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閩南語漢字借音

谐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南語漢字借音
Remove ads

漢字借音的現象在閩南語全漢書面文中十分地常見,主要用於表記閩南語自身的固有詞彙,其中包括單音節與多音節的字詞。[1]漢字借音即是借用擁有相同或相似讀音的漢字,並賦與它實際的閩南語意義。漢字借音在用法上與記述自身語音的朝鮮語鄉札越南語喃字相同,而與借用漢字之義的訓讀相異,在白話文學歌仔冊及諸多台語歌詞中經常被使用。漢字借音通常只借用其音而不借用其義,因此多無法由漢字無誤且準確地推敲出所代表的意義,但仍有不少介於訓讀及借音之間、足以表意的借音字普遍地存在並且被廣為接納使用。然而,許多借音字的音韻準確度與閩南語的實際語音仍存有些許差異。

快速預覽 漢字, 白話字 ...

概說

對於閩南語的漢字借音,中華民國教育部以「借用漢字之音或接近之音,而賦與閩南語意義者」作為其推薦用字的選用原則之一。[2]漢字借音在閩南語書面文中擁有相當長的歷史,幾乎與閩南語白話文學興起的時間相同,一般皆以《荔鏡記》為其濫觴。[3]借音字的情形同時也大量地出現在如歌仔冊等民間文學中。以歌仔冊文字為例,其用字重於「傳音」而不在「辨義」,遂犧牲了漢字的表義功能,以「直音」或「近音」來表記,甚至完全將漢字作為類似「拼音」的表音符號使用,被閩南語學者王育德評為「驚天動地的大造反」。[4][5]漢字借音的用法被部分全漢主張者視為謬誤[6],相反地也被漢羅全羅的主張者評為標音不夠精準且用法經常不一致。[5][7]

常見用字

更多資訊 漢字借音, 借用字本音 (POJ) ...
Remove ads

文獻範例

歌仔冊《少年男女挽茶相褒歌》(竹林書局1987年)上本首聯為例:[8]

更多資訊 原文, 讀音 (POJ) ...

從此例文中可見許多漢字借音的實際應用,其中「善」代表「疲倦」之意,「罔」是副詞「姑且」,「連禪」是動詞「胡說八道」,「治塊典」則是「向人誇耀」的動作,「查某」代表「女人」,至於「上界」則是副詞修飾用語「最」。此外,文中亦存在漢字訓讀的用法,如「這」讀作 chit,「二」讀作 nn̄g、「人」讀作 lâng 等等。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