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生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生郡(日語:長生郡ちょうせいぐん Chōsei gun */?)是日本千葉縣的一。人口62,307人、面積226.97km²、人口密度275人/km²。(2012年4月1日、推算人口)。

快速預覽 長生郡 長生郡, 日文轉寫 ...

現轄有以下5町1村。

Remove ads

郡域

除了以上的5町1村以外,在1897年(明治三十年)時創設時的長生郡行政區域還相當於包括了現今的以下行政區:

但是睦澤町的一部分(大上、佐貫、妙樂寺)是之後才從夷隅郡改編過來的。

相鄰的市町村

沿革

Thumb
1.東浪見村 2.太東村 3.一宮町 4.土睦村 5.一松村 6.八積村 7.高根本鄉村 8.東鄉村 9.關村 10.白潟村 11.南白龜村 12.豐岡村 13.帆丘町 14.新治村 15.豐田村 16.二宮本鄉村 17.上長柄村 18.茂原町 19.日吉村 20.水上村 21.西村 22.東村 23.鶴枝村 24.豐榮村 25.五鄉村 26.廳南町 (紫:茂原市 水藍:夷隅市 黃:一宮町 綠:睦澤町 紅:長生村 橙:白子町 藍:長柄町 桃紅:長南町)
  • 1897年(明治三十年)4月1日 - 由長柄郡3町17村與上埴生郡1町5村合併而成。(4町22村)
    • 原長柄郡 - 東浪見村太東村一宮町土睦村一松村八積村高根本鄉村東鄉村關村白潟村南白龜村豐岡村帆丘町新治村豐田村二宮本鄉村上長柄村茂原町日吉村水上村
    • 原上埴生郡 - 西村東村鶴枝村豐榮村五鄉村廳南町
  • 1897年(明治三十年)6月4日 - 上長柄村改名為長柄村
  •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9月10日 - 帆丘町改名為本納町
  • 1940年(昭和十五年)2月11日 - 白潟村改行町制而成為白潟町。(5町21村)
  • 1941年(昭和十六年)2月11日 - 高根本鄉村改名為高根村
  • 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4月1日 - 茂原町、東鄉村、豐田村、二宮本鄉村、鶴枝村、五鄉村合併為茂原市,從長生郡獨立。(4町16村)
  • 1953年(昭和二十八年)
    • 4月1日 - 本納町、新治村合併改為本納町。(4町15村)
    • 11月3日(4町12村)
      • 一宮町與東浪見村合併,仍用一宮町之名。
      • 一松村、八積村、高根村合併,改為長生村
  • 1954年(昭和二十九年)
    • 4月1日 - 長生村的一部分(船頭給)編入一宮町。
    • 12月1日 - 太東村與夷隅郡古澤村合併,改制為夷隅郡太東町(今夷隅市),自長生郡獨立。(4町11村)
  • 1955年(昭和三十年)
    • 2月11日(4町6村)
      • 白潟町、關村、南白龜村合併,改制成白子町
      • 廳南町、西村、東村、豐榮村合併,改為長南町
    • 4月1日
      • 水上村的一部分(深澤、笠森)編入長南町。
      • 長生村的一部分(一松字新地)編入一宮町。
    • 4月29日 - 長柄村、日吉村、水上村合併,改為長柄町。(5町3村)
    • 7月20日 - 土睦村、長南町的一部分(森、長樂寺、一部分的芝原)與夷隅郡瑞澤村合併,變為睦澤村。(5町3村)
    • 9月30日 - 長生村的一部分(宮原)納入一宮町。
  • 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9月30日 - 本納町、豐岡村合併,變為本納町。(5町2村)
  • 1972年(昭和四十七年)5月1日 - 本納町併入茂原市,從長生郡獨立。(4町2村)
  • 1983年(昭和五十八年)4月1日 - 睦澤村改行町制,變為睦澤町。(5町1村)

變遷表

更多資訊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897年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