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拉托斯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拉托斯隕石坑(Aratus)是月球正面南部高地上位於亞平寧山脈東側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古希臘天文學家暨詩人"阿拉托斯"(公元前315年-公元240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描述
該隕坑北面是一座1900米高的無名峰,東側瀕臨澄海、西南毗鄰更大的科農隕石坑,往東北偏北越過哈德利·德爾塔山則是阿波羅15號的登月點[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23.58°N 4.51°E,直徑10.23公里[2],深約1.68公里[3]。
阿拉托斯隕石坑外觀呈圓杯狀,帶有一個平坦的高反照率坑底,是月球正面最明亮的地貌特徵之一。其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380米,內部容積約42.82公里3[3],形態特徵隸屬於BIO 型(以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畢奧隕石坑」所命名)。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阿拉托斯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奇特結構
衛星坑"阿拉托斯 CA"實際是澄海西部一處由數道月表窪地組合而成的三叉狀結構,這些窪地可能源自火山活動,涵蓋範圍約為9.5公里×3公里(5.9英里×1.9英里),估計深約0.4公里 (0.25英里)。在《月球上的阿波羅:從軌道俯瞰(NASA sp-362)》一書所列出的奇特結構中曾提到了該隕坑[4]。
這三處細長窪地現已被分別命名:
衛星坑"阿拉托斯 CA"附近的二座小月坑也已被命名:
曼紐爾隕坑位於克里斯特爾谷東端旁,而耀西隕坑則位於克里希納谷西端旁。即使在高解析度照片上,曼紐爾隕坑也很難被看到。
這5個名字首次出現在美國國防測繪局"42A4/S1號"和"42A4/S2號"航拍月圖上,並在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由於當時月圖中禁止使用字母來命名月球隕坑,因此,「阿拉托斯 CA」被臨時賦予了一個新名稱「洛爾卡」(Lorca),但這一名稱從未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接受。儘管與國防測繪局 LM-41號和LM-42號地圖中的標註相反,但先前的「阿拉托斯 CA」一名(已首次出現在1965年發表的LAC-42圖中)還是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予以接受。
從「阿拉托斯 CA」向北延伸著一道被稱作歐文山脊的皺嶺,東面則平行分布著更長的馮·科塔山脊,它的東北偏北更遠處坐落了被一圈高反照率噴發物覆蓋層環繞的林奈隕石坑,而西南相同距離處則是綿延在月海邊緣的海瑪斯山脈。
該組特徵的月面座標為日出時349°。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