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

由中共南下干部组成的部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
Remove ads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簡稱長江支隊,是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3月成立的主要來自晉察冀解放區的南下幹部部隊,目的是跟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橫渡長江以接管新解放區。8月11日抵達福建後南下任務完成,長江支隊番號撤銷,原人員歸中共福建省委領導。

快速預覽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 存在時期 ...
Thumb
長江支隊隊員佩戴的臂章

軍隊沿革

建立原因

1947年8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但由於地方政府無法配合而導致後勤補給得不到保障,劉鄧被迫從野戰部隊中抽調兩萬餘人充實大別山解放區的地方政府,以確保順利支前。1948年8月24日,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在給中共中央的電報中,建議中共中央做好抽調幹部接管解放區的準備。隨後,劉伯承也在報告中重申了鄧小平的意見。[1]:2-6

中原曾不顧削弱主力兵團抽出很大兵力展開,建設軍區、分區和縣基幹隊,今天證明是成功的。對於展開,也應儘可能做到預有準備,大別山因無準備,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才展開完畢。江漢、桐柏兩區吸取了大別山的經驗,預先配好分區、地委、專署及縣級黨政軍的一套機構和部隊,故十天半月就大體完成了展開的任務。今後到新區,最好事先區分野戰軍和軍區,每個軍區為一單位,配齊軍區、分區、縣等三級黨政軍機構(包括部隊)......

——鄧小平,《關於今後進入新區的幾點意見》[2]

1948年10月,毛澤東、中共中央先後發出指示,要求解放區準備輪訓、培訓和選拔各級幹部隨時準備抽調南下。10月29日中共中央華北局決定從太行太岳兩個解放區中組建南下區黨委,以派遣幹部接管一個省級的新解放區(蘇南)。1949年3月21日,太行、太岳兩區南下幹部在武安匯合,並正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4月24日啟程南下。[1]:6-41

Remove ads

南下

1949年4月24日起,長江支隊從武安出發,先步行至湯陰,再到老田庵站乘火車抵達開封。到達淮河時,由於淮河大橋在淮海戰役中被杜聿明下令炸毀,支隊只得從浮橋通過,抵達蚌埠。後乘火車抵達明光,支隊經滁縣浦口。5月12日,支隊從浦口的長江北岸乘輪渡橫渡長江,到達南京城,5月23日啟程趕往蘇州[1]:43-61

長江支隊設立之初的本意是接管南,但4月27日蘇南解放時長江支隊尚在安陽華東局遂安排山東南下幹部接管,導致抵達蘇州的長江支隊無從聽調。6月,陳賡在南京參加第二野戰軍總前會議時,計劃讓長江支隊跟隨三兵團四兵團前往西南,但在張鼎丞的提議下,中共中央最終決定讓長江支隊繼續南下接管福建。7月13日部隊從蘇州出發,8月1日抵達浦城,10日抵達建甌[1]:66-80

番號取消

8月11日,張鼎丞、曾鏡冰等人在建甌召開會師大會,中共閩浙贛省委宣布撤銷,長江支隊亦正式撤銷,原編制內的組織、人員均歸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員會領導。[1]:81

組織結構

支隊部機關、區黨委機關

長江支隊部共372人[3],黨委委員名單如下[1]:1-2

各大隊機關

下表列出長江支隊除支部隊外的各大隊組織序列[4][1]:1

更多資訊 大隊編號, 大隊人數 ...

註:灰色單元格內的幹部表示原屬閩浙贛省委的地下黨員。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