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德萊·史蒂文森三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德萊·史蒂文森三世
Remove ads

阿德萊·尤因·史蒂文森三世(英語:Adlai Ewing Stevenson III,1930年10月10日—2021年9月6日)是曾是律師政治家民主黨人。史蒂文森三世於1970年至1981年擔任美國參議院議員,並在伊利諾州擔任過眾議院議員和伊利諾州財政部長。史蒂文森家族的成員都曾在美國政治中具有顯著影響。[1]

快速預覽 阿德萊·尤因·史蒂文森三世 Adlai Ewing Stevenson III, 伊利諾州美國參議員 ...

雖然他在1982年和1986年兩次競選伊利諾州州長,但都未能成功當選。在政治生涯以外,史蒂文森三世曾被授予日本金星和銀星聖物章,並且是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1]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阿德萊·史蒂文森三世出生於1930年10月10日芝加哥,母親為艾倫·史蒂文森,父親為兩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阿德萊·史蒂文森二世。史蒂文森三世先後就讀於麻薩諸塞州的米爾頓學院、英國哈羅公學,最終進入哈佛大學深造,並於1957年從哈佛法學院獲得法學學位。[2][3]

在學術和法律事業開始之前,史蒂文森三世在1952年應徵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期間擔任中尉,並在韓戰期間參與戰鬥。1954年,他退役後繼續在海軍陸戰隊預備役服役,並於1961年以上尉身份退役。[4][5]

1957年,史蒂文森三世回到伊利諾州,並開始擔任伊利諾州最高法院法官的書記員,直到1958年加入布朗和普拉特律師事務所,開始了他的法律職業生涯。[6]

個人生活

家庭

史蒂文森的曾祖父阿德萊·E·史蒂文森一世曾在格羅弗·克利夫蘭第二任期內擔任美國副總統(1893年到1897年)。他的祖父劉易斯·史蒂文森曾任伊利諾州州務卿(1914年到1917年)。他的父親阿德萊·史蒂文森二世曾任伊利諾州州長、駐聯合國大使,並兩度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演員麥克萊恩·史蒂文森是他的堂兄。[7][8][5]

1953年,史蒂文森在諾克斯堡接受坦克訓練,為隨後被派往日本韓國做準備時,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南希·安德森。1955年,兩人在南希位於路易斯維爾郊外的家中結婚。他們育有四個孩子。史蒂文森的兒子阿德萊·史蒂文森四世是一位企業高管,曾是記者。儘管阿德萊四世曾表示想成為「最後的阿德萊」,但他的兒子阿德萊·尤因·史蒂文森五世卻於1994年夏天出生。[5][9][10]

政治生涯

伊利諾州眾議院

阿德萊·史蒂文森三世的政治生涯開始於1964年,當年他在伊利諾州眾議院選舉中當選為眾議院議員。由於該州未進行重新劃分選區,選舉採用了不分區選舉的方式。史蒂文森在選舉中表現出色,並獲得了2,417,978票,成為所有候選人中得票最多的,領先第二名候選人7,613票。[11][12][6]

伊利諾州財政部長

1966年,史蒂文森當選為伊利諾州財政部長。在擔任此職務期間,使得州財政收益翻了兩番。同時,他還成功削減了預算,進一步增強了財政的穩健性。[13]

美國參議院期間

選舉歷史

1970年

1969年,美國參議員埃弗里特·德克森去世後,阿德萊·史蒂文森三世決定競選其參議員席位。史蒂文森的對手是前州眾議員拉爾夫·T·史密斯,後者由時任伊利諾州州長理察·B·奧格爾維任命。在1970年的特別選舉中,史蒂文森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獲得了2,065,054票(57%),擊敗了史密斯的1,519,718票(42%),成功填補了德克森未滿的參議員任期。這個勝利使史蒂文森開始在美國參議院展開長達11年的職業生涯,成為伊利諾州的代表之一。[14]

1974年

1974年,史蒂文森競選連任,在大選中與共和黨人喬治·伯迪特對決,他以1,811,496票(62%)對1,084,884票(37%)擊敗伯迪特。[15]

委員會任務

史蒂文森曾在參議院擔任多個委員會職務,包括商務委員會、銀行委員會以及情報委員會。他是美國參議院倫理特別委員會的首任主席,負責執行他參與起草的倫理準則。[1]

任期期間事件

越南戰爭

史蒂文森反對越南戰爭。他在1968年芝加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譴責了民主黨總統林登·詹森的印度支那政策以及警察的暴力執法,並再次抨擊共和黨總統理理察·尼克森越南戰爭的立場。他還提出立法,要求在1975年6月30日之前停止對南越的一切援助。[16]

水門事件

水門事件期間史蒂文森對共和黨總統理察·尼克森提出了嚴厲批評。他呼籲尼克森為國家領導人的正直負責。「我們所有人,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希望洗清罪名,」[16]

法律成就

史蒂文森起草了1978年《國際銀行法》、1980年《史蒂文森-懷德勒技術創新法》以及其配套法案《拜杜法案》。史蒂文森作為情報收集和製作小組委員會主席,他首次在國會對恐怖主義進行深入研究,最終促成了1971年《綜合反恐法》的出台。他對「大規模破壞行為」發出警告,並提出一項修正案,建議將對以色列的援助減少2億美元,該修正案最終獲得了七票支持。[17][1]

史蒂文森對以色列的看法

史蒂文森是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但他對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在美國政治中的影響持批評態度。他與以色列遊說團體在中東問題上存在尖銳分歧,尤其是在1979年投票決定削減對以色列10%的軍事援助時,以及在1978年支持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武器的問題上。此外,AIPAC還批評了他與巴解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的會晤。

1980 年,史蒂文森在給猶太領袖海曼·布克賓德的一封信中寫道:

我譴責的是以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 (AIPAC) 為首的以色列遊說團體。它不能代表所有猶太人,包括以色列猶太人。然而,它卻對軟弱的政府官員施加了過度的影響力。我對他們屈從於外國政府的反覆無常的行為深感痛惜。[18]

1976年總統選舉

總統競選

史蒂文森在1976年競選總統時,受到了芝加哥市長理察·J·戴利的鼓勵。儘管戴利對史蒂文森的自由主義改革持批評態度,但他也承認史蒂文森是一位能夠吸引選票的候選人。[19]

副總統候選人

儘管如此,喬治亞州前州長吉米·卡特在1976年紐約市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就鎖定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史蒂文森是大會上副總統候選人之一,不過卡特最終選擇了來自明尼蘇達州的美國參議員沃爾特·蒙代爾[20]

州長競選

州長競選

史蒂文森於1982年和1986年競選伊利諾州州長,但兩次都敗給了詹姆斯·R·湯普森。[21]

1982

在1982年的競選中,史蒂文森抱怨湯普森試圖將他描繪成一個無能的精英主義者,他有句名言:「他說『我硬漢』,好像在暗示我是個懦夫。」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史蒂文森獲勝;然而,最終的官方計票結果顯示他以0.14%的差距落敗。史蒂文森立即向伊利諾州最高法院申請重新計票,並提供了選舉普遍存在違規行為的證據,包括用於統計選票的穿孔卡系統失效的證據。州長就職典禮三天前,法院以4比3的裁決駁回了重新計票的請求,聲稱伊利諾州的重新計票法規違憲。[22][23][24][25]

1986

在1986年全州民主黨初選中,民主黨選民提名了林登·拉魯什的盟友擔任副州長和國務卿。史蒂文森反對他們的政綱,拒絕出現在同一張候選人名單上。相反,他組織了伊利諾州團結黨,為州長、副州長和國務卿提供替代候選人名單,該名單得到了伊利諾州民主黨的支持。說服民主黨人投票給大多數民主黨候選人以及團結黨的州長、副州長和國務卿候選人是一項非常規策略;然而,史蒂文森和副州長候選人邁克·豪利特最終贏得了40%的選票。[26][27][28]

事業

商業和文化關係

離開參議院後,史蒂文森積極參與與東亞的商業和文化關係。他曾擔任SC&M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以及華美投資公司(第一家華裔投資銀行)聯席董事長。這些角色使他能夠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商業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9][30]

非營利組織

史蒂文森還在多個非營利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他曾擔任芝加哥日美協會、美國中西部美日協會和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的主席,以及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美國委員會主席。他還是PECC金融市場發展項目的聯合主席、美韓智者理事會成員,以及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所的董事。此外,史蒂文森還擔任國際阿德萊·史蒂文森民主中心的主席,該中心設在他位於伊利諾州利伯蒂維爾附近的家族宅邸,該宅邸已成為國家歷史地標。他還是「第一問題」改革者核心小組的成員。[1][31]

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的一份提案

2012年12月8日,82歲的史蒂文森批准了聯合國議會大會(UNPA)的提案,他成為僅有的六位在美國國會任職期間支持此提案的人之一。這一提案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郵政改革,並加強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的作用,以促進國際郵政系統的改進和現代化。[32]

逝世

史蒂文森於2021年9月6日因路易體痴呆症併發症在芝加哥去世,年終90歲。[5]

文學作品

史蒂文森撰寫了《黑皮書》,從政治角度記錄了他家族五代人對美國歷史和文化的理解。[33][5]

獎項

阿德萊·史蒂文森三世曾獲日本政府頒發的聖物勳章,帶有金星和銀星。他也是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和伊利諾州林肯學院獲獎者[25]。1981年,伊利諾州州長授予阿德萊林肯勳章[3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