊敗。美國曾建議蔣中正總統放棄這兩個領土,放棄反攻大陸,固守台灣海峽中線,避免與中國直接衝突,但並未被接受。現今一般追溯至1994年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個人提出的金馬撤軍構想[3][6][7],民主進步黨的官方政策中,從未正式列入此項計劃。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自福建行政區形成起,金馬地區與今福建省內其它地區即同屬一個政權。清朝政府因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島時[8],金馬地區時屬福建省。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至今,金馬地區分屬福建省的金門縣、連江縣。金馬地區與福建其它地區的分治,是1949年兩岸分治的產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已大體掌握中國東南地區。中華民國政府僅控制東南沿海島嶼。當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起金門戰役失敗,未能攻占金門。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軍事優勢增加,中華民國政府終在1955年,與美軍合力執行金剛計劃,從浙江沿海島嶼撤退。其後,金馬地區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僅餘的大陸領土,是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線。美國方面曾經建議中華民國政府主動放棄金門與馬祖,將軍隊完全撤退至台灣,防守台灣海峽,避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發生直接衝突,這項建議被蔣介石拒絕。他希望將金門與馬祖當成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跳板」[3]。
1958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發起八二三砲戰,其名義為阻止台獨,與對抗美國勢力[1]。這項戰役最終由中華民國方面獲勝。
進入1980年代後,兩岸關係緩和。1990年代,中華民國國軍執行精實案後,十萬人的金門駐軍逐步裁撤[3]。1994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施明德提出的「金馬撤軍論」[9]。當時,金馬地區民眾反對他的說法,並多次爆發抗議衝突,黨內高層陳水扁等未予支持[3]。時任立法委員的呂秀蓮曾在美國紐約的活動中,說明獨立的台灣共和國領土不包括金門與馬祖,但是金馬人民也可透過公民投票加入台灣共和國。立委沈富雄主張,不屬於台灣的東西,台灣人民不可以貪心,他認為金馬應該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像故宮博物院的古董那樣!」台獨聯盟黃昭堂主張中華民國政府應遷去金門辦公,即台灣地位未定論,若要在台灣生存,便要公民自決建國。台灣建國之後,金馬住民也公民投票,可以建立金馬聯邦共和國,也可分別獨立,或併入海峽任何一方[2]。此後,台灣輿論長期流傳民主進步黨[7]及「台獨陣營支持金馬割棄論」的觀點[6]。
少數金門與馬祖地方人士也出現推動公投,使金門馬祖回歸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成為和平中立區的討論。2006年,金門縣長李炷烽在縣議會提出將金門作為一國兩制試驗區的構想。2018年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再度提出在金門施行一國兩制的想法,主張先與廈門結合,再回歸中國。這個構想得到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的支持[4]。惟相關討論未受多數金門、馬祖人認可,僅止於政治人物之政治語言。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推出中國福建示範區計劃,希望使金門及馬祖與廈門及福州融合,先行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之下[5]。
Remove ads
領海基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96年5月15日公告部分領海基線時,就已將金門和馬祖兩個島嶼劃入其領海基線的內側,但並無公布台灣的領海基線。中華民國政府則是在1999年2月10日,以《中華民國第一批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外界線》公告其領海基線,範圍不包括金門和馬祖[10][11]。到2009年11月時,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曾解釋,兩岸有一些共識就是,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當年就在這樣的前提底下,保持留白,避免兩岸為這樣的尚未最終劃清楚的界線,產生不必要的爭端[12][13]。
2009年11月18日,中華民國公布第一批領海基線修正案,範圍仍未包括金門和馬祖[10][14]。引發爭議[12][13],當時民進黨立委質疑馬政府此舉是否要將金馬奉送對岸,內政部回應將於一年內提出第二批公告,積極爭取納入金馬兩地海域[15]。至今台灣幾經政黨輪替,政府官方並未公布包含金馬在內的第二批領海基線[10]。
各方觀點
2009年3月24日,民進黨召開第十三屆第四次全台各縣市暨勞工黨部主委會議[16]。金門縣黨部主委陳滄江、澎湖縣黨部主委陳慧玲共同提案,要求民進黨中央將金門、澎湖、馬祖等三大外島的地圖納入黨旗之中,獲一致支持。陳滄江表示,「黨主席蔡英文當場裁示同意,並要求主管單位立即研究,儘快設計在黨旗上加上金門、澎湖、馬祖的地圖[7]」。陳滄江強調台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17],此舉是不再讓政客拿民主進步黨黨旗做為挑撥離間和分化族群的藉口。施明德的「金馬撤軍論」以及離島鄉親「民進黨黨旗沒有金馬地圖就是要放棄金馬」的論述,讓民進黨在金馬等離島的黨務發展吃足「悶虧」,期待未來會有改變[7]。
2019年8月23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在金門太武山忠烈祠出席「823六十一週年中樞紀念儀式」。她說,「823精神」就是台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國人團結、國家一體[18]。後於2020、2021年,持續重申台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國土主權寸步不讓,要求國軍全力以赴守護家園[19][20]。
Remove ads
1954年12月2日,中華民國和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領土定義範圍,就中華民國而言,是指台灣和澎湖[23]。1955年1月29日,美國國會通過「1955年福爾摩沙決議」,涉及範圍是中華民國政府轄下的台灣和澎湖[24]。
1979年1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其中「台灣」一詞定義,包括中華民國政府轄下的台灣和澎湖,未包括金門和馬祖[25]。2011年有報導指出金門和馬祖人民申請美國簽證時,雖手持中華民國護照,簽證申請表上卻需填寫為中國籍。2011年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萬德福回應,金門和馬祖屬於福建省,國籍當然歸為「China(中國)」,AIT幾十年來做法一致,從未更改[26][27]。直至2023年,AIT簽證申請系統已更新資料,不會再把金馬地區的民眾自動帶入中國國籍,Country/Region 部分可選擇台灣[28]。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