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閣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閣下,為第二人稱(即「」)的禮稱提稱語,與「足下」意思相近,也作「閤下」、「君」。

意涵

初為對顯貴者的尊稱[1],後乃泛用[2]。古代常見於口語,變成對人客氣的稱謂,近代至現代則多用於書籍信函中。目前人們在書信(尤其是公函業務相關書信)中仍然使用閣下來稱呼彼此。

閣下亦作為對身分特殊的人之尊銜,用以尊稱某些顯貴的人士,與陛下殿下相類,但比較普及,使用泛範較廣泛,並且比尊稱君王的陛下、殿下次級一些。在較現代化的場合,一般都使用「閣下」一詞,代替其他古代的勳銜

使用場合

在日常或正式交談上,常見「閣下」二字。除了作第二人稱的敬稱,也作為指擁有某些身分的人之尊稱。甚至電影作品亦有不少使用過該二字。在國際場合上,閣下作為英文「Excellency」的中文對應頭銜,應用於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使節法官等重要官員。

香港

香港司法機構於1997年主權移交後,在法庭上對法官的稱呼或尊銜,由「法官大人」轉為「法官閣下」。除此之外,在一般的正式文件中,以「閣下」作第二人稱亦十分常見。

新加坡

新加坡,「閣下」一詞可用來稱呼總理總統

日本

今日日本人多稱總理大臣國務大臣或高級官員為閣下,如「安倍晉三總理閣下」。

韓國

在現代的韓國,「閣下」(각하)一詞曾用來稱呼總統(大統領)。例「朴正熙大統領閣下」、「全斗煥大統領閣下」。從金大中時代開始,已經不再使用閣下的稱謂。

中華民國

現今的中華民國,「閣下」一詞普遍用來稱呼總統副總統或其他高階官員的敬稱。例如:「賴清德總統閣下」。若對一般人的敬稱,在公文書的書寫場合中,通常以「臺端(訛寫為「台端」)」稱之。

英國

現任政府內閣成員尊稱。

相關條目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