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薩古城遺址
新疆的古城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薩古城遺址(維吾爾語:ئاسا قەدىمىي شەھەر خارابىسى),又稱阿薩協亥爾[a],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由大阿薩古城遺址(窮阿薩古城遺址)和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克其克阿薩佛教寺院遺址)兩個遺址區組成。可能是高昌國柳婆縣,也可能是高昌郡橫截縣。2013年,阿薩古城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地望
阿薩古城遺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達浪坎鄉拜什塔木村西南,大阿薩古城遺址(窮阿薩古城遺址)東北2.5公里處為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克其克阿薩佛教寺院遺址)。大阿薩古城遺址距離拜什塔木村約10公里,海拔-136公尺;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距離拜什塔木村約8公里,海拔-126公尺。[書 1][刊 1]
地理上,阿薩古城遺址位於艾丁湖東,處於戈壁荒漠地帶,地勢平坦,地表因遭受風蝕,周圍形成沙溝、沙丘等地貌。當地土壤呈沙漠化、鹽鹼化。植被包括駱駝刺、紅柳、芨芨草等。[書 2][書 3][刊 1]遺址北部存在托克遜河舊河道。[刊 2]阿薩古城遺址地處高昌範圍內,在其東南有絲綢之路漢魏時期古道柳中道、大海道。[刊 1]
布局遺物
阿薩古城遺址由兩個遺址區組成,分別為大阿薩古城遺址和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書 1]

大阿薩古城遺址,又稱窮阿薩古城遺址[b],城址形制基本可辨,但城牆、建築大多倒塌,南側城牆保存相對較好。城牆周長305公尺或近380公尺,面積5400平方公尺或超過7000平方公尺[c]。[刊 1][書 2]平面為不規則矩形,方向北偏西約20°。可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為邊長約55至60公尺的方形。東部為不規則形,城牆略呈弧形,最寬處70公尺,三面城牆周長不足200公尺。城牆牆基寬約5公尺,根據倒塌城牆判斷,城牆殘高3公尺到3.5公尺。北側城牆中部有類似城門痕跡。西部城址存有居址和佛殿的倒塌建築土坯。南側城牆中部有一高台,其上有土坯砌築而成的建築遺蹟,其中部分為拱形牆體,或為烽燧。其殘高約5公尺半,頂部南北15公尺,東西11公尺。西南、西北有類似角樓建築。[刊 1][書 2][書 3][書 4]
遺物除土坯、草拌泥等建築材料外,還存在毛布織物殘件,罐、盆、瓮等夾砂紅陶、灰陶殘片,石磨殘件,咸平元寶,玻璃片,漢文、回鶻文、吐蕃文文書殘片等。[刊 1][書 1][書 2][書 4]
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又稱克其克阿薩佛教寺院遺址[d],原被視為古城遺址,後經調查研究,確定為一處佛教寺院遺址。其中佛塔(舍利塔)的形制與高昌故城的部分佛塔近似。[書 4]
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由七處不相連建築組成,分布在長約110公尺,寬約80公尺,面積近9000平方公尺的縱長方形範圍內,方向由西北向東南分布。建築多為土坯砌築。其中三處建築保存有建築牆體,可辨為佛塔、佛殿遺蹟。其中位於遺址西北部的佛寺遺址可分為南、北部分,兩者之間殘留有牆基。其中北部的佛塔、佛殿保存較好,南部建築全部坍塌。北部建築為前殿後塔布局。佛塔殘高3公尺,邊長約1公尺,殘留南側部分,塔基夯築而成,平面呈圓形,塔身為三層十字折角形並向上收縮,塔頂為覆缽形。塔體中空,中空腔體平面呈1公尺余方形,塔東側有券頂門洞。佛殿平面呈邊長2公尺半有餘的方形,穹窿頂,牆頂之間以帆拱銜接。牆壁存有壁畫痕跡。殿前有長方形前室。在西北佛寺東側有長3公尺余,寬近3公尺的方形建築,牆體殘高近3公尺,厚半米餘。有內室,門向南開,外有寬一米的廊道。[刊 1][書 2][書 4]
遺蹟東南部有佛塔和佛殿組合的建築。佛塔在東,佛殿在西,之間間隔2公尺余,有圍牆或廊道遺蹟。佛塔殘高近2公尺半,基座邊長3公尺余,塔基底層平面呈方形,上層為圓形。塔身為三層十字折角形。佛塔存內室,北側有方形前室。佛殿平面呈邊長3公尺余的方形,殘高4公尺。牆頂之間以帆拱銜接。北側有橫長方形前室。建築南側有兩間或為僧房遺蹟的方形建築牆基。牆壁上有壁畫痕跡。剩餘建築遺蹟中三處建築僅存有基座殘跡,平面均呈方形,一處僅剩部分牆基,為附屬建築。[刊 1][書 2][書 4]
Remove ads
相關歷史
阿薩古城遺址屬於高昌歷史上重要的城鎮,上限大概高昌郡、高昌國時期,一直沿用至高昌回鶻時期。阿薩古城具體為歷史上何城,說法不一。學者馮承鈞、巫新華等認為其為屬柳婆縣所在地。田衛疆等人則判斷其為守衛大海道的橫截縣所在地。阿薩古城建城並未經過前期規劃,而是根據因其規模、功能的擴大和需求變化。遺址內佛寺建築遺蹟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吐魯番高昌回鶻時期城址、佛寺、千佛洞都存在的迴廊型佛殿,是祆教圍廊結構建築與佛教繞塔儀式結合的形式。[刊 1]
發掘保護
1908年,英國探險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中亞探險途徑鄯善時,勘查阿薩古城遺址的兩處遺址區,並在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內的一座小廟發掘得到壁畫、雕像等遺物。[書 4]1930年,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在魯克沁時前往大、小阿薩遺址考察。[書 3]1988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普查隊對阿薩古城遺址的兩處遺址區調查並建檔。2006年,吐魯番地區文物局調查了大阿薩古城遺址和小阿薩佛教寺院遺址。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遺址被複查和測繪。[書 2]
199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阿薩古城遺址的兩處遺址區分別以大阿薩古城遺址和小阿薩古城遺址之名列入其中。[書 4]2002年,鄯善縣發布《關於對連木沁烽燧大小阿薩遺址等文物保護單位加強保護的實施方案》,開始對阿薩古城遺址外圍圈護。[書 4]2013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薩古城遺址作為古遺址位列其中。[網 1]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