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汀縣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汀縣(客家話:Tshâung-tin-yèn,國際音標:[ʧʰɒŋ˨˦ tʰin˥˥ iẽ˨˩])是中國福建省龍巖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西部。本縣也是明清時期汀州府所轄的客家八縣之一,是汀州府的附郭縣,自古為閩、粵、贛三省邊陲要衝,被譽為「福建省西大門」,縣政府駐汀州鎮兆征路19號。
長汀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長汀還是國務院批覆的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282年(西晉太康三年)為新羅縣境。晉代永嘉之亂時,大量中原居民為避戰亂,遷移至南方山區,史稱「衣冠南渡」。此後的歷代,長汀一帶都是中原避亂居民的重要地區,至唐代已有一定規模。唐設汀州及附郭長汀縣。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為安置遷徙人群,設立汀州建制。
925年-926年,汀州爆發「陳本起義」,起義軍3萬人圍攻汀州城,歷時數月。
今日的客家人是歷代南遷的中原人的後裔。在漫長的客家人遷徙的歷史上,汀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落腳點和聚居地之一,昔日汀州府下轄的八個縣主要居民皆為客家人。長汀縣作為汀州府的府治,便有了「客家首府」之稱。
1913年,廢府存縣。1927年—1929年,軍閥郭鳳鳴割據長汀一帶。
1929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取得汀州戰鬥勝利,第一次占領長汀縣城。1931年9月,紅軍再次占領長汀縣城;10月,以長汀縣城設汀州市,為福建第一個市。1932年,汀州市成為福建省蘇維埃政府駐地。在此前後,還在今長汀縣境內設立了汀連縣、新汀縣、汀東縣、兆征縣、汀西縣和新汀杭縣。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後,此地復歸國民政府管轄,並恢復原建制。
1935年,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在長汀縣被捕,蔣介石下令處決了瞿秋白,其遺骸最初被埋葬在羅漢嶺盤龍崗,1955年6月18日遷葬八寶山革命公墓。
1951年至1997年,隸龍巖地區專員公署。1997年5月至2008年12月,隸屬地級龍巖市。[2]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汀州鎮、大同鎮、古城鎮、新橋鎮、館前鎮、童坊鎮、河田鎮、南山鎮、濯田鎮、四都鎮、塗坊鎮、策武鎮、三洲鎮、鐵長鄉、庵傑鄉、宣成鄉、紅山鄉和羊牯鄉。
地理
長汀地處福建省西部,東連連城縣,南與上杭縣、武平縣接壤,西鄰江西省瑞金市,北接寧化縣、清流縣及江西省石城縣,西南與江西省會昌縣毗鄰。地形以丘陵為主,汀江縱貫縣境。
交通

人口
方言
教育
物產

農業主產稻穀、豆類、薯類,特產有「河田雞」、「溫泉魚」、「豆腐乾」等。
河田雞是長汀及上杭一帶的肉雞品種,主產地為長汀縣河田鎮。河田雞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長汀河田雞也被列入中國地理標誌產品[8]。
風景名勝

長汀明清時期為汀州府治所,是閩西客家地區的核心,現仍保存有較多的文化古蹟。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作為瑞金進入閩西的必經之道,留有眾多的革命史跡。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城內長汀革命舊址(中央紅色醫院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汀州城牆始建於唐代,現存城牆多為明清時期建造及近年重建,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還有汀州府文廟、汀州府城隍廟、紅軍長征出發地-觀壽公祠、新屋下民居、長汀客家宗祠建築、館前沈宅、塗坊圍屋、三洲戴氏家廟、黃氏麗園等古建築,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臥龍山-南屏山是省級風景區,臥龍山位於城內,南屏山位於城東郊。
Remove ads
名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