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根廷獨立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根廷独立战争
Remove ads

阿根廷獨立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 la Independencia Argentina)或稱拉布拉他聯合省獨立戰爭(西班牙語: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指1810年至1818年間發生的阿根廷革命者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爭。1810年5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首先爆發了市民起義。1816年7月9日,在聖米格爾-德圖庫曼市舉行圖庫曼會議,宣布拉布拉他聯合省獨立西班牙語Independencia de la Argentina

快速預覽 阿根廷獨立戰爭, 日期 ...

阿根廷獨立戰爭的主要領導人包括曼紐·貝爾格拉諾荷西·德聖聖馬丁胡安·荷西·卡斯特利西班牙語Juan José Castelli等。

這些衝突中只有一小部分發生在今天的阿根廷境內。大部分的戰役發生在前拉布拉他河總督轄區聯合省之外的領土上,如智利秘魯厄瓜多。在所有情況下,對立雙方不僅是為了這些地區的局勢,而且是為了對屬於拉布拉他總督區的主權而戰。

可以將戰場分為三個戰線:

整場戰爭持續了15年,並以獨立派的勝利而結束,成功使得阿根廷以及其他南美洲國家的獨立。

Remove ads

背景

在整個十八世紀中,波旁王朝在1700年11月16日替代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開始對西班牙帝國的美洲領地進行政治改革,這導致原本自治的「王國」變成為西班牙的利益而考慮的殖民地[2]在這些改革方案中就有建立拉布拉他總督區,包含來自秘魯總督轄區的地區並將布宜諾斯艾利斯定為首府。[3]拉布拉他總督區由秘魯總督區的領土重新組成[註 1],並分配西班牙語Organización territorial del virreinato del Río de la Plata為8個區:拉巴斯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La Paz科恰班巴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ochabamba丘基薩卡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huquisaca波托西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Potosí薩爾塔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Salta del Tucumán哥多華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órdoba del Tucumán巴拉圭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l Paraguay布宜諾斯艾利斯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Buenos Aires以及四個省莫霍斯軍政州西班牙語Gobierno político y militar de Moxos奇基托斯軍政州西班牙語Gobierno político y militar de Chiquitos瓜拉尼米西奧內斯州西班牙語Gobierno de las Misiones Guaraníes蒙特維多州西班牙語Gobierno de Montevideo[5]

除了1801年葡萄牙人征服西班牙語Conquista portuguesa de las Misiones Orientales東岸米西奧內斯西班牙語Misiones Orientales,該領土一直保持內部和對外和平,直到1806年英國入侵。英國軍隊在那年和次年接連入侵和短暫控制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維多和東岸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的一些地區。但他們隨後被當地民兵給擊退。[6]

在拉布拉他總督轄區內,與歐洲大陸政治衝突的關聯、啟蒙運動的影響,以及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宣言的成功先例,在英國入侵後的幾年裡,催化了異常活躍且日益高漲的政治活動。在西班牙本土對殖民地呼聲缺乏回應並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成功擊退強敵,這使得當地居民,尤其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居民,覺醒了高度的政治意識。[6]本土對日益增長的經濟自治要求缺乏回應,導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資產階級商人加入了尋求與西班牙發生實質變化的組織。[註 2][7]

在此背景下,法國入侵西班牙以及國王費南多七世廢黜的消息到來,加劇拉布拉他河地區內部衝突。各種政治舉措,如卡洛塔主義西班牙語Carlotismo[註 3][8],雖獲得支持,但仍無法克服民眾對西班牙的忠誠和對葡萄牙霸權的不信任和排除。儘管半島戰爭發生在西班牙本土,總督依然忠於中央最高委員會西班牙語Junta Suprema Central

效仿西班牙起義運動的組織方式,蒙特維多丘基薩卡拉巴斯都曾短暫地試圖建立委員會來自治。第一次委員會持續了九個月,於1809年底未經抵抗而消亡;第二次委員會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解散,但拉巴斯委員會被秘魯派出的遠征軍血腥鎮壓。[6]在拉布拉他地區之外,基多試圖建立執政委員會西班牙語Primera Junta de Gobierno Autónoma de Quito,但未經抵抗就被擊敗了。[9]

1809年1月1日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阿爾薩加兵變西班牙語Asonada de Álzaga並被同日鎮壓,該事件導致多個參與譁變的西班牙民兵組織解散,克里奧爾人的勢力得到增強。新任拉布拉他總督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西班牙語Baltasar Hidalgo de Cisneros重組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機構。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1809年1月1日爆發的所謂阿爾薩加起義(Álzaga Uprising)於同日被軍事鎮壓,導致參與起義的多個西班牙民兵組織解散,克里奧爾人的勢力得到增強。新任拉布拉他河總督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Baltasar Hidalgo de Cisneros)重組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城市機構,並調整了其分布。[10]

1810年初年,多個地下團體分別密謀推翻總督,建立自治政府。五月中旬,西班牙本土近乎淪陷,此時中央最高委員會西班牙語Junta Suprema Central被解散的消息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引發政治討論並引發五月革命的爆發。[6]

Remove ads

第一委員會和大委員會

Thumb
第一執政委員會西班牙語Primera Junta主席科爾內略·薩韋德拉西班牙語Cornelio Saavedra

1810年5月25日,五月革命爆發,以克里奧爾人科爾內略·薩韋德拉西班牙語Cornelio Saavedra擔任主席的第一執政委員會西班牙語Primera Junta成立,試圖以拉布拉他總督的繼承組織為名,將其權力施加於總督轄區。5月27日,委員會向各主要城市發出通告,報告了事件進展情況,要求各城市遵守通告,並要求每個城鎮派遣一名代表前往首都。[11]

儘管委員會在成立不久後便得知,西班牙的權力已被西班牙和印度攝政委員會西班牙語Consejo de Regencia de España e Indias獲取,但前者以「後者未經美洲人民同意的情況下產生」為由,拒絕承認其權威。即使卡迪斯議會批准1812年西班牙憲法,該法中美洲殖民地的代表權明顯低於其應有的,未能改變地方拒絕其權威的立場。[12][13]

在此期間,西班牙本土處於拿破崙·波拿巴軍隊的控制之下,而攝政政府對向美洲保皇派提供有效軍事援助的可能性被革命政府忽視。

正如第一委員會試圖將控制範圍擴展至整個總督轄區並將革命蔓延到整個西班牙美洲一樣,繼其之後的大委員會西班牙語Junta Grande將延續這一政策。[14]

直到1811年中期,在上秘魯西班牙語Alto Perú遭到重大軍事挫折,委員會才採取了更加謹慎的態度。[13]1811年9月,委員會被前三頭執政西班牙語Primer Triunvirato (Argentina)以「將行政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以確保可治理性」為由取代,這使得決策權集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利益上。[15]而大委員會則轉為立法機構存在,最後於1811年11月7日被行政命令解散。[16]

Remove ads

軍隊的建立

獨立戰爭起始於五月革命,在宣告建立第一執政委員會的公文中也要求派遣軍隊深入原拉布拉他河總督轄區的領地[17]

兩天後,委員會向各省發出通告,要求承認其權威且派遣代表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委員會表示,如果各省擔心議員無法被自由地、正直地選取,將會派遣一支500人的遠征隊,提供軍事援助,以維持秩序。[18]因此,5月29日,委員會下令對首都的武裝力量全面重組,級單位改為,每團有1116人並建立嚴格的徵兵制度,招募18至40歲之間的流浪漢和失業人員來填補空缺。[19]

拉布拉他政府所轄的各支軍隊均源自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民兵。由於西斯內羅斯的軍事改革,1810年5月時,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內的總督軍西班牙語Organización militar del virreinato del Río de la Plata由七個步兵營組成,分別是帕特里西奧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Patricios第一營、第二營、阿利貝尼奧斯營西班牙語Batallón de Arribeños山地營西班牙語Tercio de Cántabros Montañeses安達魯西亞營西班牙語Tercio de Andaluces泰拉達擲彈兵營西班牙語Granaderos de Terrada種姓營西班牙語Batallón de Castas流動炮兵營西班牙語Cuerpo de Voluntarios Artilleros de la Unión普埃雷東驃騎兵營西班牙語Húsares de Pueyrredón

此外還有幾個老兵團,人數近1,000人,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固定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Fijo de Buenos Aires龍騎兵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Dragones de Buenos Aires布宜諾斯艾利斯布蘭登格斯兵團西班牙語Blandengues de Buenos Aires[20]除了後者主要從克里奧爾人募兵外,其他老兵團都在同年解散。

全軍共有4,145名士兵,其中3,128名步兵、555名騎兵和462名炮兵。年底前,又增設了新團,名為「美洲團」(Regimiento América),又稱「星團」(Regimiento de la Estrella)。[21]

武器裝備和技術

獨立派軍隊和保皇派軍隊在戰役中使用的技術和戰術基本一致,且整個獨立戰爭中變化不多。當時的陸軍被分為三個兵種步兵騎兵炮兵。而支援部隊直到聖聖馬丁的遠征中出現。

步兵通常是數量最多的,裝備前裝滑膛槍炮刺刀。獨立戰爭之初,就有擅長步兵作戰的軍官,因此刺刀成為受歡迎的武器。[22]

由於軍隊建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市民兵的基礎上,騎兵數量稀少,且克里奧爾人鄙視騎兵。騎兵在當時被用於保護步兵編隊的側翼[22],但由於缺乏有效激動作戰訓練,且克里奧爾人偏好卡賓槍而將視為土著武器,阻礙了騎兵的發展。然而隨著騎兵招募逐漸從內陸農村人口延伸,以及擲彈騎兵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Granaderos a Caballo的創立,聲望也隨之提升。[23]

野戰炮兵使用小型可攜式青銅或銅炮[註 4],且需要大量的後勤保障來補給彈藥和運輸部件。這些裝備被部署在步兵編隊中,分為1至3組。起初,炮兵軍官的數量不多,大部分由海軍炮兵擔任,但是軍官學校的出現改變了該情況。[22]

輔助部隊或非正規部隊通常由騎兵組成,配備簡易矛、流星錘,有時也配備小型火器。[24]在上秘魯和秘魯地區,非正規部隊由土著組成,配備棍棒和投石索[25]

部隊行軍通常依靠騾子。在山區,騾子則被用於運輸貨物,而步兵則步行行軍。[26]騾子曾是從烏瑪瓦卡旱谷的主要出口產物[27],但戰爭使得這些騾子大量被運往戰場上。[28]戰鬥中的戰術通常非常簡單:以步兵為主力正面進攻,並輔以炮兵,騎兵則負責掩護側翼或試圖包圍敵軍。只有非正規部隊才能採取更難以預測的戰術。[29]

戰爭的頭三年,雙方使用西班牙國旗下作戰。[30]

Remove ads

內陸革命運動

5月27日的通告發往總督轄區內所有城鎮。現阿根廷內陸的城鎮,包括門多薩薩爾塔的市民,都接受了委員會的建立。[11]唯一拒絕遵守的是哥多華市政議會,迫使委員會發兵並爆發獨立戰爭。上秘魯各城沒有在其政府拒絕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否則政府就會予以拒絕。上秘魯一個承認委員會的是塔里哈,並派遣代表。[註 5][31]

5月31日,通告到達蒙特維多[32]次日,公民市政大會承認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的權威,但推遲了代表的派遣。幾個小時後,蒙特維多傳來消息,西班牙卡迪斯成立新的攝政委員會西班牙語Consejo de Regencia de España e Indias,他們將統治整個王國,直至費南多七世獲得自由。[33]蒙特維多市政議會受迫於停泊西班牙語Apostadero軍艦艦長荷西·馬利亞·薩拉薩爾西班牙語José María Salazar,決定無視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執政委員會,直到其接受攝政委員會。[33]

在委員會秘書胡安·荷西·帕索西班牙語Juan José Paso於蒙特維多的努力無果後[13],委員會宣布對蒙特維多的保皇黨採取敵對行動,其市政議會也於6月15日與布宜諾斯艾利斯斷交[34]

蒙特維多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政權威脅巨大,儘管革命軍陸軍實力優於蒙特維多,但總督轄區的大部分老兵都駐紮在蒙特維多,除此之外,拉布拉他民兵團、輕步兵獵人團和第一驃騎兵班也駐紮在此。7月12日,在普魯登西奧·穆爾吉翁多西班牙語Prudencio Murguiondo領導下起義,要求罷免該市海軍司令,但該行動受到市長華金·德索里亞西班牙語Joaquín de Soria的阻止。[34]

然而,海上力量有利於得維的亞斯:,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談判中,停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少數幾艦獲准撤回到得維的亞,而且大多數軍官都加宣誓政委員會。布宜諾斯艾利斯委員會本沒有任何海海洋量。蒙特維多可以通過控制河口封鎖革命中心,而擁有一個深水港將確保其軍隊的補給,並成為保皇派遠征的安全目的地。[34]

另一個特殊情況是巴拉圭亞松森,該省對荷西·德埃斯皮諾拉-培尼亞西班牙語José de Espínola y Peña上校的到來頗為不滿,此人在此地名聲不佳。由於省長接受到攝政委員會成立和蒙特維多忠誠於其的消息,使得7月24日召開全省大會。[註 6]最終決定,巴拉圭忠於攝政委員會,並拒絕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革命運動,但與布宜諾斯艾利斯保持良好關係。[11]荷西·德埃斯皮諾拉-培尼亞西班牙語José de Espínola y Peña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認定亞松森存在活躍的革命運動,召集一支200人的革命遠征軍,試圖將巴拉圭與前總督轄區統一起來。[39]

Remove ads

哥多華反革命

Thumb
聖地牙哥·德利尼爾斯西班牙語Santiago de Liniers哥多華與革命軍作戰

第一委員會成立的同日,被廢黜的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西班牙語Baltasar Hidalgo de Cisneros總督向其前任總督聖地牙哥·德利尼爾斯西班牙語Santiago de Liniers發送了密信,委託他領導抵抗革命的鬥爭。[40]

胡安·安東尼歐·古鐵雷斯·德拉孔查西班牙語Juan Antonio Gutiérrez de la Concha聖地牙哥·德利尼爾斯西班牙語Santiago de Liniers主教羅德里戈·德奧雷利亞納西班牙語Rodrigo de Orellana座堂主任牧師格列哥里奧·富內斯西班牙語Gregorio Funes多次會見後。[41]了解到西斯內羅斯密信和委員會的通告。[41]

6月14日,了解到攝政委員會的成立,但那時尚未做出任何決定。利尼爾斯決定與委員會斷絕關係,並與其同僚(格列哥里奧·富內斯西班牙語Gregorio Funes除外)一同反對委員會。6月20日,宣誓效忠攝政委員會。[42]

20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前總督西斯內羅斯和皇家審問院西班牙語Real Audiencia de Buenos Aires法官因秘密向攝政委員會宣誓並在哥多華推動反革命而被逮捕並被運往加那利群島[43]

利尼爾斯和古鐵雷斯·德拉孔查招募了城市民兵和聖地牙哥·阿連德西班牙語Santiago Allende上校招募的民兵。當時哥多華有哥多華志願騎兵團。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已集結了1500名士兵和14門大炮。[註 7][44]

7月底,哥多華市長承認該省歸屬秘魯總督轄區,而哥多華市政議會則置於查爾卡斯皇家審問院西班牙語Real Audiencia de Charcas之下。[45][46]

6月13日,門多薩市收到了5月27日的通告,幾乎與此同時,古鐵雷斯·德拉孔查也發出通告,要求門多薩無視執政委員會,並派遣軍隊前往哥多華。門多薩市政議會決定認可委員會,選取一名代表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同時決定裁撤財政副代表兼軍械司令福斯蒂諾·安賽西班牙語Faustino Ansay。後者在28日選擇接受裁撤併交出軍械庫,然而當晚他發動起義,占領了軍營,並召集了200多名士兵。三天後於缺乏支持,古鐵雷斯·德拉孔查再次要求提供武器和軍隊,但遭到了拒絕。安賽則被囚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47]

哥多華代官轄區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órdoba del Tucumán轄下的其他城鎮,對應採取的立場猶豫不決。聖胡安市政議會一直等到了解其他城市的決定後,才於7月7日決定承認委員會並派遣一名代表,但同時維持對哥多華當局的承認。[48]8月初,聖荷西-德哈查爾聖阿古斯丁-德瓦列費蒂爾等城鎮決定效仿。[49]9月18日,111名聖胡安民兵被派往輔助遠征隊。[50]

拉里奧哈市政議會直到9月1日避免公開支持委員會,時任新成立的北方面軍西班牙語Ejército del Norte (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司令法蘭西斯科·奧爾蒂斯·德奧坎波西班牙語Francisco Ortiz de Ocampo當選為議員,並被委員會命令繼續留任該職位。[11]

反而聖路易斯,在了解到委員會成立時就立即承認,並拒絕接受古鐵雷斯·德拉孔查下令的抵抗運動。為了響應委員會的增兵請求,派遣了400名士兵前往薩爾塔[51]

Remove ads

向內陸省份派遣軍隊

執政委員會委員胡安·荷西·卡斯特利英語Juan José Castelli負責組織內陸遠征軍,從步兵團和騎兵團中召集1150名士兵。[52]火炮部隊裝備由4門飛炮和2門榴彈炮組成。這支支部隊制服整齊,彈藥充足,武器精良,且由於委員會委員胡安·拉雷亞西班牙語Juan Larrea (político)從商界獲得的貸款,軍餉已提前發放。[53]

6月14日,執政委員會任命阿利貝尼奧斯團西班牙語Batallón de Arribeños團長弗蘭西斯科·奧爾蒂斯·德奧坎波西班牙語Francisco Ortiz de Ocampo中校為遠征軍司令,理由是其出生於內陸省份並在經商過程對阿根廷北部和中部的了解。[54]其副手是「少將」安東尼歐·岡薩雷斯·巴爾卡塞西班牙語Antonio González Balcarce中校。

法國大革命軍隊類似,隨軍人員包括委員會專員伊波利托·比埃特斯西班牙語Hipólito Vieytes和軍法顧問費利西亞諾·安東尼歐·奇克拉納西班牙語Feliciano Antonio Chiclana。其軍事指揮權受到馬里亞諾·莫雷諾領導的執政委員會戰爭秘書處的影響。軍隊司令和政治領導者共同組成「委員會」(Junta de Comisión),按照絕對多數表決,其秘書為比森特·洛佩斯-普拉內斯[53][55]

6月27日,莫雷諾《公報西班牙語Gazeta de Buenos-Ayres》上向反革命分子發出最後通牒。[56]全軍於7月7日啟程。[57]第二天,委員會下令將被捕的反革命者送往布宜諾斯艾利斯,但在7月28日,委員會又下令在抓捕到聖地牙哥·利尼爾斯、主教奧雷利亞納西班牙語Rodrigo de Orellana、哥多華州長胡安·安東尼歐·古鐵雷斯·德拉孔查西班牙語Juan Antonio Gutiérrez de la Concha、民兵上校聖地牙哥·阿連德西班牙語Santiago Allende、華金·莫雷諾和維多利諾·羅德里奎茲西班牙語Victorino Rodríguez (funcionario)時立即槍決。[30]

Thumb
安東尼歐·岡薩雷斯·巴爾卡塞西班牙語Antonio González Balcarce上將抓獲了聖地牙哥·德利尼爾斯西班牙語Santiago de Liniers並在後來成為北方集團軍西班牙語Ejército del Norte (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司令

岡薩雷斯·巴爾卡塞率75人追擊向北撤退的保皇派小型部隊。[30]保皇派部隊爆發大規模逃兵,他們的領導在一小隊護衛的帶領下繼續趕路,直到在8月6日和7日分別被抓獲並被帶往哥多華。[53]

8月10日,主力部隊抵達哥多華並且哥多華市政議會承認委員會和新任州長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8月17日召集的公開市鎮議會選取了格列哥里奧·富內斯西班牙語Gregorio Funes作為代表。[58]

奧爾蒂斯·德奧坎波下令處決利尼爾斯、古鐵雷斯·德拉孔查、奧雷利亞納及其同夥,但後來迫於哥多華知名人士委員會(富內斯是該委員會成員之一)的壓力,暫停執行,並將他們囚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30]

執政委員會對這種反抗行為感到震驚,決定立即處決囚犯。處決由委員會委員胡安·荷西·卡斯特利西班牙語Juan José Castelli負責,參與者包括他的秘書尼可拉斯·羅德里奎茲·培尼亞西班牙語Nicolás Rodríguez Peña多明戈·弗倫奇西班牙語Domingo French麾下的50名士兵。8月26日,在哥多華南部附近槍決了利尼爾斯、古鐵雷斯·德拉孔查、阿連德、華金·莫雷諾和維多利諾·羅德里奎茲[53],主教奧雷利亞納被送往盧漢[59]。處決後,卡斯特利立即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那裡他接到秘密指示,指揮上秘魯的革命行動。[30]莫雷諾發表嚴厲宣言,表達了處決英國入侵英雄利尼爾斯的正確性。[60]

根據委員會的命令,岡薩雷斯·巴爾卡塞取代奧爾蒂斯·德奧坎波擔任先鋒部隊司令(儘管後者名義上仍擔任指揮官),胡安·荷西·比亞蒙特西班牙語Juan José Viamonte擔任副司令。卡斯特利接替後者擔任專員,貝爾納多·德蒙特亞古多西班牙語Bernardo de Monteagudo擔任軍法顧問。弗倫奇和羅德里奎茲·佩尼亞參與到新的政治委員會。隨後,軍隊繼續向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進軍,奧爾蒂斯·德奧坎波繼續在那裡集結部隊,而岡薩雷斯·巴爾卡塞則繼續向薩爾塔推進。[30]

9月22日,卡斯特利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作為執政委員會專員,享有執政委員會所有權力和特權,希望此舉可以避免新的反抗行為。[30]

Remove ads

上秘魯革命

Thumb
佩戴卡洛斯三世勳章西班牙語Orden de Carlos III的秘魯總督荷西·費南多·德阿瓦斯卡爾西班牙語José Fernando de Abascal

查爾卡斯皇家審問院西班牙語Real Audiencia de Charcas院長維森特·尼托西班牙語Vicente Nieto在六月底收到五月革命的消息。在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抽調過來的帕特里西奧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Patricios表明其立場前,解除其武裝、遣散軍官並通過什一稅選取士兵前往波托西挖礦。[61]

1810年7月13日,秘魯總督荷西·費南多·德阿瓦斯卡爾西班牙語José Fernando de Abascal應各處代官要求,下令將查爾卡斯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huquisaca波托西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Potosí拉巴斯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La Paz哥多華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órdoba del Tucumán代官轄區臨時納入秘魯總督轄區內[62],聲稱該項措施將會是臨時性的,直到尊敬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總督和其他合法政權建立起來結束,因為只有西班牙皇室擁有將這些地區從布宜諾斯艾利斯總督轄區分離出去的權力。[63][64]

同日,阿瓦斯卡爾任命庫斯科皇家審問院西班牙語Real Audiencia del Cuzco臨時院長荷西·曼紐·德戈耶內切西班牙語José Manuel de Goyeneche為上秘魯遠征軍總司令(西班牙語:Jefe del Ejército Expedicionario del Alto Perú),意圖將其政令傳播至此處,部隊在德薩瓜德羅河紮營。[30]

尼托派遣荷西·德哥多華-羅哈斯西班牙語José de Córdoba y Rojas帶領因達萊西奧·岡薩雷斯·德索卡薩丘基薩卡和波托西的部隊占領戰略要地聖地牙哥-德科塔蓋塔並挖掘戰壕[30]

1810年4月,一支由法蘭西斯科·德爾里韋羅西班牙語Francisco del Rivero指揮、埃斯特萬·阿爾塞西班牙語Esteban Arze輔佐的300名人的民兵營,動員前往奧魯羅鎮,鎮壓當地與去年上秘魯革命相關的叛亂。這支部隊此前未參加戰鬥,受到哥多華-羅哈斯部隊的召集動員。但里韋羅卻動身前往科恰班巴並發動科恰班巴革命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 Cochabamba (1810),推翻了總督並宣布加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執政委員會,自封「省長、統領兼總司令」。[65]

8月,隨軍牧師荷西·安德烈斯·德薩爾瓦鐵拉西班牙語José Andrés de Salvatierra在門比賴堡領導獨立運動並於9月24日占據聖克魯斯-德拉謝拉,組建了由安東尼歐·維森特·塞瓦內西班牙語Antonio Vicente Seoane、安東尼歐·蘇亞雷斯、荷西·安德烈斯·德薩爾瓦鐵拉、胡安·曼紐·萊莫伊內西班牙語Juan Manuel Lemoine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特使埃烏斯托基奧·莫爾德斯西班牙語Eustoquio Moldes參與的臨時委員會。[62]

10月6日,奧魯羅起義爆發,並宣布加入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但在短暫的抵抗後,被埃斯特萬·阿爾塞西班牙語Esteban Arze部隊鎮壓。[65]

Remove ads

上秘魯革命運動的統一

1810年10月,北方軍先鋒部隊穿越烏瑪瓦卡旱谷向上秘魯進軍。在科奇諾卡,部隊了解到保皇派在與獨立派的戰鬥中逐漸後撤。

岡薩雷斯·巴爾卡塞在亞維西班牙語Yavi短暫停留後,在此期間召集200名塔里哈民兵(並下令尋找馬丁·米格爾·德圭梅斯西班牙語Martín Miguel de Güemes[66]),補充部分彈藥,在未與主力部隊匯合時,率領400人和兩門大炮向北進發。保皇派從圖皮薩撤退到聖地牙哥-德科塔蓋塔。10月27日科塔蓋塔戰役西班牙語Combate de Cotagaita爆發,由於炮兵薄弱以及西班牙軍隊在數量上占優,未能攻占保皇派陣地[67],遠征軍撤回到圖皮薩

一周後,荷西·德哥多華-羅哈斯西班牙語José de Córdoba y Rojas麾下保皇派部隊南下。巴爾卡塞在圖皮薩25公里外的綏帕查西班牙語Suipacha (Bolivia),迎戰,巴爾卡塞部隊獲得了胡胡伊的增援,包括兩門火炮和充足的彈藥。哥多華則在河對岸的納薩雷諾村札寨。

11月7日,綏帕查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Suipacha中,保皇軍裝有800人和四門火炮,而革命軍則有600人和兩門火炮。巴爾卡塞佯裝逃跑引誘保皇軍渡河,在南岸保皇軍遭到埋伏的步兵和炮兵的襲擊,騎兵則調轉槍口殺了個回馬槍。保皇軍丟盔卸甲,徹底潰敗。[68]

部分歷史學家聲稱這次行動是馬丁·米格爾·德圭梅斯西班牙語Martín Miguel de Güemes的功勞[69],但戰報中並未提及他,在後面卡斯特利將他送回薩爾塔。而玻利維亞傳統說法則是將主要功勞歸功於塔里哈民兵。

綏帕查戰役戰果引發劇烈反響,11月10日,波多西罷免了代官法蘭西斯科·德保拉·桑斯西班牙語Francisco de Paula Sanz,並成立了省執政委員會。[70]

荷西·曼紐·德戈耶內切西班牙語José Manuel de Goyeneche胡安·拉米雷斯·奧羅斯科西班牙語Juan Ramírez Orozco率領一個師前去鎮壓,但在到達了比亞查,他派遣費爾明·彼羅拉指揮約800名經驗豐富的步兵和兩門火炮向奧魯羅進發。彼羅拉於11月14日在阿羅馬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Aroma中被埃斯特萬·阿爾塞西班牙語Esteban Arze突襲擊敗,損失了一半的兵力。彼羅拉和拉米雷斯·奧羅斯科撤退至德薩瓜德羅河

里韋羅從科恰班巴派遣兩個師,一個師於11月13日占領了丘基薩卡,此地德公開市政議會決定承認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並宣布其對秘魯總督轄區併入無效;另一個師於11月19日抵達拉巴斯,多明戈·特里斯坦-莫斯科索西班牙語Domingo Tristán y Moscoso決定加入革命,並在舉行人民大會一致同意接受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的權威。[25]整個上秘魯被革命派所獲取。

11月底,拉米雷斯·奧羅斯科殘部加入了戈耶內切部隊。隨他一起行動的還有拉巴斯主教拉桑塔,他已被執政委員會判處死刑。[62]

11月21日,執政委員會建立科恰班巴第7步兵團,團長法蘭西斯科·德爾里韋羅。[71]

卡斯特利掌管了上秘魯的政治領導權,任命了費利西亞諾·安東尼歐·奇克拉納西班牙語Feliciano Antonio Chiclana為波托西州長,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為丘基薩卡州長。[62]根據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命令,以及作為對1809年丘基薩卡和拉巴斯叛亂鎮壓的懲罰,保皇黨領導人哥多華、桑斯和尼托被處決。[72]

巴拉圭戰役

作為亞松森當局對西班牙攝政委員會宣誓忠誠的回應,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切斷了蒙特維多巴拉圭之間經巴拉那河的水路交通,科連特斯市當局則扣留了幾艘前往亞松森的船隻。[73]

1810年9月,貝爾納多·德維拉斯科西班牙語Bernardo de Velasco代官抓捕了幾名革命黨人並將他們送去波旁堡西班牙語Fuerte Borbón。由他領導的巴拉圭革命軍突襲了瓜拉尼米西奧內斯州西班牙語Gobierno de las Misiones Guaraníes,以奪取裝備。[74]

遠征巴拉圭省

Thumb
曼紐·貝爾格拉諾領導了巴拉圭遠征軍西班牙語Expedición de Belgrano al Paraguay以及後來的北方面軍西班牙語Ejército del Norte (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

9月4日,執政委員會任命委員會委員曼紐·貝爾格拉諾為東岸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部隊指揮官,該部隊僅有抽調自布宜諾斯艾利斯各兵營的250人和六門火炮。[75]在米西奧內斯遭到襲擊的消息傳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執政委員會決定讓貝爾格拉諾掉頭轉向巴拉圭並授予他沿岸各省的軍事和政治指揮權。貝爾格拉諾於9月26日啟程。[39]在濱河聖尼可拉斯,他收編357名布蘭登格斯兵團西班牙語Blandengues de Buenos Aires騎兵[註 8],後又在聖菲收編200人。[77]

10月1日,一支巴拉圭艦隊襲擊科連特斯,並解救出被扣押的巴拉圭船隻。襲擊持續數周,而地面部隊則占據了庫魯派蒂堡西班牙語Fuerte de Curupayty(現涅恩布庫省)。[73]在渡過巴拉那河後,貝爾格拉諾的小規模部隊繼續擴充兵力,收編了恩特雷里奧斯軍官荷西·米格爾·迪亞斯·貝萊斯西班牙語José Miguel Díaz Vélez的志願部隊和格列哥里奧·佩德里埃爾西班牙語Gregorio Perdriel帶領帕特里西奧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Patricios的200人。至10月底,這支部隊已經有了四個師[78][79],以巴拉圭人荷西·馬查因西班牙語José Machain為士官長,從恩特雷里奧斯省中部向北進發,避開水路。11月6日,胡安·安赫爾·米切萊納西班牙語Juan Ángel Michelena麾下的300名保皇軍士兵占據了烏拉圭河畔康塞普西翁,當地民兵由迪亞哥·岡薩雷斯·巴爾卡塞西班牙語Diego González Balcarce領導,後加入貝爾格拉諾軍。[39]

在亞松森,維拉斯科代官下令占領對皮拉爾鎮的巴拉那河隘口,並組織一支約7,000人的軍隊。[註 9]另一方面,貝爾格拉諾命令科連特斯副州長埃利亞斯·加爾文西班牙語Elías Galván在帕索-德爾雷(現帕索-德拉帕特里亞西班牙語Paso de la Patria)部署300名民兵,營造假象。[39]

在抵達大阿皮佩島西班牙語isla Apipé Grande時,貝爾格拉諾宣布米西奧內斯內原住民的擁有自由、財產和安全的權力。[80]貝爾格拉諾向維拉斯科代官、亞松森市政議會和主教發函,以費南德茲七世為名,請求與其達成協議,並邀請他們參與到執政委員會中。[81]信息由伊格納西奧·瓦內斯西班牙語Ignacio Warnes上尉傳遞,但他被河對岸的巴拉圭部隊俘虜。[39]

12月19日,主力渡過巴拉那河,進攻坎皮丘埃洛西班牙語combate de Campichuelo,守軍在短暫交火後撤退。[82]獨立軍兵不血刃地占領了伊塔普阿。但由於缺乏馬匹和部隊行軍疲勞,貝爾格拉諾無力追擊,不得不停戰。貝爾格拉諾的友好宣言也未起任何作用。[39]

12月25日,馬查因先鋒部隊開始向巴拉圭首都進發,貝爾格拉諾緊隨其後,他留下了100名士兵在坎德拉里亞。與荷西·德埃斯皮諾拉-培尼亞西班牙語José de Espínola y Peña的預測相反,鎮民們視這支軍隊為入侵者並帶上所有生活物資逃命。巴拉圭境內河流縱橫,河口眾多,雨林密布,對行軍構成了巨大的障礙。儘管如此,貝爾格拉諾的部隊仍然繼續艱難前進,並在特比庫阿里河西班牙語río Tebicuary附近取得了一場小勝西班牙語combate de Maracaná

Remove ads

貝爾格拉諾的戰敗

Thumb
1810年12月至1811年3月間在巴拉圭和米西奧內斯境內的軍事行動

維拉斯科選擇巴拉瓜里為重要據點,這座位於山丘上的小鎮四周環繞著沼澤。貝爾格拉諾於1811年1月15日抵達,並在三天內對峙。貝爾格拉諾向巴拉圭人發出了幾份宣言,但維拉斯科禁止士兵保留這些小冊子的副本。

1月19日,貝爾格拉諾軍全面進攻,以此展開巴拉瓜里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Paraguarí,儘管兵力懸殊,但革命軍成功占據該地,迫使保皇軍撤退,維拉斯科則逃亡至亞瓜龍。然而,貝爾格拉諾的先鋒部隊卻專注於劫掠,誤將貝爾格拉諾派遣的運輸隊當成了敵軍,因此在巴拉圭人組織反攻時潰散了。貝爾格拉諾被迫沿原路撤退。[83]

貝爾格拉諾在塔夸里河等待援軍。委員會派遣一支由胡安·巴蒂斯圖塔·阿索帕爾多西班牙語Juan Bautista Azopardo指揮的三船艦隊,但該艦隊在3月2日聖尼可拉斯水戰西班牙語Combate de San Nicolás中覆滅。而由法蘭西斯科·拉米雷斯西班牙語Francisco Ramírez運送的一批火炮和彈藥[84]則沒能及時支援到。

隨著東岸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局勢惡化,因此委員會命令貝爾格拉諾速戰速決,以將部隊投入新的戰區。

3月9日,巴拉圭軍曼紐·卡瓦尼亞斯西班牙語Manuel Cabañas將軍率領2400名士兵和10門火炮,在塔夸里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Tacuarí中向貝爾格拉諾的600名士兵和6門大炮的軍隊發起了進攻。貝爾格拉諾的炮兵成功阻止了巴拉圭軍隊的推進,但一支巴拉圭師逆流而上,渡河從側翼進攻,最終擊敗了他們。[85]貝爾格拉諾拒絕了最初的投降要求,並主動提出和平談判以回應第二次投降要求。結果,幾天後,軍隊帶著所有武器和輜重撤出了巴拉圭。

貝爾格拉諾和卡瓦尼亞斯之間也開始互發照會,這使得一些巴拉圭軍官相信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益處,這一行動最終將軍事失敗轉化為政治勝利。

貝爾格拉諾的戰敗導致巴拉圭發動反攻,並於4月7日入侵科連特斯並對其進行軍事占領。[73]

貝爾格拉諾在坎德拉里亞設立了指揮部,並與米西奧內斯和科連特斯的民兵會合。這些民兵由米西奧內斯州長湯瑪斯·德羅卡莫拉西班牙語Tomás de Rocamora (militar)指揮。後來在貝爾格拉諾戰敗的法庭中,其罪名之一就是在進軍亞松森前沒有將這些民兵編入自己的軍隊。[86]

1811年5月14日,卡瓦尼亞斯的下屬軍官的富爾亨西奧·耶格羅斯在亞松森發動政變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 mayo de 1811。科連特斯被疏散。[73]

一個月後,建立省議會並推翻維拉斯科,後組織臨時執政委員會。荷西·加斯帕爾·羅德里奎茲·德弗朗西亞在此發揮影響力巨大,並在此後統治巴拉圭近三十年。新政府宣布巴拉圭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政權的獨立,直到前總督轄區全體代表組成的全體議會的召開,但與布宜諾斯艾利斯保持良好關係。新政府還暫停對攝政委員會的服從。[87]

1811年10月,貝爾格拉諾本人被派往亞松森,並簽署了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confederal entre las juntas de Asunción y Buenos Aires,確立巴拉圭和拉布拉他聯合省的關係。[88]儘管該條約試圖建立某種邦聯,但實際上從未實現。[89]

第一次東岸邦遠征

五月革命前,東岸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僅是一個地理概念,從法理上被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作為海軍基地管理的蒙特維多城及周邊地帶、由布宜諾斯艾利斯代官管理的內格羅河以南地區、以及由瓜拉尼米西奧內斯州西班牙語Gobierno de las Misiones Guaraníes管理的內格羅河以北地區。[90]

在向蒙特維多發出通知的同時,執政委員會還向東班邦的城鎮和村落發出了新政府的消息。

10月9日,剛從西班牙抵達的加斯帕爾·德維戈德特西班牙語Gaspar de Vigodet接管了蒙特維多政府[13],用皇家海軍軍官指揮德城市民兵加強軍事實力。他對東岸邦內地城鎮發動一系列陸地攻勢,並陸續迫使這些地方承認蒙特維多的權威,標誌著東岸省西班牙語Provincia Oriental的統一。[90]

不久之後,維戈德特派遣胡安·安赫爾·米切萊納西班牙語Juan Ángel Michelena占據烏拉圭河沿岸地區,迫使周邊城鎮承認蒙特維多的權威,其中11月6日占領了烏拉圭河畔康塞普西翁,後續又占據了瓜萊瓜伊丘瓜萊瓜伊。保皇軍試圖從陸路攻占諾戈亞巴拉那,但遭到當地居民的抵抗。

經過一系列小規模衝突後,保皇軍撤離了烏拉圭河西岸的陣地,革命軍於1811年3月控制了該地區。[91]

第一個革命艦隊

Thumb
聖尼可拉斯水戰西班牙語Combate de San Nicolás

9月3日,荷西·馬利亞·薩拉薩爾西班牙語José María Salazar宣布對布宜諾斯艾利斯實施海上封鎖西班牙語Primer bloqueo de Buenos Aires。9月10日,以荷西·普里莫·德里维拉西班牙語José Primo de Rivera指揮的的9艘軍艦封鎖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通訊。

起初,封鎖得到了英國海軍基地的認可,但後來遭到執政委員會和英國商界的質疑。10月10日,英國駐里約熱內盧代辦斯特蘭福德勳爵英語Percy Smythe, 6th Viscount Strangford授權羅貝多·拉姆齊西班牙語Roberto Ramsay指揮拉布拉他河上的英國艦隊,威脅攻擊普里莫·德里维拉的船隻,要求解除封鎖。事實上,封鎖確實解除了。[34]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執政委員會西班牙語Junta Grande任命法蘭西斯科·德古魯查加西班牙語Francisco de Gurruchaga為海軍委員並委託其組建海軍艦隊。古魯查加購置三艘艦船並粗略裝備:原馬爾他私掠船船長胡安·巴蒂斯圖塔·阿索帕爾多西班牙語Juan Bautista Azopardo指揮的5月25日號布雷根廷船西班牙語Bergantín 25 de Mayo、法國籍船長伊波利托·布沙爾西班牙語Hipólito Bouchard指揮的無敵號西班牙語Invencible (1810)、以及法國籍船長安赫爾·於巴克西班牙語Ángel Hubac指揮的美洲號西班牙語Balandra América。為了彌補當地水手的不足,啟用了不懂西班牙語的外國水手。

委員會委託阿索帕爾多通過巴拉那河為巴拉圭境內的貝爾格拉諾軍隊運送增援部隊。為了攔截,蒙特維多的保皇軍部署一支由哈辛托·德羅馬拉特西班牙語Jacinto de Romarate指揮的七船艦隊,這支艦隊裝備精良,經驗豐富。阿索帕爾多的艦隊沿巴拉那河逆流而上,抵達濱河聖尼可拉斯,在那裡與保皇軍交戰。為了阻止保皇軍登陸,在岸邊設立了一個炮兵部隊,配備了從船上繳獲的大炮,並配備了一隊水兵和民兵。

3月2日,聖尼可拉斯水戰西班牙語Combate de San Nicolás爆發,在阿索帕爾多試圖登上兩艘擱淺的保皇軍船隻失敗後。兩艘較小的船隻被船員棄船:「美洲」號開始沉沒,而「5月25日」號棄船。經過兩個小時的抵抗,飽受摧殘的「無敵」號被保皇黨船隻登陸。阿索帕爾多在傷員的請求下同意投降。指揮官被保皇軍俘虜並押送西班牙,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進行缺席審判,指控他指揮不力。[92]

隨著海軍的消失,蒙特維多的保皇軍艦隊鞏固了對河流的控制,這一局面直到三年後才有所改變。貝爾格拉諾將軍請求的增援部隊從未抵達,聖尼可拉斯戰役失敗幾天後,貝爾格拉諾軍隊在塔夸里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Tacuarí中慘敗。

東岸邦革命

Thumb
阿森西奧的呼聲西班牙語Grito de Asencio卡洛斯·馬利亞·埃雷拉西班牙語Carlos María Herrera

1811年1月,新任拉布拉他總督法蘭西斯科·哈維爾·德埃利奧英語Francisco Javier de Elío抵達蒙特維多,在收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拒絕後,於2月18日宣布布宜諾斯艾利斯為叛亂城市並向其宣戰,設立蒙特維多為總督轄區新首都。[93]

保皇派占據著蒙特維多,但在東岸邦農村地帶革命思想的傳播遭到了武裝打擊。蒙特維多政府非但沒有呼籲農民表示忠誠,反而強迫農民出示土地產權證。[94]

2月28日,佩德羅·荷西·比埃拉西班牙語Pedro José Viera在阿森西奧溪邊發起「阿森西奧的呼聲西班牙語Grito de Asencio」,舉兵反抗埃利奧政權,獲得了當地牧場主和高喬人的支持。他們組建了非正規軍並展開一系列戰鬥;1811年4月4日索里亞諾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Soriano米格爾·埃斯塔尼斯勞·索萊爾西班牙語Miguel Estanislao Soler和東岸民兵勝利結束。

委員會協助東岸邦的愛國者傳播革命,並試圖壓制蒙特維多海軍基地西班牙語Apostadero Naval de Montevideo。西班牙軍隊可以通過這個港口抵達,平息前總督轄區的革命,因此占領該港口至關重要。

巴拉圭代官轄區戰役結束後,大委員會派遣貝爾格拉諾麾下的1134名士兵前往東岸邦。在那裡,他認識到布蘭登格斯兵團西班牙語Blandengues (Uruguay)上尉荷西·赫瓦西奧·阿蒂加斯,阿蒂加斯在叛離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駐軍後,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委員會效力,受命煽動和領導民眾反保皇軍運動。[95]

4月9日,阿蒂加斯率領布宜諾斯艾利斯部隊登陸東岸,並被當地愛國者推舉為領袖,並逐步向蒙特維多推進。5月18日,阿蒂加斯在拉斯彼德拉斯戰鬥西班牙語Batalla de Las Piedras (1811)中擊敗埃利奧派遣的部隊。[96]

1811年4月5日和6日革命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l 5 y 6 de abril de 1811後,委員會命令貝爾格拉諾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解釋在巴拉圭戰役中的失敗;他將部隊指揮權交給了荷西·龍多西班牙語José Rondeau[97]

蒙特維多圍城戰和葡萄牙入侵

Thumb
第一次對東岸邦遠征

隨著保皇黨控制下的蒙特維多和科洛尼亞淪陷,兩座城市分別於5月21日和26日遭到圍攻。6月初,保皇黨撤離了被革命黨占領的科洛尼亞,阿蒂加斯在東岸高喬人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派出的部隊的支援下圍攻蒙特維多。不久之後,龍多的部隊也加入其中。[97]

7月15日夜,西班牙艦隊出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並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轟炸西班牙語Primer bombardeo de Buenos Aires該城。但由於距離較遠且夜幕降臨,許多炮彈未能命中,少有的炮彈低空飛掠城市。儘管一些建築物輕微受損,並有兩人傷亡,但這次襲擊顯然是失敗的。第二天早上,保皇黨指揮官向執政委員會發出最後通牒,但立即遭到拒絕,但炮擊仍未繼續。[34]

被圍困在蒙特維多的總督埃利奧認為,唯一的出路駐紮在巴西的葡萄牙軍。1811年3月20日,埃利奧向東岸人民發布宣言,威脅稱如果起義繼續下去,葡萄牙將進行干預。[34]

葡萄牙一直與西班牙爭奪東岸領土,因此不會錯過這次機會。葡萄牙政府在新成立的南里約格朗德州組織了「觀察軍」,並於巴拉圭代官貝爾納多·德維拉斯科西班牙語Bernardo de Velasco取得聯繫,表示願意協助巴拉圭抵抗貝爾格拉諾。[98]觀察軍司令迪奧戈·德索薩西班牙語Diego de Souza (conde)還下令承認葡萄牙攝政王約翰六世之妻卡洛塔·華金納為拉布拉他地區女王[99][100]

7月17日,一支3000名葡萄牙士兵的部隊在索薩的指揮下越過邊境,占領東岸所有城鎮[101][102][103],10月14日在馬爾多納多設立葡萄牙行政駐地。[98]

第二次上秘魯戰爭

Thumb
上秘魯保皇軍司令荷西·曼紐·德戈耶內切西班牙語José Manuel de Goyeneche

在上秘魯執政期間,胡安·荷西·卡斯特利西班牙語Juan José Castelli和顧問貝爾納多·德蒙特亞古多西班牙語Bernardo de Monteagudo採取了多項激烈措施,招致了很大一部分上層階級的敵意,並犯下了一系列敵視傳統天主教的行為。[104][105]

支援軍於4月初在拉巴斯附近的拉哈西班牙語Laja (Bolivia)紮營。5月份,波多西爆發一場保皇派反革命衝突。[106]

荷西·曼紐·德戈耶內切西班牙語José Manuel de Goyeneche自10月起駐紮在德薩瓜德羅河的的喀喀湖之間的澤皮塔西班牙語Zepita,利用執政委員會代表的政治失誤,大舉招募秘魯人加入軍隊,使規模達到8000人,配備20門大炮。在荷西·費南多·德阿瓦斯卡爾西班牙語José Fernando de Abascal授權下,戈耶內切於1811年5月16日與卡斯特利簽署了為期40天的停戰協議。在此期間,阿瓦斯卡爾總督利用這一機會派遣了增援部隊和補給。與此同時,卡斯特利命令名義上只有2萬3千人的軍隊暫停作戰[107],同時派遣特工前往秘魯總督轄區各省傳播革命。在阿雷基帕洛昆巴莫克瓜發動了數次革命,但都很快被鎮壓。[108]

1811年4月5日和6日革命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l 5 y 6 de abril de 1811將卡斯特利的盟友趕出了大執政委員會西班牙語Junta Grande,導致北方面軍內部出現分裂,一方面是支持科爾內略·薩韋德拉西班牙語Cornelio Saavedra胡安·荷西·比亞蒙特西班牙語Juan José Viamonte及其黨羽,另一方面是卡斯特利的支持者。卡斯特利阻止上秘魯的民選代表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密謀讓州長們無視委員會。自那時起,卡斯翠的計劃成為擊敗戈耶內切後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恢復他的朋友的地位。[109]

1811年5月25日,卡斯特利在蒂亞瓦納科遺址召集原住民領袖,以執政委員會的名義宣布原住民的自由。[110]

瓦基戰役

Thumb
瓦基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Huaqui

卡斯特利軍從拉拉哈遷至瓦基的新營地,以便駐守印加橋(Puente del Inca),一條連接兩個總督轄區的主要通道,此處曾由戈耶內切建立堡壘。卡斯特利在瓦基的部隊人數在6,000至7,000人之間,而大部分軍隊分散在上秘魯地區。

6月6日,第一場戰鬥爆發。戈耶內切指控革命軍發動襲擊,而卡斯特利則將其歸咎於保皇軍。6月20日,戈耶內切下令發動總攻,拉開了瓦基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Huaqui的序幕

革命軍的部隊被山脈分割,保皇黨同時進攻山脈兩側的平原,皮奧·特里斯坦西班牙語Pío Tristán的部隊則攀登中間的山丘。大部分革命軍缺乏戰鬥經驗,一些領袖(如法蘭西斯科·德爾里韋羅西班牙語Francisco del Rivero荷西·博拉尼奧斯西班牙語José Bolaños從未親生作戰)。里韋羅1811年7月19日發往波多西省議會的一封信中表示,推遲的行動使得敗軍得以撤退。[111]一些作者認為胡安·荷西·比亞蒙特拒絕支援埃烏斯托基奧·迪亞斯·貝萊斯西班牙語Eustoquio Díaz Vélez是出於政治原因。[112]

戈耶內切贏得了壓倒性勝利,雖然革命軍的傷亡比敵人少,但卻被徹底擊潰,失去了所有彈藥和火炮。[107][113]撤退的革命軍殘部只能在脫離戰場後集結。隨著時間的推移,逃兵增多。一些軍隊領袖,如里韋羅,拒絕跟隨卡斯特利。當部隊穿過上秘魯的城鎮時,對卡斯特利及其軍官的行為的不滿,排斥他們進城並為逃兵提供了便利。

主力部隊幾乎馬不停蹄地撤退至丘基薩卡,而戈耶內切則占領了奧魯羅和特里斯坦總督已投降的拉巴斯。瓦基戰果傳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後,大委員會於8月3日解職了卡斯特利和巴爾卡塞,並任命法蘭西斯科·德爾里韋羅為支援軍司令,儘管後者本人並未了解此事。[25]

8月13日,錫佩錫佩戰鬥西班牙語Batalla de Sipe Sipe (1811)中,里韋羅被胡安·拉米雷斯·奧羅斯科西班牙語Juan Ramírez Orozco擊敗。里韋羅認識到自己的抵抗無果,在聽取科恰班巴居民的請求,請求停戰並宣布投降,收編保皇軍。科恰班巴最終被戈耶內切和平占領。[25]

北方面軍殘部撤退至波托西,遭到當地民眾的激烈抵抗,隨後又撤至胡胡伊省。後衛部隊指揮官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上校帶走了波托西鑄幣廠的資金。[114]

在得知里韋羅叛逃的消息後,薩韋德拉命令比亞蒙特暫時指揮軍隊,然後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打算親自指揮軍隊。[114]

新起義

在瓦基戰役的同一天,秘魯城市塔克納爆發了一場革命,但由於北方面軍的預期援助並未到來,這場革命很容易就被鎮壓了。[108]

受到里韋羅煽動反抗的奧馬蘇約斯帕卡赫斯拉雷卡哈地區的原住民不拒絕接受保皇派,於是發動起義,從6月29日起圍攻拉巴斯。他們的行動中心位於潘帕哈西 (Pampajasi) 高地。

8月初,在1780年圖帕克·卡塔里西班牙語Túpac Katari叛亂中擔任其副官的胡安·曼紐·卡塞雷斯西班牙語Juan Manuel Cáceres率領的土著部隊焚燒並占領了拉巴斯,屠殺了包括臨時州長在內的保皇黨駐軍,不久後又摧毀了守衛德薩瓜德羅河渡口的駐軍。起義者任命拉蒙·馬里亞卡(Ramón Mariaca)為州長。[72]

第一屆三人執政團

由於執政委員會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議會之間一系列對內陸代表的重要性問題上的摩擦,導致委員會1811年9月23日被第一屆三人執政團西班牙語Primer Triunvirato (Argentina)取代。

新政府對戰爭採取了更加謹慎的政策,傾向於通過外交手段而非軍事手段解決問題。[15]

受到英國里約熱內盧領事斯特蘭福德勳爵英語Percy Smythe, 6th Viscount Strangford的影響,三人執政團試圖與西班牙當局妥協,甚至尋求與西班牙當局達成某種形式的和平協議,以換取該地區有限的自治[115]

葡萄牙出兵東岸邦

Thumb
拉布拉他總督法蘭西斯科·哈維爾·德埃利奧英語Francisco Javier de Elío,其統治區域僅限東岸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

瓦基慘敗的消息傳出後不久,葡萄牙就大舉進攻。由於革命軍被圍困在東岸邦,補給受限,因此大委員會決定向總督埃利奧提議停火,但遭到拒絕。[13]8月19日,保皇軍艦隊發動第二輪轟炸西班牙語Segundo bombardeo de Buenos Aires,但未實際產生傷害。[116]

不久之後,委員會被三人執政團取代,並在斯特蘭福德勳爵協調下恢復談判,並提議立即撤軍。在協議簽署之前,布宜諾斯艾利斯特使胡安·胡利安·佩雷斯西班牙語José Julián Pérez通知東岸邦方面將會簽署的停戰協定,規定東岸邦將歸埃利奧統治,但該協議再次遭到拒絕。[13]

與此同時,巴西非正規武裝團體入侵米西奧內斯西班牙語Gobierno de las Misiones Guaraníes,俘虜了亞佩尤西班牙語Reducción de Yapeyú指揮官貝爾納多·佩雷斯·普拉內斯西班牙語Bernardo Pérez Planes,不久後又占領了貝倫康科迪亞兩個城鎮。

9月1日,派桑杜被占領,儘管巴西指揮官本托·曼紐·里貝羅西班牙語Bento Manuel Ribeiro在亞佩尤戰敗並被俘,這些武裝團體還是洗劫了聖多明戈-索里亞諾西班牙語Santo Domingo Soriano梅賽德斯的周邊地區。[117]為了遏制葡萄牙的部隊,龍多於9月初派遣一支分遣隊前往內格羅河以北地區,解放了梅塞德斯並在次月將葡萄牙人驅趕派桑杜。[118]

巴西軍隊從曼迪索維西班牙語Mandisoví占領庫魯蘇夸蒂亞併到達現今巴拉那河畔的拉巴斯。應埃利奧的請求,襲擊了被西班牙船隻封鎖的烏拉圭河畔康塞普西翁,但被擊退。

拉克魯斯聖托梅也遭到襲擊。科連特斯省副省長埃利亞斯·加爾萬於11月29日奪回了庫魯蘇夸蒂亞,並於不久後奪回了曼迪索維。[119]由於擔心巴拉圭與葡萄牙侵略者結盟,米西奧內斯部隊指揮官安德烈斯·瓜蘇拉里西班牙語Andrés Guazurary在貝爾格拉諾撤退後驅散了占領坎德拉里亞的巴拉圭軍隊。多年後,這位米西奧內斯指揮官成為該地區抵抗葡巴入侵西班牙語Invasión Luso-Brasileña的主要領導人。[120]

10月12日,圍城戰正式結束,龍多的部隊開始向恩特雷里奧斯撤退。[97]阿蒂加斯別無選擇,只能將他的大約3,000名士兵和大量平民撤往北方。

1811年7月20日,執政團與總督埃利奧簽署停戰協議,宣布停止敵對行動,解除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海上封鎖,並承認雙方對斐迪南七世的主權。協議還同意革命軍和葡萄牙軍隊從東岸邦和恩特雷里奧斯省的烏拉圭河畔康塞普西翁、瓜萊瓜伊瓜萊瓜伊丘等城鎮撤出,並承認埃利奧為總督,但埃利奧在割讓領土之外無權行使權力。[121]10月21日,埃利奧批准了停戰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de pacificación entre la Junta de Buenos Aires y el virrey Elío

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局成功撤軍,但這卻激怒了東岸和恩特雷里奧斯人民。該條約也引發了保皇黨的反對。

東岸大撤退

Thumb
荷西·赫瓦西奧·阿蒂加斯

阿蒂加斯於23日在聖荷西河畔得知停戰的消息,使得東岸軍自發舉行了集會。在會上,阿蒂加斯宣布,他決定遵守停戰協議,向北撤退。然而,東岸軍民表示不會放下武器,並在將來重新戰鬥。

阿蒂加斯軍隊隨即北上,一同撤離的還有大批平民,史稱東岸大撤退西班牙語Éxodo oriental。起初,阿蒂加斯反對平民的跟隨,但後來下令登記追隨他的家庭和個人,最終共有4435人登記在冊,算上後續加入的人,歷史學家認為總數約為16000人。[122]

1811年11月15日,三人執政團任命阿蒂加斯為「亞佩尤縣及其轄區副縣長、首席大法官兼戰爭隊長」(西班牙語:teniente gobernador, justicia mayor y capitán de guerra del Departamento de Yapeyú y sus partidos),負責管理布宜諾斯艾利斯轄下的十座傳教村[123]

11月18日,埃利奧返回西班牙,西班牙政府意圖在不接受任何協議的情況下,鎮壓分離主義分子。[13]此後,再無西班牙人擔任拉布拉他總督一職。[124]

為了履行協議,龍多於同年12月撤離了東方邦並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而其他部隊則渡過烏拉圭河,在恩特里奧斯紮營。[97]

12月10日,跟隨阿蒂加斯的軍民在鄰近薩爾托渡過烏拉圭河,並在今恩特雷里奧斯省東北部駐紮。12月18日,阿蒂加斯軍奪回貝倫[125]

巴西方面的迪奧戈·德索薩西班牙語Diego de Souza (conde)在被告知撤軍時拒絕,表示撤回的條件是阿蒂加斯民兵的解散,並保證這些部隊不會攻擊葡萄牙臣民。

再次被任命為蒙特維多代官的加斯帕爾·德維戈德特西班牙語Gaspar de Vigodet要求三頭執政團對阿蒂加斯採取行動。隨著北方戰線穩定,布宜諾斯艾利斯方面拒絕了。考慮到停戰協議已被打破,維戈德特於1812年1月31日恢復了敵對行動,3月4日,發動第三次轟炸西班牙語tercer bombardeo de Buenos Aires,但只對一些小型船隻造成了損傷。[34]

阿蒂加斯派遣費南多·奧托古斯西班牙語Fernando Otorgués弗魯克圖奧索·里维拉前往米西奧內斯,收復了聖多美、亞佩尤和拉克魯斯等城鎮。

3月,一支5000人的葡萄牙軍隊從馬爾多納多向派桑杜進軍,並於5月2日進入該城。[98]次月,執政團向迪奧戈·德索薩西班牙語Diego de Souza (conde)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即撤軍。執政團還任命阿蒂加斯為對葡萄牙指揮官,並派遣米格爾·埃斯塔尼斯勞·索萊爾西班牙語Miguel Estanislao Soler指揮的帕爾多和褐色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Pardos y Morenos和一大筆資金。

葡萄牙人的攻勢迫使阿蒂加斯軍渡過烏拉圭河,向恩特雷里奧斯撤退,但阿蒂加斯軍很快就奪回了烏拉圭河以東的陣地。[126][127]5月4日至6日,葡萄牙人進攻聖多美,但被擊退。

由於斯特蘭福德勳爵於5月26日促成埃雷拉-雷德梅克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Herrera-Rademaker,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命令阿蒂加斯返回阿尤伊營地西班牙語Arroyo Ayuí Grande (Entre Ríos)[90]

索薩再次無視協議,但不久後收到葡萄牙國王約翰六世敕令,並在6月13日撤退。[98]幾日後,葡萄牙占米西奧內斯指揮官法蘭西斯科·達斯查加斯·桑托斯西班牙語Francisco das Chagas Santos試圖進攻拉克魯斯,但在埃利亞斯·加爾萬通知他敵對行動已結束時收兵。[128]

然而,葡萄牙人並未將其軍隊完全撤離到入侵前的邊界,而是繼續控制著現今的烏魯瓜亞納夸拉伊聖安娜-利弗拉門圖阿萊格雷特等市鎮的地區,以及南羅薩里奧唐佩德里圖巴熱的部分地區。[90]

1812年4月,在巴塔哥尼亞卡門-德巴塔哥內斯西班牙語Carmen de Patagones的堡壘里,爆發由福斯蒂諾·安賽西班牙語Faustino Ansay領導的譁變西班牙語Sublevación de Carmen de Patagones,安賽在從門多薩驅逐後就囚禁於此地,保皇黨由此控制了港口。[34]

同月,三人執政團成員曼紐·德薩拉特亞西班牙語Manuel de Sarratea接管了駐恩特雷里奧斯的軍隊,但阿蒂加斯並不承認他是自己的上級。[129]

6月,阿蒂加斯在恩特雷里奧斯省阿尤伊西班牙語Arroyo Ayuí Grande (Entre Ríos)紮營。薩拉特亞的營地距離阿蒂加斯陣地一里格,他致力於引誘東岸軍軍官加入自己的營地,並成功招募到約2000人。但由於阿蒂加斯還有約1500名士兵和大量平民,他被宣布為叛徒,然而薩拉特亞並為獲得政府的支持。[129]

9月,薩拉特亞軍隊的先鋒部隊在龍多的指揮下渡過烏拉圭河,開始向蒙特維多進軍。與此同時,阿蒂加斯的部隊及其跟隨的民眾開始返回東岸邦,但他們並未參與此次行動。[97]

北方面軍防禦戰

薩韋德拉在抵達薩爾塔僅8天後就接到了三人執政團的命令,將軍隊指揮權移交給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72],不久後被逮捕。

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革命者組織了名為「小共和國西班牙語Republiquetas」的游擊隊,抵抗入侵。

10月6日,拉巴斯城的軍隊在錫卡錫卡擊敗了赫羅尼莫·馬龍·德隆貝拉西班牙語Jerónimo Marrón de Lombera上校率領的1200名士兵。次日,奧魯羅落入革命者手中。

荷西·曼紐·德戈耶內切西班牙語José Manuel de Goyeneche占領了丘基薩卡,但不得不率領3500人撤退至奧魯羅。荷西·費南多·德阿瓦斯卡爾西班牙語José Fernando de Abascal總督派遣由普諾代官曼紐·坎佩爾西班牙語Manuel Quimper庫斯科克丘亞酋長馬特奧·普馬卡瓦西班牙語Mateo Pumacahua組成的部隊前往支援,在此期間對艾馬拉人犯下了殘酷的罪行。[25]

革命軍在提奎納西班牙語estrecho de Tiquina取得了小勝,但佩德羅·貝納文特西班牙語Pedro Benavente和隆貝拉占領了拉巴斯。普馬卡瓦設法與返回丘基薩卡的戈耶內切軍隊重新建立聯繫。[25]

從秘魯北部抵達的土著部隊的暴行激怒了上秘魯的民眾。埃斯特萬·阿爾塞西班牙語Esteban Arze上校返回科恰班巴谷地,並於11月14日領導了科恰班巴革命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 Cochabamba (1811)。他被任命為總司令,馬里亞諾·安特薩納西班牙語Mariano Antezana擔任科恰班巴省委員會主席。11月16日,阿爾塞進攻奧魯羅,但被因達萊西奧·岡薩雷斯·德索卡薩擊退。

阿約帕亞縣建立了阿約帕亞小共和國西班牙語Republiqueta de Ayopaya,並在未來抵抗保皇軍多年。[72]

Thumb
老年時埃烏斯托基奧·迪亞斯·貝萊斯西班牙語Eustoquio Díaz Vélez

為了支持科恰班巴革命,普埃雷東決定再次嘗試進軍上秘魯,派遣一個騎兵團和一個步兵營,由埃烏斯托基奧·迪亞斯·貝萊斯西班牙語Eustoquio Díaz Vélez少校指揮。[130]革命軍曼紐·多雷戈西班牙語Manuel Dorrego中校在桑薩納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Sansana擊敗保皇軍,取得小勝利。

在得到增援後,迪亞斯·貝萊斯部隊達到了860人,迪亞斯·貝萊斯再次派遣多雷戈前往納薩雷諾西班牙語Combate de Nazareno,並擊敗法蘭西斯科·皮科阿加西班牙語Francisco Picoaga,但多雷戈的部隊被蘇伊帕查河漲潮所分離,保皇軍趁虛而入。[131][132]由於戈耶內切正在進軍,普埃雷東命令迪亞斯·貝萊斯立即撤退。[133]

1月16日,阿爾塞成功占領查揚塔。與此同時,迪亞斯·貝萊斯派遣先鋒隊馬丁·米格爾·德圭梅斯西班牙語Martín Miguel de Güemes收復塔里哈[134]

但北方面軍甚至沒有試圖支援上秘魯的革命者,1月20日,迪亞斯·貝萊斯率領疲憊不堪的部隊和圭梅斯的部隊撤往烏瑪瓦卡旱谷。與此同時,三頭執政團對戰爭持謹慎態度,更傾向於在首都周圍保留兵力。

一支由2000名士兵組成的革命師從米斯克前往丘基薩卡,但於4月4日被利馬皇家軍團的一個營徹底擊潰。幾天後,即4月12日,阿約帕亞印第安人在拉巴斯附近被擊敗。所有戰俘均被處決。[135]

一支由1,200人組成的保皇軍師從聖克魯斯-德拉謝拉挺進,前去援助戈耶內切,但在聖克魯斯省薩邁帕塔戰鬥西班牙語batalla de Samaipata中被擊敗,所有保皇黨人均被殺或被俘。[136]

戈耶內切鎮壓波托西的叛亂後,於5月5日前往丘基薩卡。他從那裡派遣4,000人攻打科恰班巴,同時派遣一支縱隊前往查揚塔,另一支縱隊則由隆貝拉率領2,000人前往塔帕卡里阿古斯丁·胡西西班牙語Agustín Huici上校向巴耶格蘭德推進,摧毀了普卡拉鎮。

阿爾塞和馬里亞諾·安特薩納西班牙語Mariano Antezana之間的分歧導致科恰班巴軍隊一分為二。5月24日,阿爾塞在波科納戰鬥西班牙語Batalla de Pocona戰敗,保皇黨軍隊向該城進軍。

安特薩納並未展現出同樣的好戰態度,但科恰班巴人在聖塞瓦斯蒂安山發起了一場戰鬥。他們於27日戰敗,科恰班巴再次落入保皇黨手中。這一次,戈耶內切以殘酷的手段鎮壓了叛亂:許多革命者被處決,保皇軍洗劫並焚燒了這座城市。隆貝拉被任命為代官,率領一支2000人的駐軍。[137]

戈耶內切返回波托西,然後率領軍隊前往奇查斯,而普馬卡瓦則返回庫斯科。[25]

6月2日,巴爾塔扎爾·卡德納斯西班牙語Baltazar Cárdenas率領阿約帕亞革命者在錫卡錫卡中慘敗。阿爾塞率領部分部隊逃走,但後被擊敗。後來加入了胡安·安東尼歐·阿爾瓦雷斯·德阿雷納萊斯西班牙語Juan Antonio Álvarez de Arenales領導的游擊隊。[135]

胡胡伊大撤退和圖庫曼戰役

1812年3月26日,曼紐·貝爾格拉諾將軍接管北方面軍。在此前幾個月,貝爾格拉諾因在巴拉圭戰場上的失利而受審,最終被宣判無罪。在此期間,他指揮了帕特里西奧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Patricios,鎮壓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辮子兵變西班牙語Motín de las Trenzas,並在羅薩里奧升起了一面旗幟,但執政團命令將其毀掉。[138]

貝爾格拉諾在聖薩爾瓦多-德胡胡伊地區修築防禦工事,並在坎波桑托紮營。軍隊規模不大,約有1500人,其中三分之二是騎兵。

貝爾格拉諾對軍隊展開大改革,優先推行紀律嚴明和嚴格的行政管理。他在當地建立醫院、軍事法庭和物資管理機構,也保障武器、彈藥和服裝工廠的生產,還組織了先遣偵察單位並吸納德國軍官愛德華多·考尼茨·德霍爾姆貝格西班牙語Eduardo Kaunitz de Holmberg男爵協助組織炮兵營和訓練軍官。

貝爾格拉諾曾發起了一場短暫的攻勢,將部分兵力推進至烏瑪瓦卡旱谷。在聖薩爾瓦多-德胡胡伊期間,他慶祝了五月革命兩周年,並親自為自己設計的旗幟舉行了祝福儀式。

不久之後,政府下令不戰而退哥多華。此時,科恰班巴抵抗力量遭到全數摧毀,戈耶內切軍隊先鋒部隊在新晉升准將皮奧·特里斯坦西班牙語Pío Tristán的指揮下,開始向薩爾塔推進。

7月中旬,貝爾格拉諾得知保皇軍先鋒部隊即將抵達拉基亞卡,便發起了「胡胡伊撤退西班牙語Éxodo Jujeño」:他親自率領先鋒部隊,留下副官埃烏斯托基奧·迪亞斯·貝萊斯西班牙語Eustoquio Díaz Vélez擔任後衛,並命令平民隨軍撤退,實施焦土政策。8月23日,軍民逃離了聖薩爾瓦多-德胡胡伊,不久後該城便被保皇軍占領。[138]

北方面軍南下時,並未途經薩爾塔,因為該城已被保皇軍一支營隊占領。9月3日,西班牙先鋒部隊追上了迪亞斯·貝萊斯率領的後衛部隊,但在拉斯彼德拉斯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Las Piedras中被後者擊敗。[139]

Thumb
圖庫曼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Tucumán

儘管貝爾格拉諾不同意放棄整個北方的命令,他仍繼續向東南撤退。圖庫曼人民受到近期勝利的鼓舞,請求貝爾格拉諾嘗試保衛他們的城市。於是,他改變了路線,於9月21日在聖米格爾-德圖庫曼安頓下來,將決定告知了三頭執政團。[140]

9月24日,特里斯坦率領3000人的軍隊在圖庫曼戰役中對上有1800人的北方面軍。這場戰鬥十分混亂,貝爾格拉諾直到次日特里斯坦開始向北撤退時才得知勝利的消息。革命軍繳獲13門大炮。[39]

由於無法進行組織有效的追擊,他派遣迪亞斯·貝萊斯前往薩爾塔。[141]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貝爾格拉諾全身心地致力於重整軍隊。

1813年議會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圖庫曼戰役是阿根廷獨立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如伊西多羅·魯伊斯·莫雷諾西班牙語Isidoro Ruiz Moreno稱其為「主權之戰」[141]。這場勝利使下令撤退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執政團名譽掃地。1812年10月8日,荷西·德·聖聖馬丁發動政變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l 8 de octubre de 1812,推翻第一屆三人執政團,並擁立第二屆三人執政團西班牙語Segundo Triunvirato (Argentina)[142]

新屆政府召集全體制憲議會西班牙語Asamblea del Año XIII,推動立法並放棄以費南多七世行駛權力的論調。第二屆三人執政團成員以及後續首兩位拉布拉他聯合省最高督政官西班牙語Director Supremo de las 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的任命皆受到勞塔羅共濟會會所西班牙語Logia Lautaro的影響,並在後續主導內政、國際和軍事政策。

第二屆三人執政團和第一屆督政府對新生國度的軍事防禦和收復總督轄區採取了更為果斷的態度,並向北方面軍和駐紮在東岸邦的軍隊派遣大量增援部隊。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班牙的局勢逐漸逆轉,費南多七世重登西班牙王位西班牙語Reinado de Fernando VII de España。國王專制政策意味著對脫離西班牙帝國的國家採取強硬態度,拒絕任何排斥恢復殖民地的安排。

1814年1月31日,議會任命三人執政團成員赫瓦西奧·安東尼歐·德波薩達斯西班牙語Gervasio Antonio de Posadas為最高督政官。他將力量集中在占領蒙特維多,以防止其成為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的登陸港。[143]西班牙曾準備一支10,600人的大型遠征軍,計劃奪回拉布拉他總督轄區,但隨著蒙特維多的失陷以及葡萄牙拒絕其在巴西登陸和補給[15],不得不改道前往委內瑞拉西班牙語Capitanía general de Venezuela[144]

波薩達斯的繼任者卡洛斯·馬里亞·德阿爾韋亞爾西班牙語Carlos María de Alvear政府致力於鞏固其在首都的政治地位,並鎮壓沿岸各省聯邦主義者的叛亂。政府沒有在北部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並試圖解除聖聖馬丁庫約代官西班牙語Intendencia de Cuyo的職務,但未成功。[145]

阿爾韋亞爾放棄了積極防守和反擊的戰略,在他垮台後,兩位繼任的臨時督政官,並未實際統領所有省份。在此期間,外交和軍事政策反覆無常。[146]北方面軍則繼續執行前幾年制定的進攻計劃。

第二次蒙特維多圍城戰

10月20日,在收到三人執政團垮台的消息後不久,革命軍再次圍攻蒙特維多。12月31日,保皇軍在不了解圍城軍前夜已獲增援,發起進攻並在小山丘戰場西班牙語Batalla de Cerrito中慘敗[97]

蒙特維多憑藉強大的海上優勢抵抗革命軍的進攻,但陸地守軍不在嘗試出擊。[147]然而,1813年西班牙的增援開始抵達蒙特維多。在1811年至1812年間,從西班牙出發的援部隊不到800人,然而到了1813年有3,440人被派往蒙特維多。[148]在此之前,西班牙傾向於往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新西班牙總督轄區派遣軍隊。[149]

Thumb
1813年2月3日聖洛倫索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San Lorenzo

由於無法獲得食物,蒙特維多的保皇軍連續對烏拉圭河及巴拉那河沿岸發起進攻,肆無忌憚地掠奪。1813年2月3日,荷西·德·聖聖馬丁率領擲彈騎兵團西班牙語Regimiento de Granaderos a Caballo聖洛倫索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San Lorenzo中取得重大勝利,阻止保皇軍的入侵。[150]

拉布拉他新政府最終同意承認阿蒂加斯對其麾下軍隊的權威,並命令薩拉特亞於1813年初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阿蒂加斯參與到蒙特維多圍城戰,聽從龍多指揮,但保留了一定自主權。[151]1813年餘下的時間裡,蒙特維多圍城戰僅限於幾場小規模衝突。

第二次上秘魯遠征

Thumb
薩爾塔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Salta

圖庫曼戰役勝利後,貝爾格拉諾花費四個月的時間重整軍隊,使兵力翻倍,提升訓練質量和紀律,但這也導致了愛德華多·考尼茨·德霍爾姆貝格西班牙語Eduardo Kaunitz de Holmberg與其他軍官發生爭執而離開。

1月12日,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貝爾格拉諾軍向薩爾塔前進。保皇軍的皮奧·特里斯坦西班牙語Pío Tristán在此處築起了防禦工事,並得到了荷西·曼紐·德戈耶內切西班牙語José Manuel de Goyeneche兩個營、一些騎兵和六門大炮的增援。一個月後,在茹拉門圖河河畔,北方面軍向制憲議會和阿根廷國旗宣誓。

特里斯坦預料貝爾格拉諾從南面進攻,但在一名薩爾塔軍官的率領下,北方面軍駐紮在城北的卡斯塔尼亞雷斯莊園(Hacienda de Castañares西班牙語Hacienda de Castañares),切斷了敵軍可能向胡胡伊省撤退的通道。2月20日的薩爾塔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Salta中,革命軍分兩路進攻,迫使特里斯坦無條件投降,繳獲武器並俘虜3200名士兵。[n. 1][152]在扣留大量戰俘將使向上秘魯進軍變得不可能,[22]因此貝爾格拉諾決定釋放了戰俘,以換取他們發誓不再拿起武器對抗聯合省。[138]

3月1日,戈耶內什僅率領450人從波托西撤往奧魯羅,並同意與貝爾格拉諾停戰40天。在奧魯羅戈耶內什向秘魯總督遞交辭呈,華金·德拉佩蘇埃拉西班牙語Joaquín de la Pezuela接替軍隊司令的位置。在此期間,代理司令胡安·拉米雷斯·奧羅斯科西班牙語Juan Ramírez Orozco於1813年3月2日撤離丘基薩卡,而革命家埃斯特班·阿古斯丁·加斯科恩西班牙語Esteban Agustín Gascón擔任查爾卡斯省省長。北方面軍則繼續北上並占領圖皮薩

曾在薩爾塔發誓的保皇軍士兵在抵達奧魯羅後,被拉巴斯主教和秘魯總督解除誓言,大部分士兵恢復了軍職,但特里斯坦不願再與聯合省軍交戰。

在貝爾格拉諾軍抵達聖克魯斯-德拉謝拉和科恰班巴前,這些地區於3月迅速宣布支持獨立運動。這一切源於特里斯坦部隊的潰敗,導致士氣低落,迫使米格爾·塔孔-羅西克西班牙語Miguel Tacón y Rosique赫羅尼莫·馬龍·德隆貝拉西班牙語Jerónimo Marrón de Lombera胡安·拉米雷斯·奧羅斯科西班牙語Juan Ramírez Orozco向北撤退。以荷西·安東尼歐·阿塞貝(西班牙語:José Antonio Acebey)為首的400名丘基薩卡民兵師在波托西與北方面軍會師,而貝爾格拉諾於5月7日抵達波托西。

貝爾格拉諾北上時,試圖將革命之火蔓延到秘魯塔克納,布宜諾斯艾利斯軍官恩里克·帕亞爾德爾西班牙語Enrique Paillardell成功統治該地。帕亞爾德爾並未與北方面軍取得聯繫,而是試圖征服阿雷基帕,但在卡米亞拉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Camiara戰敗,逃往上秘魯。[108]貝爾格拉諾率領3500人控制了上秘魯的大部分地區。[138]

Thumb
比爾卡普希奧戰鬥西班牙語Batalla de Vilcapugio

8月初,華金·德拉佩蘇埃拉西班牙語Joaquín de la Pezuela指揮奧魯羅的保皇軍,軍隊規模已增至5000人。

貝爾格拉諾派遣騎兵指揮官科爾內利奧·塞拉亞西班牙語Cornelio Zelaya在敵後煽動民眾,但保皇軍繳獲了他和游擊隊之間的通信,得知革命軍正在等待增援,於是決定儘快發動攻擊。[153]

10月1日,在比爾卡普希奧戰鬥西班牙語Batalla de Vilcapugio中,貝爾格拉諾成功擊潰了保皇黨的陣型,但是錯誤的停止進攻的信號,加上來自薩爾塔的保皇軍薩圖尼諾·卡斯楚西班牙語Saturnino Castro的騎兵重返戰場,獨立軍被徹底擊潰。[154]

Thumb
阿約胡馬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Ayohuma

貝爾格拉諾向東撤退,在阿約胡馬札寨,並成功召集了大約3,400名士兵,其中只有大約一千名是老兵。

11月14日,阿約胡馬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Ayohuma爆發,貝爾格拉諾過早地集結部隊,佩蘇埃拉趁機從側翼發起進攻,迫使貝爾格拉諾改變陣型。北方面軍兵力被削弱至原來的三分之一。[154]

11月18日,貝爾格拉諾和迪亞茲·貝萊斯撤退至波多西。次日,預料到保皇黨軍隊即將抵達,下令炸毀造幣廠,但這一命令並未得到執行。事實上,第二天,保皇黨先鋒隊在卡斯楚指揮下進入了波多西。1814年初,保皇黨軍隊攻占了塔里哈。[25]

1814年1月,貝爾格拉諾將北方面軍的指揮權移交給荷西·德·聖聖馬丁

占領蒙特維多

1813年,蒙特維多圍城戰仍舊繼續,這表明守軍資源充裕,而進攻方手段匱乏。[15]

由於1813年制憲議會拒絕阿蒂加斯派遣的東岸邦代表,並在龍多影響下選取其他代表,引發阿蒂加斯與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的關係惡化,導致雙方對政治體制的劇烈矛盾。阿蒂加斯主張的立即宣布獨立並建立聯邦制國家,與此相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政府採取溫和政策並主張建立中央集權制[97]

1814年1月底,效忠阿蒂加斯的軍隊放棄圍攻,撤退至烏拉圭河沿岸。他們確信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有意將該國作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附屬國來治理。[90]作為回應,波薩達斯督政官宣布阿蒂加斯為「祖國的叛徒」並懸賞他的人頭。[155]波薩達斯派遣軍隊對抗阿蒂加斯麾下的游擊隊,是為阿根廷最早的內戰之一,阿蒂加斯—督政府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entre Artigas y el Directorio

督政府派遣的軍隊在2月22日埃斯皮尼約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l Espinillo中戰敗。[91]科連特斯和米西奧內斯以及東岸邦內陸的城鎮迅速宣布支持阿蒂加斯倡導的聯邦制[73],因此圍城部隊沒有得到任何增援。

總督維戈德特認為,公開反對拉布拉他河中央政府的阿蒂加斯會加入西班牙王麾下,但考迪羅拒絕了這個提議。[151]

海戰和占領

Thumb
吉列爾莫·布朗西班牙語Guillermo Brown

革命政府組建了一支小型艦隊,爭奪內陸河流和拉布拉他河口的控制權。所有船隻均由外國水手操作,其中包括其指揮官愛爾蘭人吉列爾莫·布朗西班牙語Guillermo Brown。布朗在馬丁加西亞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Martín García (1814)中擊敗哈辛托·德羅馬拉特西班牙語Jacinto de Romarate並占領了戰略要地馬丁加西亞島,迫使保皇軍船隻於3月15日撤退至烏拉圭河上游。[34]追擊船隻在奇納溪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Arroyo de la China中被擊敗,但羅馬拉特一直留在烏拉圭河畔康塞普西翁直到戰爭結束。

費南多七世即將復位的消息迫使雙方加速行動。4月20日,布朗艦隊在蒙特維多附近拋錨,宣布實施海上封鎖。米格爾·德拉謝拉西班牙語Miguel de la Sierra指揮的保皇軍艦隊迎戰,但在5月15日至17日的布塞奧海戰西班牙語Combate naval del Buceo中,大多數保皇黨船隻被俘或摧毀。剩餘的幾艘船隻逃往西班牙,一些較小的船隻被困在蒙特維多港。[34]保皇黨海軍優勢蕩然無存。龍多率領4,000人參與圍城,維戈德則率領5,000人守城,督政官波薩達斯派其侄子卡洛斯·馬里亞·德阿爾韋亞爾西班牙語Carlos María de Alvear率領1,500餘人支援,也奉命他接替龍多擔任圍城戰指揮官。

阿爾韋亞爾於5月17日接管指揮,此時布朗艦隊已大獲全勝。他立即與維戈德特就蒙特維多的投降事宜進行談判。雙方達成協議,保皇黨可以攜艦船和武器撤回西班牙,而革命軍則以費南多七世的名義接收蒙特維多。然而,在聲稱波薩達斯尚未批准該協議[156],阿爾韋亞爾於5月23日占領了這座城市,俘虜了保皇黨並繳獲武器。

蒙特維多的陷落標誌著保皇黨對拉布拉他河長達四年的威脅的終結。維戈德特和所有軍官隨後不久獲釋,但獨立軍卻擁有大量士兵以及武器:5,340名戰俘、310門大炮、8,000支步槍和99艘船隻被繳獲。[157]

兩年半以來一直是保皇黨據點的卡門-德巴塔哥內斯西班牙語Carmen de Patagones也被革命軍占領。[158]

艦隊在占領蒙特維多之後,船隻被拆除以償還債務。[14]

內戰

蒙特維多及其海軍基地西班牙語Apostadero Naval de Montevideo的陷落並不意味著東線問題的結束,而只是性質的改變。儘管阿爾韋亞爾承諾將這座城市移交給阿蒂加斯的部隊,但他還是襲擊了阿蒂加斯的官,導致內戰重新爆發,持續數月,時斷時續,迫使東岸邦和恩特雷里奧斯省的革命軍不得不繼續駐紮,而這些軍隊無法派往北方增援。[157]

次年1月,阿蒂加斯在瓜亞博斯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Guayabos中獲勝後,阿爾韋亞爾同意停戰並將東岸邦交給阿蒂加斯。[90]該條約使部分部隊可以向北派遣,但阿蒂加斯拒絕暫停對恩特雷里奧斯和科連特斯聯邦主義者的援助,迫使許多軍隊留在該地區和首都。

1815年4月發起的針對聯邦主義者的戰役以布宜諾斯艾利斯軍隊譁變和阿爾韋亞爾督政官的倒台而告終。代理督政官伊格納西奧·阿爾瓦雷斯·湯瑪斯西班牙語Ignacio Álvarez Thomas與阿蒂加斯簽署了一項新協議,使得部隊可以前往北方增援。然而,幾個月後,阿爾瓦雷斯·湯瑪斯本人卻撕毀了協議。[159]

普埃雷東督政官時期

Thumb
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

臨時督政官阿爾瓦雷斯·湯瑪斯下令召開Congreso de Tucumán西班牙語图库曼议会。議會任命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為新任大督政官,並率軍前往首都。途中,他曾在哥多華停留,與聖聖馬丁將軍討論其計劃以及督政官應提供的資源。

普埃雷東政府的所有軍事努力都指向兩個核心目標:粉碎聯邦主義者的抵抗潯東,以及支持聖聖馬丁在智利的軍事行動。北方戰線被放棄,儘管北方面軍仍然存在,但被指派鎮壓聯邦主義領導人的叛亂,例如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的博爾赫斯自治起義西班牙語Sublevaciones autonomistas de Borges哥多華聯邦者起義西班牙語Primer federalismo cordobés

當1816年開始的葡萄牙入侵東岸西班牙語Invasión Luso-Brasileña時,督政官不僅拒絕與阿蒂加斯合作,還試圖利用這次入侵來鎮壓沿岸省份的聯邦主義者。

收復智利後,普埃雷東要求安地斯軍團和北方軍團的指揮官聖聖馬丁和貝爾格拉諾將軍隊調往沿岸省份,以擊敗聯邦主義者。兩位指揮官都只是心不在焉地遵從了命令。

1819年中期,普埃雷東辭職,由龍多接任。龍多延續並深化了其前任的政策,斷然將兩軍召回沿岸省份,並徹底放棄了獨立戰爭。[160]

1813年12月,費南多七世重新掌權。此前,西班牙猶豫是否要保衛其昔日的殖民地,然而在1815年建立的神聖同盟遵循了維也納會議的建議[161],支持所有在歐洲政府,並促進歐洲和平。因此費南多得以全力以赴,試圖重新征服西班牙屬美洲。教皇庇護七世發布了1816年正統通諭西班牙語Etsi longissimo terrarum,為西班牙保皇黨的鎮壓行動表示祝福,支持了西班牙的行動。[162]

於是,費南多接連派遣遠征軍收復美洲殖民地,先後13次遠征,共計26,542人。然而,這些遠征軍始終不足以徹底擊敗拉布拉他河的獨立鬥士。他計劃在該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遠征,但因瘟疫導致傷病而屢屢中止。[15]

在太平洋的私掠行動

蒙特維多陷落後,聯合省艦隊解散,但這並不意味著聯合省失去海上防禦力量。督政府簽發數十份針對西班牙的私掠許可證,在這種方式阿根廷麾下的私掠船於1814年至1823年間獲得了大約一百艘船。[34]

1815年5月,政府決定組織一場前往太平洋的私掠行動,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遠征。許多智利流亡者參與了遠征的組織、資助和人員配備。[163]

私掠船隊由4艘船組成,配備約150門大炮和500多名船員,分別是吉列爾莫·布朗西班牙語Guillermo Brown指揮的大力神號西班牙語Hércules (1814)米格爾·布朗西班牙語Miguel Brown指揮的聖三一號西班牙語Santísima Trinidad (1814)伊波利托·布沙爾西班牙語Hipólito Bouchard指揮的鷹號西班牙語Halcón (1814)奧利維里奧·拉塞爾西班牙語Oliverio Russell憲法號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1815)

他們於十月啟航,橫渡合恩角時遭遇猛烈的風暴,拉塞爾的船隻沉沒。他們在年底抵達阿勞卡尼亞大區外的莫查島。智利保皇黨政府禁止所有船隻離開其港口的決定。[163]

1816年1月,他們封鎖了埃爾卡亞俄港,扣押了九艘正前往該港的船隻。[164]

2月,他們封鎖了瓜亞斯河,並占領了普納島。布朗從那裡率軍進攻瓜亞基爾,但戰敗並被俘。瓜亞基爾州長與布沙爾互相威脅後,布沙爾安排了一次戰俘交換,釋放了所有被俘人員。

船隊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島,並在那裡分道揚鑣。布沙爾指揮一艘後來更名為阿根廷號護衛艦西班牙語La Argentina (1816),於6月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布朗前往聖布埃納文圖拉灣,試圖從那裡聯繫波哥大的革命當局,然而,這座城市已落入保皇黨手中。[165]在鷹號沉船後,布朗返回大西洋,躲過了前往蒙特維多的葡萄牙艦隊,繼續向北航行。他最終在巴貝多拋錨,英國殖民當局指控他犯有海盜罪,並扣押了船隻及其貨物。他於1818年中期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166]

安地斯軍和智利獨立戰爭

1815年8月,聖聖馬丁下令在門多薩聖胡安徵召志願者。次月,兩支擲彈騎兵中隊被編入部隊,這些騎兵曾參加過東岸邦內戰,並得到了來自聖路易斯省的高喬人的增援。1815年12月,他向政府報告,軍隊有3887名士兵,其中包括約700名自由民。[167]

聖聖馬丁委託路易斯·貝爾特蘭西班牙語Luis Beltrán修士與麾下的700名人製造火藥、武器、彈藥和制服。[168]聖聖馬丁派遣火藥廠廠長荷西·安東尼歐·阿爾瓦雷斯·孔達科西班牙語José Antonio Álvarez Condarco前往智利,藉口傳遞信息,但他利用這次旅行繪製了一幅非常詳細的安地斯山口地圖。[168]

1816年8月1日,最高督政官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西班牙語Juan Martín de Pueyrredón下令軍隊名為「安地斯軍西班牙語Ejército de los Andes」,任命聖聖馬丁為總司令。圖庫曼會議,賦予其必要的政治和軍事權力。聖聖馬丁將庫約的政治權力委託給托里比奧·德盧祖里亞加西班牙語Toribio de Luzuriaga,並將軍隊駐紮在門多薩附近的埃爾普盧梅里洛軍營西班牙語El Plumerillo,而米格爾·埃斯塔尼斯勞·索萊爾西班牙語Miguel Estanislao Soler擔任參謀長。[167]

普埃雷東竭盡所能地為這支新軍提供了援助,包括軍事增援、資金、糧食、武器、制服和大量彈藥。[159]然而,他在多省(尤其是在聖菲省)對聯邦主義者的強力鎮壓,這使得他無法向安地斯前線派遣更多力量。[169]

智利都督卡西米羅·馬科·德爾蓬特西班牙語Casimiro Marcó del Pont知曉聖聖馬丁的計劃,深知聖聖馬丁無法率領如此龐大的軍隊進駐智利。因此,他試圖分散兵力,使安地斯軍誤判他們將從智利南部或北部入侵。

聖聖馬丁努力與控制著山口的門多薩南部佩溫切族西班牙語pehuenche酋長保持友好關係。聖聖馬丁請求允許穿越他們的土地進入智利,並得到了酋長的批准。一位土著酋長將這一消息帶回智利,這似乎證實了馬科·德爾蓬特的判斷,即預期的襲擊將來自南方。智利的保皇黨勢力一直處於分裂狀態,直到聖聖馬丁跨越安地斯前不久才有所改變。[170]

另一方面,一些激進分子在智利各地使保皇軍保持高度警惕。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卡雷拉黨前軍官曼紐·羅德里奎茲·埃爾多伊薩西班牙語Manuel Rodríguez Erdoíza,他遊走智利中部和南部,襲擊城鎮,在保皇黨勢力中製造恐慌,並散發反政府小冊子。他還擔任聖聖馬丁的間諜,以及他與智利愛國者之間的信使。[171]

這一系列在決戰前取得優勢的卓越間接戰被稱為「扎帕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 Zapa」。[167]

跨越安地斯

安地斯軍步兵共計2334人,轄第8營安布羅西奧·克拉梅爾西班牙語Ambrosio Crámer、第11營胡安·格列哥里奧·德拉斯埃拉斯西班牙語Juan Gregorio de las Heras和第7營佩德羅·孔德西班牙語Pedro Conde。騎兵由荷西·馬里亞·薩皮奧拉西班牙語José Matías Zapiola指揮的擲彈騎兵團和魯德辛多·阿爾瓦拉多西班牙語Rudecindo Alvarado指揮的第一獵人營組成,共有1395人。炮兵僅有一個258人的團,團長佩德羅·雷加拉多·德拉普拉薩西班牙語Pedro Regalado de la Plaza

1817年1月6日,安地斯軍從埃爾普盧梅里洛軍營西班牙語El Plumerillo出發,共有14名指揮官、195名軍官和3,778名士兵參與,其中數百人來自智利。此外還有來自拉里奧哈、門多薩、聖胡安和智利的約1,200名騎兵民兵以及120名礦工(西班牙語:Barretero)作為輔助部隊。[172]

部隊未在阿根廷國旗下作戰,而是使用安地斯軍旗西班牙語Bandera de Mendoza[173]

軍隊被分成六列,分別從六個不同的渡口通過。兩列負責主力,其餘四列規模較小,其任務是迷惑馬科·德爾蓬特,使其無法確定主力部隊真正的渡口位置。[174]

2月9日,所有隊列在洛斯安地斯鎮附近的庫里蒙西班牙語Curimón營地會合,從那裡派出探查隊,確認保皇黨正在查卡布科省待戰。[175]

查卡布科戰役

Thumb
查卡布科戰役

由於軍隊分散,馬科·德爾蓬特很難集結軍隊,在隨後時刻只召集到1,500人。

查卡布科戰役於2月12日凌晨爆發。聖聖馬丁計劃從西面和北面同時發起進攻,而奧希金斯認為保皇軍進攻迫在眉睫,因此改變了計劃,在11:45索萊爾部隊會師前發起進攻。安地斯軍在保皇軍的防守下僵持住,經過約2小時的戰鬥,一支騎兵排突破了防線,衝到炮兵陣地。下午1:30左右,索萊爾先鋒部隊抵達後,保皇軍被完全包圍,安地斯軍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176][177][178]

1817年12月14日,安地斯軍進駐聖地牙哥。奧希金斯被市政議會任命為智利國最高督政官、聖聖馬丁為智利聯合解放軍西班牙語Ejército Unido Libertador de Chile司令[179],這支軍隊由安地斯軍各部和智利其他力量組成。貝爾納多·德蒙特亞古多西班牙語Bernardo de Monteagudo則擔任軍法顧問。在智利史學界中,這段時期被稱為「新祖國」。

就任智利最高督政官西班牙語Director supremo de Chile幾天後,奧希金斯派遣部隊營救困在瓦爾帕萊索港的「阿吉拉」號雙桅帆船,解救流亡在胡安·費南德茲群島的愛國者。同樣新任督政官組織了軍隊對抗在伊塔塔河地區活動的保皇黨勢力。[180]不久之後,聯合軍開始向智利南部快速進軍。

馬丁·米格爾·德圭梅斯和高喬人戰爭

Thumb
荷西·德拉塞爾納西班牙語José de la Serna先後兩度入侵薩爾塔,並在後來成為秘魯總督

薩爾塔省的防務由省長馬丁·米格爾·德圭梅斯西班牙語Martín Miguel de Güemes負責,而龍多的軍隊則撤退至圖庫曼。在那裡,他被告知免去督政官的職務,轉而負責Congreso de Tucumán西班牙語图库曼议会的保全工作。在獨立宣言西班牙語Declaración de independencia de la Argentina發布後,貝爾格拉諾將軍接替龍多擔任軍隊司令,而他也無力向北方發動進攻。相反,由於許多士兵和軍官被調往安地斯軍,北方面軍規模有所縮減。

保皇黨軍隊成功推進至胡胡伊城,但與游擊隊的戰鬥迫使其撤退。1816年9月,華金·德拉佩蘇埃拉西班牙語Joaquín de la Pezuela被任命為秘魯總督後,荷西·德拉塞爾納西班牙語José de la Serna接替成為總司令,並調集了大批參加過拿破崙戰爭的軍官和士兵。他計劃從北部和智利兩地入侵聯合省。

10月末,塞爾納率領5500人向薩爾塔省進軍,幾天後俘虜了亞維侯爵胡安·荷西·費利西亞諾·費南德茲·坎佩羅西班牙語Juan José Feliciano Fernández Campero[181]1月6日進入胡胡伊省,但並未實際控制該地區,在與高喬人的戰鬥中不得不撤退至胡胡伊城中。不久後,曼紐·阿里亞斯西班牙語Manuel Arias烏瑪瓦卡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Humahuaca中擊敗保皇軍,切斷敵軍的補給線。

保皇軍花了數周時間重建與上秘魯的通訊,直到4月15日才抵達薩爾塔。由於被困在城內且缺乏補給,保皇軍派出一支遠征軍前往萊爾馬谷西班牙語Valle de Lerma聚集馬匹和牲畜,但圭梅斯部隊數日接連發起進攻,並在巴尼亞多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l Bañado中擊敗保皇軍。[29][182]

拉馬德里的遠征

Thumb
格列哥里奧·阿勞斯·德拉馬德里西班牙語Gregorio Aráoz de Lamadrid

儘管貝爾格拉諾知道自己無力在上秘魯發起新的戰役,但他還是決定協助圭梅斯的部隊。他派遣一支由格列哥里奧·阿勞斯·德拉馬德里西班牙語Gregorio Aráoz de Lamadrid率領的350人和兩門火炮的部隊,意圖切斷塞爾納與上秘魯之間的聯繫。在抵達後,拉馬德里了解到塔里哈附近有愛國游擊隊活動,加之缺乏穿越亞他加馬沙漠的馱騾和馬匹,他決定前往塔里哈並在塔里哈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Tarija取得勝利,迫使馬特奧·拉米雷斯西班牙語Mateo Ramírez投降。在匯集幾個游擊隊後,在索帕崔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Sopachuy戰敗,並於7月底返回土庫曼。[183]

這次行動並未取得預期成果。同樣,由於未能鞏固其地位,且聖聖馬丁在智利獲勝的消息日益強烈,塞爾納於5月放棄了薩爾塔和胡胡伊,撤退至圖皮薩。[24]

再次入侵胡胡伊和薩爾塔

1817年8月,佩德羅·安東尼歐·奧拉涅塔英語Pedro Antonio Olañeta率領1000人發動了新的入侵,迫使阿里亞斯撤離烏瑪瓦卡,但在幾次小規模戰鬥中失敗,未能推進至蒂爾卡拉以外。1818年1月初撤退至亞維。之後,奧拉涅塔和赫羅尼莫·巴爾德斯西班牙語Jerónimo Valdés再次發兵。1818年1月14日,占領胡胡伊,但兩天後撤離至亞維。

1819年初,塞爾納辭職前往科恰班巴,將指揮權交給荷西·坎特拉克西班牙語José Canterac。在平定塔里哈和辛蒂後,他率領三支縱隊發動新一輪入侵,分別經烏馬瓦卡、奧蘭和普納地區進入。3月26日,占領了聖薩爾瓦多-德胡胡伊,由於擔心被孤立,占領僅持續三小時,撤退到亞拉。之後,返回圖皮薩。[184]

智利

Thumb
馬里亞諾·奧索里奧西班牙語Mariano Osorio

在向康塞普西翁進軍的途中,胡安·格列哥里奧·德拉斯埃拉斯西班牙語Juan Gregorio de las Heras於4月4日在庫拉帕利韋西班牙語Combate de Curapalihue中遭到荷西·奧多涅斯西班牙語José Ordóñez的保皇軍襲擊。在愛國軍勝利後,保皇黨不得不撤離。[185]

最初的計劃是圍攻康塞普西翁和塔爾卡瓦諾兩座城市,但拉斯埃拉斯意識到兵力差距,於是向奧希金斯請求增援,後者於4月中旬率領800名士兵前來支援。5月5日,革命軍在加維蘭山西班牙語Batalla del Cerro Gavilán遭遇奧多涅斯進攻。保皇軍在被擊退後,被迫放棄康塞普西翁,並在塔爾卡瓦諾的港口設防。[185]

塔爾卡瓦諾攻城戰西班牙語Sitio de Talcahuano持續數月後,奧希金斯試圖突襲。該行動由米格爾·布雷耶西班牙語Miguel Brayer組織指揮,但並未成功,進攻者傷亡慘重。[186]

華金·德拉佩蘇埃拉西班牙語Joaquín de la Pezuela總督派遣馬里亞諾·奧索里奧西班牙語Mariano Osorio率領2500人前往塔爾卡瓦諾。在那裡,與奧爾多涅斯的軍隊會師,後者已經抵抗了近九個月進攻。聖聖馬丁隨後要求奧希金斯在馬烏萊河會合,而康塞普西翁的平民則放棄了這座城市。

奧希金斯放棄進攻並撤退到塔爾卡,並在1818年2月12日簽署了智利獨立宣言[187]

革命軍各師集結後不久,奧爾多涅斯說服奧索里奧於1818年3月19日夜間襲擊革命軍營地,史稱坎恰拉亞達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Cancha Rayada (1818)。這場戰役以保皇黨的勝利結束。

戰敗的消息傳到聖地牙哥,士氣低落,甚至有人傳言蘭卡瓜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Rancagua會再次上演。[188]當時,曼紐·羅德里奎茲上校抵達聖地牙哥,暫時掌權。不久之後,在坎恰拉亞達戰役中受傷的奧希金斯重新掌權。[189]

然而,保皇黨的傷亡人數遠超革命軍,而聯合軍的許多部隊(尤其是拉斯埃拉斯率領的約3000人)得以有序撤退。在貝爾特蘭的幫助下,聖聖馬丁重組了軍隊。僅僅兩周後,軍隊就準備好再次投入戰鬥。[190]

邁普

Thumb
邁普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Maipú

4月5日,在聖地牙哥以南約10公里的邁普平原西班牙語Valle del Maipo,5,300名保皇黨人配備12門火炮,而4,900名愛國者則配備21門火炮。[191]聖聖馬丁在高處組織軍隊,等待西班牙人的進攻。

戰鬥始於曼紐·布蘭科·恩卡拉達率領的革命軍炮兵的猛烈炮擊,隨後聖聖馬丁的部隊發起總攻。西班牙人看似勝券在握,但聖聖馬丁的預備隊卻從側面發起攻擊,扭轉了局勢。擲彈騎兵支援了拉斯埃拉斯的部隊,後者徹底摧毀了保皇黨的陣地。

奧索里奧逃走後,奧爾多涅斯率領的保皇黨殘餘部隊在洛埃斯佩霍莊園避難。拉斯埃拉斯將軍領兵追擊,負傷的奧希金斯帶著約1000名士兵前來帶來支援。革命軍炮兵瘋狂炮擊敵軍,直到奧爾多涅斯最終決定投降。

保皇黨軍隊損失2000人,2463名士兵淪為俘虜,而革命軍傷亡人數則為1000人。[191]這是阿根廷和智利獨立戰爭中最血腥的一場戰役。

智利南部戰區

儘管慘敗,保皇黨仍設法在紐布萊河集結。聖聖馬丁並未急於追擊,直到5月中旬才派出由薩皮奧拉指揮部隊迎戰。他們取得了一些小勝利,但未能占領奇廉[192]

1818年5月,一支由11艘運輸船和1艘戰艦組成的遠征隊從卡迪斯啟航,載著2000多名士兵前往智利。由於奧索里奧殘部只剩下幾千人,這支遠征隊出發時間已經晚了。其中一艘停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運輸船「千里達號」上的水兵和士兵譁變,讓革命當局得以獲悉遠征的細節,包括艦隊的信號系統以及進入太平洋後集結的地點和日期。這條消息連同兩艘戰艦一起被送往智利,最終整個西班牙艦隊在智利南部莫查島被俘。[193]

奧索里奧向佩蘇埃拉求援的請求並未受到理會,保皇軍於8月被調往秘魯。保皇黨軍隊的很大一部分在1819年1月的比奧比奧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l Bío Bío中被擊潰。[194]自此,智利保皇黨勢力就由非正規部隊組成,並與革命政府打游擊戰

智利軍隊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繼續與非正規保皇黨軍隊作戰,即所謂的殊死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a Muerte (Chile)[195]而拉布拉他政府沒有參加這些戰役,因為他們將兵力集中在該國北部或返回聯合省,為解放秘魯做準備。

各省自治時期

在很長一段時間,北方面軍在圖庫曼沒有進行無重大的征戰行動,相反這支部隊被用於對抗哥多華省和聖菲省的聯邦主義者。1819年底,最高督政官荷西·龍多西班牙語José Rondeau命令北方面軍向聖菲進軍,但軍隊譁變西班牙語Motín de Arequito中斷了這場計劃。然而這支軍隊的士兵返回家鄉,再也沒有參加獨立戰爭。[196]

龍多還命令聖聖馬丁率領安地斯軍前往沿岸省份,但他拒絕了並跨越安地斯山脈,準備征服秘魯。但安地斯軍一些部隊叛變並參與到了聯合省西部和北部的內戰里。[197]

北方面軍譁變後,龍多督政官僅剩下一支小部隊對抗考迪羅並最終在塞佩達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Cepeda (1820)戰敗。後者的戰敗引發了1820年2月國會以及其他的中央政府機關的解散,開始了省份自治時期。

戰爭資源全部集中在前線省份,在北部戰線由薩爾塔省政府負責,而秘魯戰線則由智利共和國負責,其他的省份未進一步提供援助。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因為壟斷了海關成為唯一一個有能力提供資源的省份,然而在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註 10]曼紐·荷西·加西亞西班牙語Manuel José García[註 11]秘書,曾指示過軍事撤退的策略}}領導的政府無視了這場戰爭,甚至拒絕了聖聖馬丁的援助請求,理由是「西班牙人留在秘魯對國家有利」。[198]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還於1823年與西班牙自由三年政府簽署了初步和平公約西班牙語Convención Preliminar de Paz (1823),但次年隨著費南多七世復辟,這封條約不了了之。[199]

聯合省陷入混亂,這對於計劃中的遠征軍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們原定於1820年初啟程前往拉布拉他河,但這一計劃被大大推遲。然而,勞塔羅共濟會會所西班牙語Logia Lautaro支持的軍官的煽動,以及其中許多西班牙獨立戰爭的前軍官對國王專制政策的不滿,導致了這些軍隊在1820年1月起義。[200][201]

西班牙自由三年政府在恢復西班牙殖民帝國的嘗試中毫無作為,其防務落入總督之手。另一方面,保皇黨當局因自由派與專制主義者之間的衝突而遭到極大削弱,極端情況下甚至建立起獨立政權的起義,例如領導墨西哥獨立的保皇軍司令阿古斯丁·德伊圖爾維德

1823年末,費南多七世重新掌權,但是此時的收復行動已為時已晚。[202]

高喬人戰爭的結束

胡安·拉米雷斯·奧羅斯科西班牙語Juan Ramírez Orozco在1820年2月份替代荷西·坎特拉克西班牙語José Canterac擔任上秘魯西班牙軍隊司令,5月8日占領了胡胡伊省並在31日占領薩爾塔城,最遠到達茹拉門圖河。雙方互有勝負,但高喬人俘獲了安東尼歐·比希爾西班牙語Antonio Vigil上校,迫使敵軍撤回城內。

在薩爾塔期間,保皇黨領袖得知西班牙於同年1月1日爆發軍事起義,宣布恢復1812年卡迪斯憲法,還得知秘魯解放遠征軍西班牙語Expedición Libertadora del Perú將於同年年中從智利出發。在等待秘魯局勢發展之時,拉米雷斯·奧羅斯科下令撤退至圖皮薩。

10月,在上秘魯自由憲法宣誓儀式之際,聖聖馬丁率軍於9月8日登陸秘魯海岸以及胡安·安東尼歐·阿爾瓦雷斯·德阿雷納萊斯西班牙語Juan Antonio Álvarez de Arenales上校率領一個師向山區推進的消息傳來。拉米雷斯·奧羅斯科和坎特拉克隨即率領主力往秘魯進軍。奧拉涅塔則帶領2000人留守圖皮薩。[203]

聖聖馬丁任命圭梅斯為觀察軍西班牙語Ejército de Observación sobre el Perú總司令,並協商在入侵秘魯時,薩爾塔省長圭梅斯將負責阻止保皇黨軍隊深入利馬。圭梅斯不斷掌握著聖聖馬丁的動向,當聖聖馬丁登陸秘魯時,決定向上秘魯推進。

北方面軍僅剩下一小部分師,由圭梅斯麾下的亞歷杭卓·埃雷迪亞西班牙語Alejandro Heredia上校指揮。圖庫曼省長貝爾納韋·阿勞斯西班牙語Bernabé Aráoz保存了北方面軍的部分軍火,試圖用這些武器迫使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省歸於圖庫曼。這導致了圭梅斯參與了內戰。[24]

奧拉涅塔趁薩爾塔內部衝突之機,派遣其小舅子吉列爾莫·馬基吉西班牙語Guillermo Marquiegui於4月中旬入侵胡胡伊城。在馬基吉占領胡胡伊三天後,撤退至萊昂西班牙語León (Argentina),等待奧拉涅塔的支援。

胡胡伊人民意識到奧拉涅塔會先於圭梅斯增援部隊到達,於是組織一支600人的隊伍,由荷西·伊格納西奧·戈里蒂西班牙語José Ignacio Gorriti指揮。戈里蒂於4月27日清晨擊敗西班牙語Día Grande de Jujuy馬基吉。奧拉涅塔曾試圖反攻,但在戈里蒂威脅射殺俘虜的軍官後打消念頭撤退了。[204]

薩爾塔上層階級對圭梅斯的獨裁和繁重的政府感到厭倦,決定罷免省長。他們趁著圭梅斯在圖庫曼時,趁其不在之際罷免了他,由阿波利納里亞諾·菲格羅亞西班牙語Apolinario Figueroa取而代之,並向奧拉涅塔尋求幫助。

在圖庫曼戰敗的圭梅斯返回薩爾塔,以不流血的方式重新掌權,但奧拉涅塔還是派遣荷西·馬里亞·巴爾德斯西班牙語José María Valdez入侵了薩爾塔,6月6日奇襲並占領薩爾塔。他的一支小隊成功傷害到圭梅斯,後者在11天後離世,死因推測為血友病[205]

奧拉涅塔遷至薩爾塔,任命了一位忠於他省長,卻發現自己被已故格梅斯的部隊包圍,而這些部隊的指揮官是豪爾赫·恩里克·維特西班牙語Jorge Enrique Vidt上校,後者在格梅斯去世前幾個小時才被任命為指揮官。在革命軍的逼迫下,奧拉涅塔於7月14日與薩爾塔議會簽署了停戰協議,隨後撤退至上秘魯。[24]

1822年6月,奧拉涅塔率領保皇黨最後一次入侵今阿根廷,到達胡胡伊省以北40公里的博爾坎西班牙語Volcán (Jujuy),12月6日撤離。至1822年,薩爾塔地區有記錄236場戰役。[206]奧拉涅塔的部隊仍然留守並占領的部分邊境城鎮,如西聖維多利亞

聖聖馬丁在秘魯的行動

1818年5月,聯合軍在基約塔安營紮寨,在這裡訓練5000名士兵,但由於疾病和逃兵,士兵數量逐漸減少。督政府下令調動安地斯軍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聖聖馬丁沒有做出回應。在給奧希金斯的信中稱「若無法完成對秘魯的政府,魔鬼將會奪走一切」。[207]

由於缺乏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資金支持,軍隊的出發時間被推遲了數月。此外,聖聖馬丁的不服從導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政府暫停對其提供財政援助,智利政府不得不通過從英國和美國貸款來承擔所有資金。[208]

隨著拉布拉他政府的解散,安地斯軍失去了可以依靠的政府。聖聖馬丁於1820年3月26日向安地斯軍首領遞交辭呈。4月2日,安地斯軍官們在蘭卡瓜城開會,起草了一份聲明稱「聖聖馬丁將軍所獲的對西班牙人發動戰爭以及推進國家幸福的授權並未被取消,也不會被取消,這項權利源於人民的健康,這是不可改變的。」。[209]後面,聖聖馬丁率領安地斯軍與智利軍隊前往秘魯。[210]

海上行動

Thumb
伊波利托·布沙爾西班牙語Hipólito Bouchard的探險

在從太平洋遠征歸來後,伊波利托·布沙爾西班牙語Hipólito Bouchard與資本家比森特·阿納斯塔西奧·埃切瓦里亞西班牙語Vicente Anastasio Echevarría合資組建一支新的私掠行動。船員大多為外國籍,但布宜諾斯艾利斯舵手湯瑪斯·埃斯波拉西班牙語Tomás Espora脫穎而出。

在為期兩年的旅程中,他們釋放了馬達加斯加的奴隸,船隊40人死於壞血病[211]擊退了望加錫海峽海盜襲擊,封鎖了菲律賓都督府馬尼拉港達兩個月之久,並俘獲了幾艘船隻。

夏威夷遭遇了「查卡布科」號私掠護衛艦[212]並擊敗他們。在與卡美哈梅哈一世談判期間[213],雙方簽署了一項協議,儘管船長並不重視該協議,但一名水手宣稱,這是「一項關於和平、戰爭和商業的聯盟條約」,這意味著一個主權國家承認聯合省的獨立。[214]對海盜頭子的死刑引發了與考愛島國王的衝突。[215]

加利福尼亞,襲擊了蒙特雷城。在克服了微弱的抵抗後,占領了這座城市並升起了阿根廷國旗六天。[216]

他們接連襲擊了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塞巴斯蒂安·比斯卡伊諾灣西班牙語Bahía de Sebastián Vizcaíno納亞里特州聖布拉斯西班牙語San Blas (Nayarit)薩爾瓦多松索納特尼加拉瓜埃爾雷阿萊霍,捕獲了數艘西班牙船隻。有一種說法認為,布沙爾的船隻懸掛著阿根廷國旗,啟發了中美洲聯合省國旗,並由此影響了現今中美洲各個國家的國旗。[217]

秘魯解放遠征隊

智利政府竭盡全力為新艦隊補給,並在瓦爾帕萊索港召集1000名智利水手和624名外國水手,其中大部分是英國人。在曼紐·布蘭科·恩卡拉達的指揮下智利第一支國家艦隊西班牙語Primera Escuadra Nacional de Chile紀律渙散。[218][219]

Thumb
智利艦隊司令湯瑪斯·科克倫西班牙語Thomas Cochrane

被派往倫敦的荷西·安東尼歐·阿爾瓦雷斯·孔達科西班牙語José Antonio Álvarez Condarco上校僱傭了湯瑪斯·科克倫西班牙語Thomas Cochrane指揮智利艦隊。後者於1818年11月抵達智利。根據7月15日的報告,該軍隊由4642名士兵組成。40%的軍官來自拉布拉他聯合省。由於需要招募士兵來補充艦隊的人員,以及約170名炮兵來保護瓦爾帕萊索港,軍隊人數因此縮減至4118名士兵和296名軍官。

科克倫組織艦隊之際,布沙爾艦隊經過兩年的航行,於1819年7月9日抵達瓦爾帕萊索。抵達後,科克倫指控布沙爾犯有海盜罪,並逮捕了船上的軍官,開始了一場漫長的審判。[n. 2]在此期間,「阿根廷」號遭到洗劫,與其一同抵達的兩艘被俘船隻被編入智利艦隊。

1819年9月,科克倫率領五艘船從瓦爾帕萊索啟航前往卡亞俄。港口在陸地上由3000名士兵和大量火炮防守,在海上則由五艘船防守。在用康格里夫火箭攻擊失敗後,俘獲了「蒙特蘇馬」號斯庫納船。從艦隊繼續向北航行,威廉·米勒占領了皮斯科數日。

在科克倫缺席的情況下,法庭最終聽取了布沙爾和埃斯波拉的證詞後[220],於12月被宣判無罪。儘管貨物最終未能追回,但布沙爾被允許接管「阿根廷」號的指揮權。

科克倫率領兩艘船南下,攻占了瓦爾迪維亞,這裡當時仍由保皇黨控制,是西班牙在南半球的行動中心。這場戰役導致一艘船沉沒,但科克倫率領蒙特朱瑪號及其船員,攻占了堡壘,最終抵達瓦爾迪維亞,並於1820年2月4日將其攻占。

艦隊之後前往奇洛埃島,但在安庫德地面攻擊失敗後,不得不返回。[221]

登陸秘魯

1820年8月20日,一支由25艘艦船組成的艦隊啟航前往秘魯,艦隊有著8艘戰艦和17艘運輸船,共搭載1740名海員。其中,由布沙爾指揮的「阿根廷」號載有500名士兵,其中包括擲彈騎兵。全軍共有4118名士兵和296名軍官,其中約750人拉布拉他聯合省。遠征軍分為智利師和安地斯師[222],並配備25門火炮。

9月8日,聖聖馬丁登陸西班牙語Desembarco de San Martín皮斯科鎮附近的帕拉卡斯海灘,他在此向秘魯人民發布了第一份宣言。[223]

華金·德拉佩蘇埃拉西班牙語Joaquín de la Pezuela總督麾下約有兩萬名士兵分布在總督轄區各地,其中大部分駐守利馬和上秘魯。[224]因此,聖聖馬丁率領四千餘人登陸時,保皇軍策略未發動正面進攻,而是消耗敵人,使其名譽掃地。

聖聖馬丁派遣胡安·安東尼歐·阿爾瓦雷斯·德阿雷納萊斯西班牙語Juan Antonio Álvarez de Arenales率領一個師深入山脈,隨行的還有羅曼·德埃薩西班牙語Román Deheza的安地斯軍第11營、荷西·聖地牙哥·阿爾杜納特西班牙語José Santiago Aldunate的智利師第2營、胡安·拉瓦列西班牙語Juan Lavalle的擲彈騎兵團以及兩門火炮。聖聖馬丁則乘船前往秘魯北部沃拉,與總督展開談判。

革命軍登陸後,秘魯南部海岸指揮官曼紐·坎佩爾西班牙語Manuel Quimper上校撤退到南方,後接連在10月7日帕爾帕魯菲諾·吉多西班牙語Rufino Guido的戰鬥、次周納斯卡曼紐·帕特里西奧·羅哈斯西班牙語Manuel Patricio Rojas的戰鬥以及10月15日卡拉韋利省的戰鬥戰敗並被俘虜。

阿雷納萊斯翻越安地斯山脈,於10月24日兵不血刃占領了瓦曼加城。在馬約克橋擊敗敵軍二線部隊後,擊敗位於豪哈山坡的一個護衛師。11月23日,在胡寧大區塔爾馬,羅哈斯成功追上萬卡韋利卡代官胡安·蒙特內格羅,將其俘虜,繳獲六門大炮、500支步槍和5萬發子彈。

1820年12月6日,阿雷納萊斯在塞羅德帕斯科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Cerro de Pasco中擊碎了迪亞哥·奧賴利西班牙語Diego O´Reilly將軍的師。保皇黨陣亡83人,400人被俘,其中包括由安德烈斯·德聖克魯斯西班牙語Andrés de Santa Cruz率領的所有騎兵,後者在戰後投奔了愛國軍。

1821年1月8日,阿雷納萊斯的師會師聯合軍。山脈的多個省份已被占領,但沒有留下軍隊來保衛這些省份。一些軍官,其中以前隱修士荷西·費利克斯·阿爾道西班牙語José Félix Aldao最為突出,通過游擊隊抵抗保皇軍。

這次行動削弱了佩蘇埃拉總督的軍事實力,並使其在政治上聲名狼藉。[225][226]這導致了1821年1月29日爆發政變西班牙語Pronunciamiento de Aznapuquio,總督由荷西·德拉塞爾納西班牙語José de la Serna取代。[227]

秘魯獨立宣言

10月9日瓜亞基爾宣布獨立英語October 9 Revolution[228],隨後和秘魯特魯希略也宣布獨立[229],讓聖聖馬丁及其盟友控制幾乎整個秘魯北部地區。

接連不斷的進攻施壓於新任總督荷西·德拉塞爾納西班牙語José de la Serna[230]與此同時,聖聖馬丁在臨近利馬的安孔登陸,在進行軍事征服的同時也於4月下旬與秘魯總督進行談判。聖聖馬丁只接受秘魯獨立,而塞爾納對此無法接受,雙方未達成協議,但交換了戰俘。[n. 3]

威廉·米勒縱隊在阿里卡登陸並前往塔克納集結了一支秘魯志願軍。5月22日,在米拉韋戰鬥西班牙語Combate de Mirave中擊敗了荷西·桑托斯·拉赫拉西班牙語José Santos La Hera的部隊,隨後返回利馬。[231]他派遣駐守秘魯南部的部隊於次年4月伊卡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Ica中被擊敗,迫使革命軍撤退。[232]

由委內瑞拉人組成的保皇軍努曼西亞衛隊西班牙語Batallón Voltígeros de la Guardia起義並在湯瑪斯·科克倫西班牙語Thomas Cochrane俘獲西班牙艦隊中最強大的戰艦後,秘魯總督不得不撤離利馬,前往秘魯山脈。在此處阿雷納萊斯部隊在此駐守,但因為未能探明從哪個山口進入山中,所以未能完成任務。[230]

聖聖馬丁占領了首都,並於7月15日舉行了公開市政議會。7月28日,宣布秘魯獨立,聖聖馬丁於8月3日被任命為秘魯護國公[233]其副手為智利抵達軍法顧問貝爾納多·德蒙特亞古多西班牙語Bernardo de Monteagudo[234]

卡亞俄要塞落入保皇黨手中,愛國者耗時數月才攻占。[185][235]一系列衝突導致包括拉斯埃拉斯在內的拉布拉他聯合省的軍官被解職。大部分智利軍隊返回智利,繼續對阿勞卡尼亞大區最後的保皇黨據點發起進攻。[236]與聖聖馬丁關係不睦的科克倫也隨艦隊返回了智利。一些由布沙爾和馬丁·吉塞西班牙語Martin Guisse指揮的船隻繼續為秘魯服務。[230]

同年10月,聖聖馬丁設計了秘魯第一面國旗,紅白相間,帶有國徽。[237]

結果

拉布拉他聯合省通過獨立戰爭成功將拉布拉他總督轄區西班牙獨立出來。首個承認聯合省為主權國家的是大英帝國[註 12],英國於1825年2月2日簽署條約正式承認聯合省的獨立[註 13][239]。1826年,聯合省易名為阿根廷共和國,並在1826年版憲法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argentina de 1826中確定。

西班牙在1857年4月29日的條約[註 14](但未被阿根廷國會通過)和1863年9月21日的條約中承認阿根廷的獨立。[240]

然而,拉布拉他總督轄區並沒有獨立為一個統一國家,而是分為四個獨立國家,分別是由白人主導的拉布拉他總督轄區的大部分領土(即現在的阿根廷[241][242],另一邊東岸米西奧內斯西班牙語Misiones Orientales和其他臨近領土在獨立戰爭和內部分歧中丟失(最終歸入巴西)。[243]

聯合省的軍隊屢次未能維持在上秘魯西班牙語Alto Perú的統治,導致該地區發展出不同的地域和社會認同,並在大哥倫比亞解放軍抵達後,玻利維亞獨立時出現的。[244][245]

巴拉圭殖民當局以及後續的獨立政府,均拒絕加入聯合省,並在民眾的支持下堅持數十年,直到1850年代阿根廷政府對巴拉圭的承認。[246][247]

蒙特維多政權也拒絕參與獨立政府,以阿蒂加斯為首的聯邦主義者拒絕加入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以及巴西帝國的侵略,東方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逐漸形成國族認同。由於巴西戰爭中沒有明顯的贏家,東方邦西班牙語Banda Oriental最終作為烏拉圭東岸國獨立。[248]從這個角度來看,巴西戰爭可以被視為阿根廷獨立戰爭的延續。[249]

註解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