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音符號
變音符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音符號(Macron;◌̄;長音符), 由希臘語μακρός(makros) 意「巨大」,形為 ¯ ,原意為指示響音成為長響音。相反為短音符號˘,用以指示短音的響音。這些是語音學上的消歧義。
Remove ads
用途
在希臘-拉丁韻律學及其他文學的韻律描述中,長音符號用於標記長/重音節,即便是在相當晚的古典希臘語和拉丁語詞典中,[1]也僅僅將音節的長度(重量)納入比較範疇;這就是韻律學至今不接受韻律學上顯著的元音長度說的原因。大多數古羅馬和古希臘教材也用長音符號,不過古代其實不用(拉丁語中以尖音符號標記長元音)。
- 斯拉夫學家用長音符號表示非主音的長元音,或非主音的成音節流音,如l、lj、m、n、nj和r。帶這一特徵的語言包括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語和保加利亞語的標準語和部分方言。[2]
- 阿拉伯語轉寫一般用長音符號表示長元音–ا(Aleph,/aː/)、و(Waw,/uː/或/oː/)和ي(Yodh,/iː/或/eː/)。因此阿拉伯語ثلاثة(3)轉寫為thalāthah。
- 梵語轉寫一般用加了長音符號的ā、ī、ū、ṝ和ḹ表示長元音(e和o無短音,一般不加長音符號)。[來源請求]
- 拉丁語中,許多較晚近的詞典和學習材料將長音符號用作古羅馬尖音符號的現代版,用於表示長元音。所有6個元音字母(ā, ē, ī, ō, ū, ӯ)都可變長。I有時可與短音符號結合,特別是用於區分短/i/和/u/與對應半元音/j/和/w/時。長元音和重元音的混淆在一些現代學習材料中都能見到。現代最新的學術文章大都審慎地使用長音符號和短音符號,特別是在兼論元音長度的場合下。
- 古希臘語的羅馬化轉寫中,字母η和ω分別記作ē和ō,表示古希臘語長元音,而短元音ε和ο則分別是e和o。其他長元音則在希臘字母中沒有對應的專用字母,通過連字符或α、ι、υ表示–分別表示ā、ī、ū。相同的三個字母表示短元音時分別轉寫為a、i、u。
- 日語黑本羅馬字,將「交通」こうつう記作kōtsū,與「骨」こつ記作kotsu對立。
- 敘利亞語羅馬字將長音符號用於表示長元音:ā表示/aː/,ē表示/eː/,ū表示/uː/,ō表示/ɔː/。
- 波羅地語族和芬蘭語支:
- 納瓦特爾語轉寫。他們自己的本土字母不區分元音長度。在1645年,霍拉西奧·卡洛奇將長音符號用於ā、ē、ī和ō以表示長元音,短元音則以鈍音號(`)表示。
- 古英語的現代轉寫表示長元音。
- 巴利語和梵語的拉丁轉寫,以及IAST和印度-雅利安語支和達羅毗荼語系的ISO 15919轉寫。
- 玻理尼西亞語:
- 庫克群島毛利語中,長音符號被稱為mākarōna,在書面上不常用,而是用於語言學習的教學材料。[4][5]
- 夏威夷語中,長音符號被稱為kahakō,表示長元音,會影響辨義與重音位置。
- 毛利語的現代文本中,長音符號用於標記長元音,分音符則在沒有長音符號的場合下使用(如「Mäori」)。[6]在過去,書面毛利語要麼不區分元音長度,要麼雙寫元音字母(如「Maaori」),今日部分iwi方言仍如此。
- 紐埃語中,「俗寫」不怎麼區分元音長度,長音符號主要用於學術研究。[7]
- 大溪地語中,長音符號的使用相對晚近。Fare Vānaʻa或Académie Tahitienne(大溪地學院)正在推廣其使用,被稱作tārava。政府呼籲人們在科普文章或教學材料中使用長音符號,[8][9]且已被廣泛接受[10][11][12](在過去,書面大溪地語不區分元音長度)。[13]
- 湯加語和薩摩亞語中,長音符號分別被稱為toloi/fakamamafa或fa'amamafa。其用法與毛利語相似,也能用分音符代替。湯加語的用途不如薩摩亞語普遍,不過最近的學術出版物和進階學習教材都在使用它。[14]
- 斐濟語詞典及對外教學材料中,斐濟語言學書籍和論文中也常見長音符號。對於斐濟語流利使用者來說不常見,語境往往已經足夠區分多音字。
- 烏德蓋語的西里爾和拉丁轉寫。
- 采茲語采巴里方言的拉丁與西里爾轉寫。
- 西克里語、福克斯語和西奧吉布瓦語中,阿爾岡昆語標準羅馬正字法(SRO)表示長元音[aː eː iː oː~uː]用揚抑符⟨â ê î ô⟩或長音符號⟨ā ē ī ō⟩。
- 國際音標中,長音符號用於表示中平調。
- 漢語拼音中,ā、ē、ī、ō、ū、ǖ用於表示平聲。也可以在音節後用1表示。
- 耶魯粵語拼音中,ā、ē、ī、ō、ū、m̄、n̄表示粵語的高平調。與普通話類似,也可以在音節後用1表示。
- 於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白話字, 長音符號用於a, e, i, o, u (ā, ē, ī, ō, ū) 以指示台灣話中的第七調。
- 於臺語通用拼音, 長音符號用於a, e, i, o, u (ā, ē, ī, ō, ū) 以指示台灣話中的第四調與第七調。
- 於客語通用拼音, 長音符號用於a, e, i, o, u (ā, ē, ī, ō, ū) 以指示臺灣客家語中,海陸腔的中平調
有時長音符號也可加在n或m上,常也可寫作波浪號:
- 古英語文本中,字母上加的長音符號表示省略了本來在該字母後的m或n。
- 德語古代手稿中,a-e-i-o-u或ä-ö-ü上的長音符號表示n,在m或n上時表示雙寫字母。這一傳統在16世紀進入英語的印刷行業。在詞尾的u上的長音符號表示um。
希伯來語拉丁化方案中,下長音符一般用於標記弱化的begadkefat。不過,出於排版原因,在p和g上用的是長音符:p̄、ḡ。
長音符用於索羅門群島和萬那杜幾種土語,特別是由美拉尼西亞傳教士首先轉寫的語言。長音符本身不表示特殊的音值,僅用於標識兩個不同的音素。
因此,班克斯群島莫塔拉瓦語在內的幾種語言中,[15]:115–146 [118]m表示/m/,m̄表示圓唇唇軟齶鼻音/ŋ͡mʷ/;n表示齒齦鼻音/n/,n̄表示軟齶鼻音/ŋ/;ē表示/ɪ/,e表示/ɛ/;ō表示/ʊ/,o表示/ɔ/。
希烏語正字法中,r̄表示預成阻軟齶邊近音/ᶢʟ/。[16]:421 阿拉基語中,r̄表示齒齦顫音/r/,而r表示齒齦閃音/ɾ/。[17]
比斯拉馬語(1995年以前的正字法)、拉門語和樂沃語中,長音符號用於m̄ p̄。[18][19]m̄表示/mʷ/,p̄表示/pʷ/。1995年以後的正字法(沒有變音符號)將其分別寫作mw和pw。
可可他語中,ḡ表示濁軟齶塞音/ɡ/,不帶符號的g表示濁軟齶擦音/ɣ/。[20]
馬紹爾語中,長音符號用於ā n̄ ō ū4個字母,其發音與不加符號的a n o u有別。馬紹爾語的三四個元音形成縱向元音系統,傳統上它們的同位異音需要被寫出,so vowel letters with macron are used for some of these allophones. Though the standard diacritic involved is a macron, there are no other diacritics usedaboveletters, so in practice other diacritics can and have been used in less polished writing or print, yielding nonstandard letters likeã ñ õ û, depending on displayability of letters in計算機字體。
Remove ads
部分環境下,變音符號可能會被寫得很像長音符:
- 部分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和瑞典語漫畫書中,用手寫體時,長音符形變音符號會出現於ä和ö(愛沙尼亞語還包括õ和ü),口語中也稱作「懶人變音符」。一些現代德語手寫體也可見這一特徵。
- 於全部使用大階的手繪法語漫畫書籍,會以長音符號取代來抑揚符號。
- 在部份德語書寫系統,長音符號用於區別u和n。
- 挪威語中ū、ā、ī、ē和ō在書面挪威語和新挪威語均可出於裝飾性目的,用於表示長元音。變音符號不帶音值,現代挪威語中很少在手寫以外的場合用到。
- 匈牙利語非正式書寫中,長音符可以是雙銳音符或分音符的代替(如ö或ő)。這會造成歧義,使用它被認為是不良的習慣。
- 非正式書寫中,西班牙語ñ有時可用長音符號形的波浪符表示:n̄。
Remove ads
處方及其他手稿中,長音符號表示:
- ā:「在……之前」,來自拉丁語ante的縮寫
- c̄:「與」,來自拉丁語cum的縮寫
- p̄:「在……之後」,來自拉丁語post的縮寫[22]:256
- q̄:「每」,來自拉丁語quisque的縮寫
- s̄:「沒有」,來自拉丁語sine的縮寫
- x̄:「除了」
幾何學中表示線段(如)、統計學中表示算術平均數(如)和邏輯學中表示否定。[23]也用於赫爾曼–莫甘記號。[具體情況如何?]
音樂中,保持音的標記用長音符完成。
長音符還用於德國魯特琴奏法樂譜,以區分重複的字符。
輸入
表中未列出的與長音符有關的Unicode字符:
- CJK全形變體:
- U+FFE3  ̄ FULLWIDTH MACRON ,HTML:
 ̄
- U+FFE3  ̄ FULLWIDTH MACRON ,HTML:
- 哈薩克斯坦堅戈
- U+20B8 ₸ TENGE SIGN ,HTML:
₸
- U+20B8 ₸ TENGE SIGN ,HTML:
- 上橫線
- 使用下長音符的字符
- 結合了長音符的聲調輪廓轉寫:
- U+1DC4 ◌᷄ COMBINING MACRON-ACUTE ,HTML:
᷄
- U+1DC5 ◌᷅ COMBINING GRAVE-MACRON ,HTML:
᷅
- U+1DC6 ◌᷆ COMBINING MACRON-GRAVE ,HTML:
᷆
- U+1DC7 ◌᷇ COMBINING ACUTE-MACRON ,HTML:
᷇
- U+1DC4 ◌᷄ COMBINING MACRON-ACUTE ,HTML:
- 安塔納斯·巴拉瑙斯卡斯用於立陶宛語詞典的兩個記號:[24][25]
- U+1DCB ◌᷋ COMBINING BREVE-MACRON ,HTML:
᷋
- U+1DCC ◌᷌ COMBINING MACRON-BREVE ,HTML:
᷌
- U+1DCB ◌᷋ COMBINING BREVE-MACRON ,HTML:
LaTeX中,長音符可通過指令「\=」輸入,如:M\=aori→Māori。
Remove ads
其他
非附加符號的用法
- 在醫學描述(medical prescriptions)裡,長音符號加在"c"上表示"with"之意,為一簡寫如拉丁語"cum"的表示。
技術補充
趣事
- 在其中一集的辛普森家庭,角色Sideshow Bob看到手指的紋身,一個是"LUV",另一個是"HĀT",兩者是縮寫的「Love"」及「Hate」,因為劇中的角色每隻手只有3隻手指。
參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