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阜新萬人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阜新万人坑map
Remove ads

阜新萬人坑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控制阜新煤礦期間死難礦工的集體墓葬,有較大的萬人坑四處,埋葬有死難礦工7萬餘人。阜新煤礦萬人坑於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阜新萬人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快速預覽 阜新萬人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背景與歷史

Thumb
距孫家灣萬人坑不遠的海州露天礦

1896年,阜新煤田開始開採,1915年,日本工學士[註 1]大日方一輔一行三人秘密到阜新考察煤礦,途中遇襲身亡。[2]日方由此事向北洋政府交涉,獲得新邱礦區採礦權作為賠償[3]。次年,中日合辦的大新、大興兩公司成立,開始在阜新採掘煤礦,兩家公司實際由滿鐵控制[3]。至九一八事變後,兩公司年產煤炭約1萬公噸,滿洲炭礦株式會社在1934年成立後將兩公司兼併[4]

1936年10月,滿洲炭礦株式會社阜新礦業所成立,開始大規模開採阜新煤礦[5]。在阜新礦業所成立至日本投降期間,日本在阜新煤炭開採煤炭2527.5萬餘公噸。[6]日本控制阜新煤礦期間採取「人肉開採」政策,勞工們在缺衣少食的惡劣條件下下井挖煤,頻繁發生的井下事故和疾病導致了大批礦工的死亡,死亡和重病的勞工先被送往「死人倉庫」中放置,後再分批運往萬人坑掩埋。[4]

Thumb
孫家灣「滿炭墓地」石碑

1939年,因死亡勞工眾多,無處掩埋,阜新各礦區開始設立「滿炭墓地」,礦區內設有新邱興隆溝墓地、孫家灣南山墓地、五龍南方墓地、城南米家窩鋪墓地等四處較大的墓地,其中孫家灣南山墓地規模最大[7][6]。每處墓地均立有石碑為記,上刻「滿炭墓地」字樣,中國勞工稱其為「萬人坑」。據中共阜新市委黨史徵集辦編纂的《阜新黨史資料(第一輯)》統計,阜新各處萬人坑共埋葬死難礦工約7萬人[8][4]

1940年3月(康德七年)《勞務統計月報》第21頁的《工傷發生原因調查》記載稱,僅一個月內,阜新各礦發生事故329起,事故死亡人數不等。新邱一坑一次事故死亡40多人,四坑一次滲水事故死亡15人[9]

1940年,日本在新邱煤礦附近下菜園子設立「特殊工人輔導所」,將在華北被俘的八路軍和平民運往東北充當勞工,這些人被日本當局稱為「特殊工人」[7]。據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不完全統計,自1941年2月至1943年1月間,押送到阜新的特殊工人有6946人[10]。1942年9月2日,新邱下菜園子特殊工人輔導所內的約300名特殊工人,在共產黨員李振軍朱韜等人的組織下進行暴動越獄,僅幾十人成功逃走,[7]餘下210名特殊工人後又有53人被中共地下組織營救出獄,其餘人皆死於獄中。[11]

Remove ads

發掘與保護

Thumb
死難礦工遺骨館北坑內的遇難礦工遺骨

1968年,阜新礦務局在孫家灣的萬人坑籌建「階級教育展覽館」(後更名「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12]。跟據礦區的老工人回憶,發掘出3個群葬大坑,在原址建起「死難礦工遺骨館」和「抗暴青工紀念館」兩座遺骨館,其中,死難礦工遺骨館分為南北兩坑,埋有110多具勞工遺骨,抗暴青工紀念館埋有下菜園子暴動的137具遇難勞工遺骨[9]

1988年12月20日,阜新煤礦萬人坑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9]。2006年5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2014年9月,網絡爆出阜新萬人坑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出現紀念碑損壞、館內沒照明、遺骨散失等問題,引發輿論關注[13]。阜新市政府有關部門對此回應稱,確實存在相關問題,並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將這一日本侵華鐵證保護好、呈現好」[13]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對此事件做出批示,要求遼寧省委省政府國家文物局迅速落實對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的維修改善工作[14]。紀念館隨後進行了維修和改造,於2015年8月15日重新開放[12]

Remove ads

紀念

Thumb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碑

1968年9月3日,阜新礦務局在孫家灣萬人坑建成階級教育展覽館和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碑,後又增建了阜新煤礦礦史陳列館[4]

2015年8月15日,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遺址紀念館新館落成對外開放,並舉行公祭儀式,遼寧各界代表2000餘人參加了公祭儀式[5]

注釋

關聯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