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征鎮 (上海市)
中国上海市普陀区下辖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征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普陀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面積7.67平方公里[2]。戶籍人口9.09萬人。鎮人民政府駐萬鎮路180號[3]。
歷史
長征鎮鎮域原分為南北兩片,分別位於普陀區的西南部與東北部[4],互為不相連的兩塊飛地。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嘉定建縣,屬臨江鄉境,淳祐年間,臨江鄉易名依仁鄉[5][6]。清雍正二年(1724年),隨依仁鄉劃屬新建的寶山縣[6][7]。民國17年(1928年),今境劃入上海特別市,屬真如區,民國27年(1938年)真如區撤銷,劃歸滬北區。民國34年(1945年)恢復真如區建制,今境重屬真如區[6][8]。
1956年3月9日,上海市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真如區,與新涇區、龍華區合併為西郊區[9],今境歸屬西郊區。1958年7月29日,上海市人民委員會決議並於同年8月15日公布,撤銷西郊區,江橋鄉、廠頭鄉、真楊鄉全部和新楊鄉(曹楊鄉)、交通鄉一部劃歸嘉定縣[9][10][11]。同年9月,江橋鄉、廠頭鄉、真楊鄉、新楊鄉(曹楊鄉)、交通鄉合併建立長征人民公社[6][12],名稱取意「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13][14]。
同年10月26日,上海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普陀區真如鎮劃歸嘉定縣管轄[10][13]。1960年[12],撤銷真如鎮建制,劃屬長征人民公社[12][13]。1961年10月,析出江橋、桃浦2個人民公社[6][12]。1965年春,析出真如,恢復真如鎮建制[10][12][13]。
1983年6月,政社分設,撤銷長征人民公社,設立長征鄉[6][12][13]。1984年11月21日[10][15], 長征鄉真北路以東,金沙江路、真南路、新村路以南近9平方公里的地域劃入普陀區,分屬甘泉新村街道、石泉新村街道、林家港街道、曹安路街道和真如鎮,但該地域內的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和農業生產仍由長征鄉人民政府管理[6]。
1992年7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將長征鄉劃歸普陀區,以解決長征鄉地區由區縣共管、「一地兩府」的矛盾[16]。1993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長征鄉建制,建立長征鎮,實行鎮管村體制[6],鎮人民政府駐曹安路441號[13]。2000年5月,撤銷曹安路街道,原曹安路街道管轄的桃浦河以西地區劃歸長征鎮管轄[17]。
2000年1月8日,一家名為新長征福利院的養老院建成。[18]
2001年9月,長征鎮跨越普陀與嘉定兩區的邊界線開發廣德苑、新長征花苑八街坊和祥和家園小區,加上歷史原因,形成一個小區甚至一幢樓房分屬兩區、犬牙交錯、飛地等情況。後經普陀與嘉定兩區協商,重新確定區界:在廣德苑、新長征花苑八街坊的邊界線調整為:北自祁連山路中心線與延川路中心線交點起沿延川路中心線向西北至真新路中心線,沿真新路中心線向西南至豐莊六街坊北圍牆向西的眾仁路交點,沿圍牆向東再向南到規劃清峪路中心線交點。在祥和家園的邊界線調整為:北自萬鎮路中心線和曹安路中心線交點沿萬鎮路中心線向南至萬鎮路中心線與延川路中心線交點止。兩條新邊界線的以西區域由長征鎮劃入嘉定區,以東區域由嘉定區劃入長征鎮[19]。
2014年11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析出設立長征鎮東北部,設立萬里街道。長征鎮行政區域範圍調整為:東至桃浦(河)與曹楊新村街道相鄰,南至虬江河、吳淞江以北與長風新村街道和長寧區相連,西至萬鎮路、花家浜路與嘉定區真新街道相接,北至曹安公路與真如鎮接壤[3]。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長征鎮下轄25個居委會[2]: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