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傑菲
美國漫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倫·傑菲(英語:Allan Jaffee,1921年3月13日—2023年4月10日),原名亞伯拉罕·傑菲(英語:Abraham Jaffee)[3],美國漫畫家,代表作為諷刺雜誌《瘋狂雜誌》以及其折頁畫。他為《瘋狂雜誌》工作了65年之久,是該雜誌時間最久的貢獻者[4]。
傑菲的職業生涯從1942年一直持續到2020年,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從業時間最長的漫畫家[5][6]。從1946年4月到2013年4月,只有一期《瘋狂雜誌》沒有包含傑菲的新作品[7][8]。2008年,傑菲獲全國漫畫家協會授予魯本獎年度漫畫家獎
《紐約客》漫畫家阿諾德·羅斯認為傑菲是「當今時代最偉大的漫畫家之一」[9],《花生漫畫》創作者查爾斯·舒茲則評價傑菲「可以把任何東西畫成漫畫」[10]。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傑菲於1921年3月13日在喬治亞州薩凡納出生,是家中四個兒子中的最年長者,其父母都是來自立陶宛扎拉賽的猶太移民,他的母親對於宗教非常虔誠,以至於在分娩時要求將病房裡的十架苦像蓋住[11]。
1927年,傑菲的母親帶著四個兒子回到了扎拉賽,後又在一年後返回美國。再過了一年後,母親又帶著他們去了立陶宛[12],並住在了一個猶太人小鎮裡。雖然當時立陶宛反猶太情緒還不算嚴重,但傑菲還是被當成下等人對待,經常需要忍受飢餓,傑菲甚至因此發明了一種偷水果的裝置[4]。由於天氣寒冷,傑菲曾將扎拉賽稱為「立陶宛的西伯利亞」[5]。由於孩子缺乏閱讀材料,傑菲的父親經常向他們郵寄漫畫作品。傑菲從此時開始展現出藝術天賦,他能在沙子上畫出《小孤女安妮》等作品中的角色。他畫這些人物有時是為了給朋友看,但有時也是為了取悅當地的霸凌者[11]。四年後,傑菲的父親帶著較大的三個孩子回到了美國[12],並住在皇后區的法洛克衛鎮[13]。1940年,傑菲最小的弟弟大衛也回了美國,而立陶宛則在幾個月後爆發了猶太人大屠殺事件,傑菲的母親也在這次屠殺中遇害,不過一個躲在她房子裡的家庭得到了倖免[14][15]。
1930年代末,傑菲與弟弟哈里被送到了紐約市的音樂與藝術高中,同學包括未來的《瘋狂雜誌》職員威爾·艾爾德、哈維·庫茲曼、約翰·塞維林和阿爾·費爾德斯坦[16][17][18]。
可能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傑菲長大後的舉止開始變得異於常人,例如錯過了兒子的高中畢業典禮、在離開軍隊後突然拋棄自己的財產和藝術作品等[11]。根據朋友和妻子的說法,這些經歷和傑菲本身與社會的剝離最終形成了他日後尖銳的諷刺風格,他認為身邊的掌權人物大都具有鎮壓和荒謬的性質,並將這些特性成為「反成人主義」。除此之外,傑菲從細枝末節中發現微小差異的速度也經常比別人快,尤其是在英語的語義方面[11]。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傑菲從1942年開始為數家出版社擔任漫畫雜誌畫家,第一幅作品發表於當年的12月[6],其後相繼與時代漫畫和亞特拉斯漫畫(漫威漫畫在1940年代及1950年代的前身)有過合作。傑菲在時代漫畫工作期間,結識了未來的《瘋狂雜誌》畫家戴夫·伯格,並獻出了數幅幽默畫作[1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傑菲應徵前往美國陸軍服役[19],在各種軍事單位負責畫畫,曾經為瑞斯克康復醫學研究院畫過樓層平面圖。由於軍隊內部可以自由更換名字,傑菲在這段時期的名字發生了兩次變動,第一次變成了「阿爾文·傑菲」,後來又被改為「艾倫·傑菲」[3]。傑菲改名的部分原因是當時的軍隊內部普遍存在反猶太情緒,以至於上級長官往往不願意叫他的原名[4]。在五角大樓工作期間,傑菲結識了羅斯·阿爾奎斯特,兩人後來在1945年結婚[20]。
1946年,傑菲在退伍後開始為史丹·李工作。1940年代末,傑菲主要負責為時代漫畫編輯幽默及青年漫畫,其中帕茜·沃克的故事線便是由他負責[21]。
根據傑菲在2004年的一次採訪中回憶,漫畫系列《瑞格豬與傻海豹》係由他從頭開始創作。當時史丹·李要求他創作一些有新意的作品,他隨即想到尚無人以海豹作為漫畫主角,於是便創作了《傻海豹》系列。其後史丹·李建議傑菲為新角色找一個夥伴,傑菲便選擇了之前創作的「瑞格豬」。另外,「瑞格豬」一名也是由史丹·李所起[22]。
1957年到1963年間,傑菲為《紐約先驅論壇報》創作了《Tall Tales》,這一作品後來被出售給了超過一百家其他報紙。傑菲將這一成績歸功於他所使用的啞劇編排形式,這種形式相對有利於向海外出售。不過據傑菲回憶,銷售部負責人認為這一作品的銷量未能更上一層樓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文字,並要求他在後期加上。傑菲對此非常不滿,他後來表示這種做法導致了28家外國媒體放棄了購買,並直斥那名負責人是一個「十足的笨蛋」(certifiable idiot)[23]。2008年,《Tall Tales》被以合集的形式再次出版。
1960年代及1970年代初,傑菲創作了《Debbie Deere》和《Jason》兩部作品,不過二者出版周期都很短[24]。自1984年起,傑菲開始為輕鬆風格的猶太主題漫畫《The Shpy》創作插圖[25][26]。
Remove ads
傑菲首次為《瘋狂雜誌》提供作品是在1955年,當時《瘋狂雜誌》剛剛從漫畫書蛻變為雜誌[28]。此後在雜誌又出版了三期之後,編輯哈維·庫茲曼因與公司方面不和而選擇離開,傑菲亦與之一同退出[29]。庫茲曼隨後自己創立了《Trump》和《Humbug》,傑菲亦經常為之提供作品,但這兩個系列取得的成績都遠不如《瘋狂雜誌》[29]。2008年,幻圖出版社(Fantagraphics)出版了兩卷裝的全重印本《Humbug》。此版本為《Humbug》的第一種完全重印版本,封面含有由傑菲所創作的一幅新插圖,而內頁則含有傑菲和阿諾德·羅斯共同接受的一個採訪片段。
《Humbug》於1958年倒閉後,傑菲將他尚未出版的作品又賣給了《瘋狂雜誌》,並重新獲得了錄用[23]。
自1964年《瘋狂雜誌》的第#86期起,傑菲開始了他職業生涯中流傳最久的作品《瘋狂雜誌》折頁的創作。這一系列的漫畫的每一頁畫作都會被垂直向內摺疊,裡邊另外含有一幅隱藏畫作。最初,傑菲的打算是將其做成類似於《花花公子》、《國家地理》、《生活》等那種以亮光紙包裝的三重摺疊形式,不過隨著公司要求傑菲繼續做下去後,這一作品不久便經常被放到每期雜誌後封面的內部。傑菲曾於2011年回憶稱,在一期《危險邊緣》節目中,當屏幕上亮出《Mad Fold-in》的封面時,參賽者立即就想到了要猜的詞是「Fold-in」,這讓他意識到自己「創造了一個英語新詞」。
2010年,傑菲在回憶自己開始創作《Mad Fold-in》的初期階段時透露,當時他想在左邊和右邊各放上一些東西,隨後便想到了當時伊莉莎白·泰勒剛剛拋棄艾迪·費舍,轉而與理察·伯頓展開戀情的事情,於是便設計了一幅泰勒與伯頓相互親吻的漫畫,另外又畫了一個警察來擋住一群人,而當漫畫被摺疊開時,泰勒便會離開伯頓轉而與人群中的下一個人親吻。傑菲本以為同事並不會同意採用這件作品,但在他將作品拿給阿爾·費爾德斯坦,後者又讓威廉·蓋恩斯看過之後,二人都欣然接受了這一設定。甚至在幾周後,費爾德斯坦再次找到了他,提出讓他繼續創作這樣的作品,並提議可以用尼克森作為主題[30]。
這種折頁畫在問世後逐漸成為《瘋狂雜誌》的標誌性特色,從1964年到2020年間,只有1977年的有一期沒有出現折頁,以及1980年有一期推出的是同是由傑菲設計的雙重視覺封面,那一期的內外後封面被融合在了一起,在受到陽光照射時會顯現出新的圖像。另外,1964年的折頁採用的是對角線摺疊形式,其隱藏的圖片是四名變成光頭的披頭四樂隊成員[31]。
傑菲所設計的最後一期折頁出現於2019年6月,而最後出版的告別作則出現在2020年8月。傑菲花了六年時間來創作他的告別作,起初本想等自己去世之後再出版,但後來在傑菲於99歲宣布退休時,這幅畫作被收錄到了他的致敬作品集之中提前發表[32][5]。傑菲退休後,由約翰尼·桑普森負責繼續創作折頁[33]。
1972年,傑菲憑藉他的折頁畫獲得了全國漫畫家協會頒發的魯本獎。
傑菲在設計折頁的過程中,只有在進行排版設計時才會用到電腦,且一般會花兩周時間來繪製和完成圖像[34],其餘工作則均是手工完成。在2008年的一場採訪中,傑菲表示他在畫作刊登出去之前從來不需要摺疊,並稱自己可能具有某種「視覺能力」,能夠直接看到畫在紙兩面的圖像[35]。對此,《瘋狂雜誌》的藝術總監山姆·維維亞諾認為傑菲的一些技巧在當今習慣於使用Photoshop等現代攝影技術的年輕人中可能已經消失[17]。
Remove ads
直到2019年,傑菲仍有繼續為《瘋狂雜誌》設計折頁以及為一些文章配圖。由傑菲原創的最後一期折頁出版於2019年6月,這幅折頁與槍械暴力有關,原計劃於2013年6月出版,但因話題過於敏感而遭到拒絕。自2019年8月起,《瘋狂雜誌》出版的折頁中不時就會出現傑菲的舊作品(新作品由約翰尼·桑普森創作)。2019年12月,《瘋狂雜誌》最後一次刊登了傑菲的原創作品。
在《瘋狂雜誌》最初的550期中,傑菲的作品一共出現了500期。對此,傑菲將自己比作一匹老賽馬,表示「在看到別的馬奔跑時,我也會想一起奔跑」[17]。迄今為止,傑菲仍是為《瘋狂雜誌》工作最長時間的人[36]。
2011年9月,出版社「編年史書店」(Chronicle Books)出版了一套傑菲的作品集,一共分為四卷。ISBN 978-0811872850。
2020年6月,傑菲宣布即將退休後,《瘋狂雜誌》專門為他推出了一期紀念作品集[10]。
Remove ads

威爾·福比斯(Will Forbis)將傑菲作品的核心觀念總結為「活著就意味著不斷被煩人的白痴、設計拙劣的產品和無情的命運所困擾。能力和智慧在生活中不會得到獎勵,反而還會受到懲罰」[37]。
傑菲除了為《瘋狂雜誌》提供畫作之外,也常常為雜誌撰寫文章,且時常兩者包辦。他曾寫過幾篇以「藍圖」樣式呈現的關於發明和小物件的文章。漫畫家塞爾吉奧·阿拉貢內斯曾評價傑菲在發明方面尤為出色[16]。在一份自滅香菸的設計專利中,設計者在鳴謝中表示自己的靈感系來自於傑菲[23]。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在發明之前就曾在傑菲的作品中出現過,例如電話的重播按鈕及通訊錄、滑雪板、電腦的拼寫檢查程序、多刃剃鬚刀、能抗塗鴉的建築物表面以及變聲電話等[18]。傑菲表示自己在設想這些東西的製造過程時很少遇到困難[38][39]。
越南戰爭時期,傑菲創作過一個名為「鷹與鴿」(Hawks & Doves)的反戰系列,漫畫中一名名叫「鴿」的士兵持續在基地的各個地方樹立和平標誌,最終惹惱了一個名為「鷹」的長官。1998年,該系列被《瘋狂雜誌》重新出版[40]。
傑菲作品中的一些主題後來還被一些書籍借用,例如1997年的《Fold This Book!》和簡裝書籍《Snappy Answers》,其中後者出版時正值傑菲與妻子離婚,傑菲表示這部書讓他重新回復了平靜[16]。
Remove ads
技巧與選材
在設計《瘋狂雜誌》的折頁時,傑菲一般會從隱藏圖片開始,然後將圖紙展開,並放置一張描圖紙,用普通鉛筆填充中間暫時沒有描繪的部分(當紙面被摺疊時,該部分會被覆蓋),然後用紅色或綠色的鉛筆透過碳式複寫紙將圖像描到另一塊插圖板上,以與之前的黑色鉛筆進行區分,從而追蹤畫作的進展。圖板上出現圖像後,傑菲便會通過手繪完成剩下的步驟[41]。
獎項與榮譽

傑菲分別在1973年和1979年獲得全國漫畫家協會頒發的廣告及插圖獎和幽默漫畫書獎,並在1971年和1975年兩次獲得Special Features獎[42]。2008年,傑菲又獲得了魯本獎年度漫畫家獎[43]。
2005年,製作公司Motion Theory為貝克的歌曲《Girl》製作了一段音樂視頻,其製作靈感即是來源於傑菲的《瘋狂雜誌》折頁,視頻中還出現了傑菲的名字[44]。
2006年3月13日,即傑菲的85歲生日當天,《科拜爾報告》的主創史蒂芬·科拜爾在節目中拿出了一個以《瘋狂雜誌》折頁風格製作的生日蛋糕,以向傑菲致敬。蛋糕上寫著「阿爾,你不斷地向人們展示出你的藝術性和你在自己的領域中所擁有的盛譽」(Al, you have repeatedly shown artistry & care of great credit to your field),當蛋糕的中間部分被取下後,剩下的文字為「阿爾,你老了」(Al, you are old)[17]:
AL, | | YOU| HAVE REPEATEDLY SHOWN | A|RTISTRY & CA|RE O|F GREAT CREDIT TO YOUR FIE|LD
值得一提的是,傑菲和科拜爾在之前也有過互動。傑菲曾在2010年回憶稱,他接到過《今日秀》打來的一個電話,對方請求他為他們的書《America》設計一份折頁。傑菲在設計完成後詢問應該寄往何處時,對方表示節目組人員都想與他見面,希望他能親自將作品送達,於是傑菲便得以見到了科拜爾和喬恩·史都華等所有書的作者,對方並表示他們都從傑菲身上得到了不少激勵[45]。
2011年10月,傑菲在一場漫畫藝術專業協會專門為他舉辦的榮耀典禮上被授予塞爾吉奧獎[46]。
在2013年7月的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上,傑菲與李·福克、莫特·梅斯金、斯佩恩·羅德里格斯、喬·西諾特和特里娜·羅賓斯被選入了威爾·埃斯納名人堂。不過傑菲沒有出席這場典禮,獎項由《瘋狂雜誌》的藝術總監山姆·維維亞諾代為領取,並於翌日轉交給了傑菲[47][48]。2014年4月,傑菲又被選入了插畫家協會的名人堂[49]。
2013年10月,傑菲將自己的大部分存檔都捐獻給了哥倫比亞大學[50]。
2016年3月30日,金氏世界紀錄宣布,傑菲以73年零3個月的工作時長成為了從業最久的漫畫家[51],同年,紐約市市長比爾·白思豪將3月30日定為「阿爾·傑菲日」[5]。
2010年,與傑菲相處30餘年的好友瑪麗-露·維斯曼(Mary-Lou Weisman)通過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傑菲的傳記,書內有許多傑菲的過往作品,以及傑菲以採訪形式向維斯曼講述的人生經歷[52]。不過維斯曼本人並非《瘋狂雜誌》的讀者,只是她的孩子會經常觀看[4]。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傑菲於1945年與羅斯·阿爾奎斯特結婚,並與她育有兩個孩子。二人在1967年離婚[53]。傑菲離婚後不久,蓋恩斯在《瘋狂雜誌》的辦公室內為傑菲提供了一間畫室[54]。
傑菲最年長的弟弟哈里(1922–1985)也具有一定的藝術天賦,不過經常身患多種疾病,曾一度被送到貝爾維尤醫院療養。傑菲離婚後分到了兩所公寓,與哈里各住一所。1970年到1977年間,哈里曾經為傑菲進行背景細節處理和描字,傑菲再婚後,哈里辭去了他的職務[55]。
1977年,傑菲娶了當時已經喪偶的喬伊斯·瑞文森(Joyce Revenson)為妻,兩人居住在曼哈頓,並常常前往麻薩諸塞州的普羅威斯頓度夏,以及到墨西哥的巴亞爾塔港過冬[56]。喬伊斯於2020年1月去世[26]
2023年4月10日,傑菲因多重器官衰竭而在曼哈頓的一家醫院去世[1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