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鎌倉時代
鐮倉時代的日本政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鎌倉時代(日語:鎌倉時代/かまくらじだい Kamakura Jidai */?)是日本歷史中以鎌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從1185年鎌倉幕府替代平家政權任命全國守護、地頭開始至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鎌倉幕府滅亡後結束。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6月21日) |


而關於鎌倉幕府的創立年,存有不同的說法:
Remove ads
歷史
1181年初,源賴朝的政敵平清盛去世,賴朝堂親源義仲於1182年7月入洛(進駐京都),後白河法皇倚重賴朝,引起義仲不滿,賴朝派其弟源義經討伐義仲。
1184年,義仲戰死,賴朝入洛,並消滅平氏一族於瀨戶內海。
1185年10月,後白河法皇命令源義經討伐源賴朝,事情被賴朝察覺,經過交戰義經兵敗逃亡至奧州,並於1189年自盡。1192年3月,後白河法皇去世,貴族勢力衰落,親賴朝的九條兼實控制朝廷,7月,後鳥羽天皇正式冊封賴朝為「征夷大將軍」。
1199年正月,源賴朝去世,其子賴家即將軍位。由於源賴家缺乏統治御家人的能力,又依靠外戚比企氏,引起有力御家人北條氏的不滿。1203年,北條政子與北條時政共同廢黜了賴家,擁立實朝為將軍,北條氏自稱「執權」。1219年,賴家遺子公曉暗殺實朝,河內源氏嫡流斷絕,北條政子與北條義時擁立與源賴朝有血緣關係的藤原賴經為將軍。
1221年,朝廷集結武士和畿內寺院僧兵,討伐北條氏,史稱承久之亂,但以失敗告終,後鳥羽上皇院政被廢止,後鳥羽、土御門、順德三位上皇被流放。承久之亂後,公家政權開始衰落,武士階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北條義時去世後,北條泰時繼任執權。1232年,北條氏制定了一部武士重要的法規《御成敗式目》,作為武士裁判的準則。
文永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派蒙古軍、高麗聯軍3.3萬餘人,由朝鮮半島進攻日本,元日戰爭正式爆發,史稱「文永之役」,不料遭遇暴風雨天氣,蒙古軍死傷慘重,罷兵回國。弘安四年(1281年),忽必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史稱「弘安之役」,不料再次遇到暴風雨。蒙古的侵略,使鐮倉幕府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無力給予御家人土地和金錢上的賞賜,幕府與武士之間的關係日漸鬆懈,反抗幕府統治的實力逐漸形成。北條時賴執政時期,專制加強,家臣的「御內人」和被稱為「外樣」的一般御家人矛盾凸顯,北條時宗去世後,御內人代表平賴綱與外樣代表安達泰盛產生衝突,安達泰盛一族被全殲,史稱「霜月騷動」。此後,鐮倉幕府統治基礎御家人制度逐步瓦解,鐮倉幕府統治面臨崩潰。
1318年,後醍醐天皇即位,決心恢復皇室權威,廢黜院政,開始親征。正中元年(1324年),後醍醐天皇密謀倒幕,但計劃被幕府得知,主要大臣遭到流放,第一次倒幕運動失敗,史稱「正中之變」。1331年,後醍醐天皇再次密謀倒幕,倒幕軍被幕府軍打敗,史稱「元弘之亂」,後醍醐天皇被流放,第二次倒幕運動失敗。
元弘之亂後,近畿、東國為首的各地武士和農民的倒幕運動此起彼伏。1333年,各地豪族都開始倒幕,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去平亂,足利高氏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政權,途中倒戈,攻下了鐮倉,最後一代執權北條高時自殺,鐮倉幕府滅亡。
鎌倉時代的政治
幕府最初實行將軍獨裁統治,三代以後權力轉歸北條氏之手。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鎌倉政權(幕府)與京都政權(朝廷)並存,實行二元統治。幕府通過守護、地頭掌握全國軍、警權;朝廷(院)通過國司掌握全國一般行政權。起初勢均力敵。承久之亂後朝廷被置於幕府經常嚴密監視之下,院政有名無實,二元統治實質走向一元化。
1274年(文永十一年)、1281年(弘安四年)在幕府執權北條時宗的領導下取得兩次反元侵略戰爭的勝利,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的聯合武裝團體到處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鎌倉,幕府滅亡。
Remove ads
參見執權
事件
年表
- 1183年 壽永二年十月宣旨
- 1185年 源賴朝設置守護、地頭
- 1189年 奧州合戰(奧州藤原氏被滅)、源義經在平泉自殺
- 1191年 榮西從宋返日,開啟臨濟宗一派
- 1192年 源賴朝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鎌倉幕府正式開始
- 1199年 源賴朝歿,二代將軍源賴家繼任。
- 1200年 十三人合議制開始,梶原景時之變
- 1201年 建仁之亂
- 1203年 比企能員之變,源實朝就任將軍,
- 1204年 源賴家被北條氏暗殺
- 1205年 畠山重忠之亂、牧氏事件
- 1213年 和田合戰
- 1219年 源實朝被賴家之子公曉在鶴岡八幡宮暗殺
- 1221年 後鳥羽天皇對幕府發動承久之亂,戰後幕府設六波羅探題監視西國武士和朝廷,對天皇繼承者有決定權。
- 1223年 大田文(鐮倉時代的土地權狀)
- 1225年 設立連署
- 1225年 設立評定眾
- 1226年 幕府從宮臨九條賴經就任將軍
- 1232年 北條泰時制定御成敗式目
- 1246年 宮騒動
- 1247年 寶治合戰
- 1249年 設立引付眾
- 1252年 九條賴經被送回京都,幕府迎宗尊親王就任將軍
- 1253年 日蓮開啟法華宗一派
- 1268年 安東氏之亂
- 1272年 二月騷動。因為蒙古襲來,在京與鐮倉之間發生的關於北條氏的紛爭
- 1274年 文永之役
- 1275年 一遍開啟時宗一派
- 1281年 弘安之役
- 1285年 霜月騷動
- 1293年 鎌倉大地震,平禪門之亂
- 1297年 永仁德政令
- 1301年 兩統迭立開始
- 1305年 嘉元之亂
- 1317年 文保和談
- 1324年 正中之變
- 1326年 嘉曆騷動
- 1331年 元弘之變
- 1333年 各地武士和農民的倒幕運動揭起,原討伐朝廷的御家人足利尊氏倒戈支持朝廷方,北條高時自殺,鎌倉幕府正式滅亡
Remove ads
鎌倉時期的天皇
- 第82代 後鳥羽天皇 (1180年8月6日-1239年3月28日)
- 第83代 土御門天皇 (1196年1月3日-1231年11月6日)
- 第84代 順德天皇 (1197年10月22日-1242年10月7日)
- 第85代 仲恭天皇 (1218年10月30日-1234年6月18日)
- 第86代 後堀河天皇 (1212年3月22日-1234年8月31日)
- 第87代 四條天皇 (1231年3月17日-1242年2月10日)
- 第88代 後嵯峨天皇 (1220年4月1日-1272年3月17日)
- 第89代 後深草天皇 (1243年6月28日-1304年8月17日)
- 第90代 龜山天皇 (1249年7月9日-1305年10月4日)
- 第91代 後宇多天皇 (1267年12月17日-1324年7月16日)
- 第92代 伏見天皇 (1265年5月10日-1317年10月8日)
- 第93代 後伏見天皇 (1288年4月5日- 1336年5月17日)
- 第94代 後二條天皇 (1285年3月9日- 1308年9月10日)
- 第95代 花園天皇 (1297年8月14日-1348年12月2日)
- 第96代 後醍醐天皇 (1288年11月26日-1339年9月19日)
對外關係
在北條時宗在位的時候,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侵日未果。
人物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